党课学习│沈东平:热血洒豫东 英名耀中原

2020-09-08 16:56:02 《周口日报》 王锦春 王吉城

沈东平 资料图.jpg

沈东平 资料图.jpg

家人手持沈东平烈士证书,表示永不忘记先辈遗愿。.jpg

家人手持沈东平烈士证书,表示永不忘记先辈遗愿。.jpg

沈东平(1905-1938),原名张秉乾,河南省舞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许昌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委员、豫东特委书记,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参谋长(实为政委)。

1938年7月,沈东平率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东征,在商丘睢县马路口村伏击日寇,掩护部队后撤时不幸遇难,时年33岁。得知此消息后,吴芝圃专程到睢县驻地慰问并举行追悼大会;彭雪枫闻讯后亲自赶往西华慰问,并将噩耗电告党中央、毛主席。

1951年,沈东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2009年,河南省委、省军区等部门评选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沈东平名列其中。

201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沈东平榜上有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指数来,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抗击日本侵略军牺牲在马路口村已经82年了。

2020年7月份,河南省周口报业传媒集团《红色记忆》记者一行来到您的故乡,寻找您初心出发的地方,和您的亲人畅谈,探寻您短暂而光辉的历程。

山河破碎觅真理

火热的7月是红色的。7月10日,曙光初现,记者一行从河南周口出发驱车来到了著名抗日英烈沈东平老家——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太尉镇林庄村。在这里,见到了沈东平的儿子张付群、儿媳王玉兰、孙子张要民,听他们讲述英雄背后的感人故事,感受英雄崇高的革命情怀。

当看到沈东平的儿子张付群也是满头白发时,记者不禁感叹光阴似箭。

“沈东平,其实姓张,真名张秉乾。他们兄妹5人,沈东平是老大。沈东平这个名,是为掩护身份,到周口以后才改的。因为他小时候俺奶给他认了个姓沈的干娘,所以他改为姓沈。沈东平有三个弟弟。”张付群说,“实际上,沈东平是我亲大伯,我是沈东平二弟张金盘的儿子。我是在大伯牺牲6年后过继给他的。那时我8个月大……”

往事充满血与泪。采访过程中,张付群几度哽咽、泣不成声……

沈东平生于1905年,幼时读过几年私塾,失学后帮父母种地、开粉坊、磨豆腐,走村串巷,沿街叫卖,后来到漯河北舞渡镇文茂祥京货铺当了两年学徒。18岁那年,不满现实的他决心远离家乡寻找人生道路。

受命危难铸忠诚

1933年,沈东平来到西华后,就联手地方武装的领导人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开展工作。沈东平为他们指出了光明前途,最终三人走上革命道路。在沈东平领导下,党组织以西华“三岗”为中心,还将陵头岗小学改造命名为“普理学校”,意思是豫东特委在此扎根,宣传马列主义革命真理,发展壮大党组织。

抗日旌旗红艳艳

抗战时期,豫东特委以西华为中心,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活动范围包括西华、周口、淮阳、沈丘、项城、商水、鹿邑、太康、睢县、宁陵、扶沟、许昌、鄢陵、郾城、漯河等地。

“说日本,道日本,日本真是虎狼心;攻辽宁,陷吉林,黑龙江热河顺口吞;占我地,杀我民,堂堂大国受蹂躏;举红旗,拿起枪,坚决打倒小日本……”这是沈东平为丰富宣传内容自编的抗日歌曲之一。多才多艺的沈东平曾创作很多此类歌曲,嘹亮的战歌使人热血沸腾,鼓舞激励着抗战军民奋勇向前。

豫东特委从1936年底开始在陵头岗举办党的骨干培训班,1937年春开始又举办形式多样的抗日干部培训班。这些学员中有幸生存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都成为栋梁之材,比较出名的有:李耀,开国中将,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刘建功,曾任兰州军区副政委;李子木,曾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侯西斌,曾任公安部边防局局长……从培训班出来的人,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一面面鲜红的旗帜。

这里还要说一下著名将领魏凤楼。他曾长期跟随冯玉祥,历任冯玉祥卫士、警卫警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冯玉祥下野后,魏凤楼也返回了老家西华。这期间,在沈东平关注下,豫东特委特批魏凤楼为中共特别党员。在豫东特委努力下,魏凤楼先后出任西华一区区长、扶沟县长、鹿邑县长。魏凤楼曾多次支援彭雪枫部队,开创了良好的抗日局面。

豫东特委还在扶沟、鄢陵、淮阳、商水、沈丘、周口举办了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青年训练班、支部书记训练班等40多期,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深入敌后抗日、开辟豫皖苏根据地作出了杰出贡献。

豫东特委很快组建了一支抗日部队,番号“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团”,后改称“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县长楚博兼任司令,共产党员魏凤楼、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任副司令,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任参谋长(实为政委)。豫东特委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大队设政治教导员,中队设政治指导员,部队中党员达380多人,思想政治工作有声有色。

东征殇逝马路口

1938年7月初,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按照上级指示,浩浩荡荡开赴敌人后方睢杞太方向开展游击战争。沈东平率军深入太康、睢县途中,沿途歼灭了阻止前进的伪顽杂牌军300多人。据史载,沈东平率西华部队行至太康县转楼时,豫东抗日第三游击支队司令员吴芝圃专程迎接,双方就开展游击战交换了意见。

7月下旬的一天,西华部队获悉,睢县部分日本兵押大车数辆,出城给驻城南河堤岭的日军据点运送弹药、给养。沈东平决定打一个伏击战。伏击战在日军经过的高粱地打响。在与日军援兵激战中,沈东平身负重伤,仍临危不惧,沉着指挥,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在掩护其他人员撤退时,他和另外17名勇士不幸牺牲。

神州无处不家乡

早在195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沈东平为烈士,吴芝圃主席亲自安排抚恤烈士家属,将沈东平女儿张玉花和养子张付群送进学校读书。张玉花后来还被安排到郑州国棉六厂上班。而张付群在1962年,从郑州又回到了故乡林庄村,这是为什么呢?

张付群为我们解开了答案:“沈东平1938年牺牲后,我奶奶1958年离世,终年77岁。这时候我爷爷年龄也大了,需要人照顾。1962年,我从郑州回来务农,照顾俺爷直到他1963年离世。我生父、生母、大母的后事也是我来处理的……”

自古忠孝难两全,沈东平牺牲得早,但有张付群这样的好儿子替他行孝道,英雄若有知,想必会宽慰。

2013年10月1日,舞阳县人民政府在林庄村沈东平陵墓原址重建一座汉白玉“沈东平烈士纪念碑”,让更多人缅怀先烈、尊敬英雄,昭示人们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林庄村有了纪念沈东平的这个小小“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周边中小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聆听英烈故事,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表达对英烈最诚挚的敬意。

青山处处埋忠骨。如今,在沈东平工作、战斗、牺牲的地方,都有为纪念他而立起的纪念碑,表达对这位豫东特委书记深深的怀念。他的故事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他的精神更是辉耀未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在哪里都是丰碑,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神州大地,哪里不是英雄的故乡?!(周口日报记者 王锦春 王吉城)

摘自《周口日报》

责任编辑:彭淑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沈东平的故事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他的精神更是辉耀未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在哪里都是丰碑。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