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在资源投入、硬件设施、经费支持、条件保障等方面有关措施的落实情况
●(1)资源投入
支部严格落实科研中心“双带头人”制度,支部书记李运富同志既是党政领导人,又是科研工作带头人,引领党建、业务的深化融合、协同发展。学院党委科学指导基层支部党委会的梯队建设,培育青年党员教师担任副书记,负责党建工作的具体执行;郑州大学党委组织部为本支部的专题网页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文学院“郑大文苑”公众号设有党务工作专栏,为特色活动提供线上宣传。
●(2)硬件设施
支部扎实推进标准化党建基地建设。已将位于文学院一楼的“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员之家”重新装修升级,固定为支部“三会一课”和其他活动的场地;“党员之家”内部装修了党建墙,悬挂了党旗,张贴了入党誓词;建立了“党建文化荣誉墙”,按月悬挂“先锋党员模范月”轮值责任人照片,张贴主题党日照片、展示“两学一做”优秀理论成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党员归属感和荣誉感。
●(3)经费支持
文学院配备有专门的党建活动经费,用于日常建设与学习交流开支;学校专门为汉字文明研究中心配备专项建设经费,用于党员之家活动基地建设。支部购买了思政书籍专用书架,用于存放党建书籍、报刊资料、 ,设置专人分类管理,及时更新,便于全体党员参阅学习、充电补钙。
●(4)条件保障
支部已召开多次会议,讨论“汉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丛书的编撰内容、具体分工以及讲座等推广事宜,撰写出研究现状的调研报告。支部在文字学、文献学、汉语史、历史学等方面各有其长,后续将发挥个人研究特长,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文字研究、历史文献阐发、现代价值阐释等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02
2、在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机构、专职队伍建设等方面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的党支部在建设的一年间,努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组织机构改革,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高,理论修养好,业务能力强的先锋队伍。
●(1)守初心,担使命,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
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周周读、月月讲、季季评”学习活动:每位党员每周自行至少学习一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每月在支部大会上分享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悟,深化理论学习成果;每季度根据党员的学习情况,民主投票评选出一名思想政治学习模范,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②制度保障:支部制定《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监督条例》,督促党员将“两学一做”融入常态,取得良好效果。支部已将“两学一做”从集中性向经常性延伸,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推进“支部建在团队上”,确保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取得实效。
●(2)严管理,重引领,推进党员队伍管理规范化、系统化。
①制定《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发展党员手册》,以“党员名片”实施动态管理,确保每位党员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何余华同志教育部挂岗一年,顺利完成党组织关系转出转进;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何清副教授递交入党申请书,目前已通过考察成为预备党员。
②运用郑州大学智慧党建平台,细化各项工作制度与流程,统一规范党员名册、会议记录等样表,绘制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图,高质量推进规范化建设。建立党员自主缴纳党费制度,将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03
3、各创建单位在申报时提出的有关创新性思路、建设措施的落实情况
●(1)已完成线上下立体化阵地构建工作
线下阵地方面,“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员之家”和“思政读书角”已建设完毕;线上阵地方面,已在郑州大学智慧党建平台上创办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专题网页,目前已上传新闻稿件100多篇,在全国高校思政网上持续更新,上传常规工作信息简报9篇,支部建设情况新闻报道41篇;创立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党支部微信群,定期发送党政学习资料;于中心“汉字文明”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党建工作进展、年度总结。线上下的党建活动基地已逐步发展为党员学习交流、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阵地,同时成为对外宣传支部建设成果的亮眼窗口。
●(2)已完成党支部协同共建工作
2022年,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支部与两个校外支部建立了协同共建关系:5月,支部与共青团兰考县委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将在社会服务、焦裕禄精神学习、党史教育实践等方面优势互补,扩大党建阵地,共享学习资源。12月,支部与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通过参观交流、协作课题、合作培养等方式,加强校际互动,促进高校党建实践创新。
●(3)已完成党群联动、师生联动工作
建立“红船领航”全国样板支部党建工作学生创新团队:2022年5月,支部选拔出思想政治觉悟高、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组建“红船领航”全国样板支部党建工作学生创新团队,主要负责支部网站更新、党员档案管理、党日活动策划等工作。支部建设凝聚了更多的青年力量,同时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党建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助力学生党员成长成才。支部逐渐发展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蓄水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