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新一轮建设正式启动。重庆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重庆大学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扎实推进“双一流”内涵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经过首轮“双一流”建设,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为探索西部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径积累了实践经验。
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重庆大学党委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共10所)并通过验收,学校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教育部20所 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学校获批学位授权点自主审核高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达到43个、2个强基计划专业、7个新工科专业,获批3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层次标志性人才从68人次增加至224人次,青年人才从9人次增加至93人次;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9项,其中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ESI世界前1‰学科从0个增加至2个,ESI世界前1%学科从3个增加至12个;建立健全“1+5”科技创新体系,新组建“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交叉研究院,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31个;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出国境学习交流学生从建设初期约900人次/年增至3712人次/年,增长312%,与海外高水平合作高校各层次的交流合作实现同步倍增;建设重庆大学科创中心和超瞬态实验装置,全面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与四川大学牵头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带动成渝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重庆大学此次入选的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将带动学校学科水平整体提升。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35年,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截止目前,机械工程学科在软科国内排名进入前5%。在首轮先进制造学科群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机械工程将以前沿、交叉、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空天地海国之重器中装备传动领域的新挑战和智能装备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在极低温、极高温、高真空、强辐射、极重载、强扰动等极端服役工况下高可靠、长寿命关键基础件“卡脖子”技术,重点攻克国之重器装备中的极端传动和智能传动。夯实机械工程学科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的地位和实力,构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优良工程素养的制造强国一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输送及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力系统装备、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国内外重要的影响。以首轮智慧能源学科群的建设成效为基础,电气工程学科将促进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主动对接国际“碳中和”的大背景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大战略,紧密围绕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供给侧改革,促使电气工程继续强化极端条件电力安全、清洁能源电力转换及装备、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等的领先地位,力争部分领域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使电气工程的电力装备自然灾害防御、电力与能源可靠性、电力装备智能化等优势特色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总体建设成效显著,在2021年9月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五,土木工程学科在高性能结构体系、桥梁工程与山区道路、特殊岩土力学与山区岩土工程、工程动力灾变与安全防控、智能建造与运维、建筑环境与绿色营造等领域有着雄厚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广泛的国内外学术影响。以首轮新型城镇化学科群建设成效为基础,土木工程学科将重点围绕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以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智能化为特色,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激发学科活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高水平国际合作网络,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聚集国际知名学者,显著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使土木工程对国家重大工程支撑贡献度更加突出,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并引领世界土木学科的发展方向。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重庆大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办学宗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在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进程中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部公布名单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10.html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