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经典第195期|徐姝辰为您诵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节选

2021-08-14 20:42:26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全院师生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激发师生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担当者。

欢迎浙财大财税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徐姝辰同学为我们诵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节选(58)。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坚持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五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错综复杂,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遇到过的。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提出一系列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论断,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2012年11月,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此后,党中央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定期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等制度,加强对发展大局大势的分析和把握,及时制定重大方针、重大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工作,确保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后,自贸试验区试点逐步扩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拓展了改革开放空间,提高了开放型经济水平。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在一些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改革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破除垄断,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政府在各种形式的行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底,审议通过《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城市工作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工作要求,2013年,习近平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重大论断。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到实践作了全面阐述,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明确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和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

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党中央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加大去产能力度,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予以支持,用于分流职工安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积极稳妥去杠杆,控制债务规模,增加股权融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宏观杠杆率涨幅明显收窄、总体趋于稳定;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多措并举降成本,压减政府性基金项目30%,削减中央政府层面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60%以上,阶段性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推动降低用能、物流、电信等成本;突出重点加大补短板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后,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党中央提出、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以促进合作共赢为落脚点的“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强化激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革命和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等。制定实施制造强国行动纲领,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这些重大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新发展理念正确指引下,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3年至2017年,GDP年均增长超过7%; 2017年,GDP总量达到82.08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5%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载人深潜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增长的包容性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我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消费和投资一起拉动,从出口大国转为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大国,实现了我国多年想实现而没有实现的重大结构性变革,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和韧性、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楼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欢迎浙财大财税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 徐姝辰同学为我们诵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节选(58)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