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树立“精准思政”理念,系统推进精准思政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精准思政平台,涵盖了学生思政教育、学习科研、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推动新媒体、新技术与学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使思政教育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双线提升,竭力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工作思路
(一)以“精准思维”为理念,提升思政教育的精准性
精准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方法论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养成精准思维,从细节处着手开展工作,这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精准思政是精准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落实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结合工作实际,将精准思维贯穿于思政教育工作各环节和全过程,通过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准确定位、识别、预测受教育者实际需求,整合线上线下各类教育资源,实现精准教育、精准管理和精准服务。具体来看,精准思政的工作理念包括主体精准、对象精准、内容精准和评价精准四个方面。
一是思政教育主体精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要精心培育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一方面,学校党委坚持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另一方面,广大思政工作者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以精准思维指导自己各项工作,突出教育过程当中的专业化理念和职业化特征,通过系统推进“精准思政”,提升思政工作实效。
二是思政教育对象精准。能够精准识别教育对象的差异化需求是精准思政发挥效能的前提条件,“均匀用力”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已经很难与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精准匹配,学校探索应用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学生日常行为可被具体量化并积累成为差异性明显的个人画像,据此分析学生阶段性行为特征,判断其个性化需求,从而有计划地规划和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私人订制”特定思政教育工作方案,使得“高精准”的思政工作有效率、有效果。
三是思政教育内容精准。在精准识别教育对象需求之后,坚持内容至上,线上线下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内容质量,坚持思想政治教内容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与当下时政要闻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创新音频、视频、VR、AR等多种教学形式,贴近教育对象兴趣点,用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精准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四是思政教育效果评价精准。及时跟踪受教育对象的评价反馈效果是精准思政的基本环节,需要构建内容全面和指标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定时评估教育成果和教育目标是否具有统一性,综合运用评级案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教学方案,用精准科学评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成效提升。
(二)以“新媒体”为载体,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在高校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学生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工作思路。
我校抓住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机,与时俱进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不断实现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的创新,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将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注重把握育人指向,契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突出学校特色。
一是把握育人指向。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知识信息传播媒介的更新迭代,思政教育工作内容是关键,新媒体时代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要坚持育人指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内容,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精心设置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树立坚定信仰与人生追求,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努力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二是契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自觉使用新媒体的话语体系,选用新颖、短小的内容贴近大学生主体的生活,提升语言的人情味、艺术化,对思政教育进行有温度、接地气地人性化传播,切实让思政教育从抽象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行动;借助新媒体平台研判舆情,及时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进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在网络空间抢占引导先机;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尽可能满足用户功能性需求和情感性需求。
三是突出学校石油特色与优势。作为能源高校,要聚焦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发展目标,突出石油特色,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学校红色基因,铸进师生精神血脉,积淀成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红色资源和科学家精神,创作了“不忘初心:从大一看到十九大”、“石油血脉:我为祖国献石油”、VR探索石油史、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兽首会说话、AR石油钻井模型等VR、AR等新媒体作品,并不断增强作品本身影响力和传播力,注重文化培育,强化价值引领,感悟精神力量,强化文化铸魂,创新形式营造“油味”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新技术”为手段,让思政教育更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教学活动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使用新兴技术,是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不仅能创新传统思政教育的思维与理念,而且为教育者把握教育对象的需求和思想动态,丰富教育内容呈现,优化教育方式方法带来新契机。
一是发挥新技术的工具取向。新兴技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生态的影响已经不可逆转,因此要避其短、扬其长,充分借助技术优势,以“工具理性”优化思政教育生态。一方面,全面掌握学生在客观载体上无意识间留下的行为轨迹,分析行为轨迹的基本特点、变化趋势,研判个体或群体思想的现状,进一步推测未来的行为表现;二是应用新技术更及时地反馈调节,对思政教育活动的即时分析。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产生的思政教育数据能立刻得以汇总和整合,进行即时分析,思政活动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实现了全时段可视化结果显示,依据思政教育数据即时分析,自动选择最优应对策略,进行校准、纠偏、完善,将优化的思政教育资源即时推送出去,以此为循环,持续优化,保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坚持新技术的价值取向。无论思政教育生态如何变革,都必须紧紧围绕思政教育的本质,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工具理性”的同时,确保“价值理性”。一方面,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教育的效果不能仅仅停留于知识记忆的层面,更要将知识内化为思想,形成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指导所期望的外在行为生成,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从范畴上来说,思政教育是一项教育活动。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于“认知”,即对外部世界的表征、本质和联系等进行了解、认识和记忆。据此思政教育的落脚点之一就是向大学生传递思想政治的相关理论,引导受教育者将模糊的感受转化为清晰的概念,最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实施举措
(一)搭建“云平台”,构建思政教育云载体
基于云平台打造网络思政教育载体,针对大一至大四的学生搭建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新生入学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国防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生涯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等育人云课堂和学风主题教育、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云课堂和针对学业困难群体、心理障碍群体、沉迷游戏群体专门云课堂。通过“云课堂”结合线上线下将思政教育效果呈现出来,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抢占了网络育人的主阵地。
1.打造了“三位一体”的新生引航“云班课”
新生入学阶段是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 课题研究团队牢牢把握新生入学这个关键环节,利用“云课堂”网络育人平台,全面打造了集“基础、适应和拓展”的三位一体新生引航“云班课”。“基础引航班课”上,学生在暑期阶段形成对大学生活的初印象;“适应引航班课”上,主要开展生活适应教育、纪律与安全规范适应教育、学习适应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拓展引航班课上,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引导新生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与责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开设了“四横四纵”的学业辅导“知行课”
以打造“有温度”的“知行课”为目标,创办了云课堂背景下的“四横四纵”学业辅导 “知行课”—学业能力提升指导课。
“四横四纵”是指从大一到大四的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型的全过程学业辅导。大一以“学业适应辅导”为主线,开展专业认识辅导、基础课辅导、时间管理辅导和知行课辅导;大二以“学业规划辅导”为主线,开展科技竞赛启迪辅导、MOOC辅导、思维导图辅导、和知行课辅导;大三以“学业创新辅导”为主线,开展竞赛辅导、MOOC辅导、考研备战辅导和知行课辅导;大四以“学业发展辅导”为主线,开展科研方法辅导、信息检索辅导、延期毕业学生辅导和知行课辅导。
3.构建了“多维立体”的就业“提升课”
云班课中多样性、互动性的模块,精心设计,打破传统,在相应模块中内置“动态活动”,探索构建了 “思想政治教学立体化”“参与人物立体化”和“教学环境立体化”的多维立体化就业指导模式。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原来单纯的讲述者,而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总结者。教师要帮助学生一步步的自我学习探索,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最后老师进行对学习成果的点评,补充学生易混淆的问题和理解不深刻之处,总结和概况核心知识点,确保教学效果。
(二)挖掘大数据,提升思政教育精准性
1.伴随式学生群体数据采集
在云班课中,当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发起教学活动,其教学行为被记录;学生查看资源、参与活动的学习行为也会形成痕迹。伴随式学业数据的采集是与行为的发生同步进行的,覆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包括学生的出勤数据、教学内容的学习数据、教学活动参与数据、测验考试数据。具体来说,上课前,教师通过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预习,学生浏览资源的时间、时长都会随着学生的阅读被纳入后台数据管理 ;上课时,教师依托云班课组织签到、问卷调查、讨论、头脑风暴、举手、抢答、随堂小测、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学生在手机端作答的数据也被实时记录;上课后,当随堂作业发布到云平台,教师也随时随地可以查看学生完成情况的数据。这些全面而实时的数据是“画像”的基础。同时,云教材除了能实现教材的移动式、无纸化阅读,也具备伴随性数据采集的功能。在云教材中,学生整体的学习进度、学习时长,对每个章节每个视频的观看时长,做笔记和参与讨论、练习等沉浸式学习互动的情况,自动进入云端的数据库,供学生、教师、管理者查阅。
2.群体画像形成动态预警
基于云平台采集到的伴随式数据,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或人工分析的方式形成数据画像。一方面,构建了数据分析模型,发现学生在云平台中的学习轨迹与其综合测评成绩关联性,可以直接通过过程画像预测学生当年度的学习成绩,实现对学业的超前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管理需求导出原始数据进一步分析,设计出学习态度指数、学习拖延指数、自学能力指数等若干反映学生某一特征的指数,定量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具体情况,作为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测指标。通过指数的纵向追踪和横向比较,发现指数和结果的相关性,从而有效识别学生的潜在问题或成长潜力,使学业管理更加精准化。在验证中,严重拖延和极严重拖延的学生不及格率极高,预警准确率在85%左右。
3.基于预警提供精准帮扶
对精准问题的发掘,是服务于精准目标的实现。通过对群体、个体行为表现的关注,分析筛选出共性问题,区分个性问题,从而对群体实施精准化共性教育,对个体进行定制化个性辅导。在实施中,思政教师、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者等为学生提供了体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教学资源,面对教育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其选择的类型、学习的时长等数据都可以被移动云平台记录下来,这些数据都可以反映学生对不同类型教育资源感兴趣的情况。以此为依据,思政教师、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共性需求,能够不断优化上传到平台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供给。
在画像分析、指数分析、预警分析的基础上,每个学生的问题得以明晰化。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根据个体情况重点了解,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点对点”辅导帮扶,实现了思政教育的“私人定制”。
(三)打造“AI导导”,进行智慧辅导
综合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自主开发适应大学生学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化辅导智慧系统—,现启发式仿真人对话式辅导,构建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化学习环境,给全校2万余名学生每人配备专属“智能学伴”,实现两个课堂同频共振,为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服务。
1.精准思想引导,打牢精准辅导基础
“AI导导”智慧网络创新平台推出“每日学习”专栏,每天推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等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学习的语音与文字反馈,全面精准掌握全校学生思想动态,打牢精准辅导基础。
2.精准内容推送,夯实精准辅导架构
“AI导导”智慧网络创新平台打造“专业课重点知识架构”、“数理化通识基础课习题讲解”、“每日云自习”等学习版块,链接百度搜索引擎,整合全校资源,建设包含推送、图片、视频、动图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库,包含各类资源上百万个。在“每日云自习”中,学生通过系统进行视频、语音打卡自习,相互鼓励督促,形成“云端”伴学。通过一定指令,系统可协助进行自习时长的计算,为自评、互评提供了参考。
“专业课重点知识架构”和“数理化通识基础课习题讲解”与老师线上教学内容保持同步更新,更是优选了教师和保研学霸的难题解答和板书视频到资源库,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直接获取。针对问答对中未覆盖的问题开辟了单独的答题渠道,专业课、基础课教师24小时在线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3.精准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辅导分类
“AI导导”智慧网络创新平台管理后台可实现学生全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通过对海量的数据应用学习分析技术整合、建模形成大学生数字“学生成长画像”。画像包括学习时间指数、学习环境指数、学习情绪指数、学习目标指数、学习态度指数、学习执行力指数、学习方法指数、学习效率指数等8大指标。结合指标对应建立绿、蓝、白、黄、橙、红六级动态学业评估与帮扶体系;同时,通过学生的话语、文字以及表情分析学生的“学业情绪”,发送预警,实现对学习状态和学业情绪的进行精准定位、精准分类、精准帮扶。针对系统未能及时解答的问题,通过朋辈辅导与学生进行“点对点”的回应;总结共性问题反馈给各个职能部门、学院和教师,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4.精准心理预警,突破精准辅导难点
“AI导导”智慧网络创新平台可通过学生的话语、文字以及表情分析学生的“学业情绪”。若分析出学生“愁”、“怒”、“哀”等负面情绪较大,将自动推送积极向上的内容以及学业情绪测评量表,同时后台发送预警。学工处将综合预警情况、量表和“学生成长画像”,为学生提供团体辅导、心理热线、分享会等心理支持,帮助学生稳定学业情绪,突破精准辅导难点。
5.精准生涯规划,拓展精准辅导成效
通过学生提问与对话,发现学生生涯发展的关键因子。例如出国的学生对外国的情况、雅思和托福如何备考、申请出国的流程、学校国际交流项目这类问题进行询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就能很好地对学生未来生涯发展倾向进行精准的预测,为学生精准推送创新创业活动、出国交流活动、实习生招聘活动等。同时结合关键因子,充分利用“石大牛人”沙龙嘉宾团、职业规划团队、创业导师团、实验室教学团队、学科竞赛社团5类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拓展精准辅导成效。
三、工作成效
(一)显著提升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精准性
1.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以学工处牵头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各学院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广泛的参与到精准思政平台建设当中,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例如“AI导导”智慧答疑平台中,有各项事务307个分项,120176例语音问答对,324878例文字问答对的资源库,日均询问人次1274次,日均询问量18572次。平台24小时自动回复,减少了思政工作者重复工作量。
2.学生学业成绩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调查问卷和线上座谈,超过九成的同学认为目前使用的精准思政平台对当前的线上教育教学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学生的学业警告率在五年内逐步下降,考研率大幅度提升。
3.助力提升学校精准化管理。
学生在精准思政平台可畅通反馈涉及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解释,并通过学工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集中回应,为高校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推动精准管理理念落实。
(二)积累了丰富的互动浸入式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应时而作,应需而作,应用网络思政教育打造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通过建立微视频库、思维导图库、MV歌曲库等资源库,优选学生心动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听觉、视觉等多器官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重点、难点转化为图、表形式, 用活动图像来诠释,用动态数字演示使信服;将严肃的思想教育理论变为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和学生保持在同一频道和波段。
1.微视频库
微视频作为微时代学习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资源产物,可作为智慧学习的重要资源,满足学习者入境学习、泛在学习和个性化自订步调学习的资源需求。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微视频库是由研究团队剪辑制作的。微视频库向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内容涵盖国外实际情况、基层党建微视频、党员先锋优秀学生榜样、学业指导微视频 、生活指导微视频 、就业指导微视频 、入学教育微视频 、学生会工作微视频等多个大类。其中学业指导微视频 117 部,生活指导微视频 8 部,就业指导微视频 26 部,党建微视频 121 部,入学教育微视频 11 部。通过微视频库的建立涵盖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做到遇问题有视频、阶段工作有视频、生涯规划有视频的全方位覆盖。
2.思维导图库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直观表达,可有效发挥思维的自然功能。学校团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总结整理100余张思维导图库,并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需求变化不断更新,目的是将教育内容思维导图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左脑抽象逻辑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的组合功能,借助于醒目的色彩、简洁的图形、逻辑清晰的线条等手段将枯燥的文字或理论变成一些系统化、条理清晰、充满趣味的图片,有效突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保障学习效果。
3.歌曲MV库
网络时代青年学生主要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围绕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中心环节,通过项目的建设,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点化学生,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项目由微域推广至广域,将 MV 作品影响力扩大至全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四有好老师》影音 MV 内容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歌曲,普及传唱,熟记于心,团队运用丰富扎实的图文内容、亲切活泼的文风制作,以新搭旧,师生亲自作词、作曲并演唱,歌词婉转、乐律激荡;改编流行歌曲,既追求热点、把握流行,更是以学生的视角唱青春的故事,两首歌曲和mv已在微域网络平台、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抖音等全网络音乐平台进行上线,在各大平台歌曲和 mv 播放量达30万次。
(三)形成了过程性的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指标
云平台可实时记录学生学习的即时性反馈数据,学习过程的数据的采集高效、便捷、准确、客观、全面,依据学习分析技术数据,挖掘动态性、即时性反馈性、过程性、交互性数据,变定性评价为数据定量评价,克服了其它评价方式先天性的不足,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通过实践检验效果良好,适宜得到推广应用。
1.显性指标
显性指标主要包括到课率、抬头率、单个教学内容学习率、互动率、教学效果获得感等具体指标。其中,抬头率用作业参与率、小组任务参与率、投票问卷参与率、头脑风暴参与率、讨论参与率、答疑参与率、测试参与率、手写率、发言率、手绘率等指标综合衡量;单个教学内容学习率可拆分成微视频、音频、图片、文档、链接资源等内容的学习情况;互动率包括教师点赞率、教师点评率、教师作业批改率、学生点赞率、学生互评率、组内互评率、组间互评率等; 教学效果获得感由教学活动喜好率、平时成绩优良率、作业优良率、随堂测试优良率、期中考试优良率、期末考试优良率等指标体现。
2.隐性指标
隐性指标包括教师对学生精准分析率、教师对学生精准指导率、单个教学内容喜好率、自主学习率、能力获得率。其中,教师对学生精准分析率可以通过学生画像的质量来体现;教师对学生精准指导率可以用作业精准指导率、小组任务指导率、讨论指导率、头脑风暴指导率、测试指导率等指标综合衡量;对单个教学内容的喜好率可以通过重复开展单个教学内容的次数进行分析;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通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教学内容的情况来考量,能力获得率主要源自学生个体的自评。
基于移动云教学平台的学习分析技术,使网络思政教育全样本非实验定量评价变为现实,实现从单一阅读量和点赞向多元过程评价的跃升,可以为学生成长成才供科学评价、量化分析的手段,提升思政教育精准度。
(四)辐射影响
1.工作成效显著
1人获评全国网络教学名师、1人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项 工作精品项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M”系列作品入选教育部全国第一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项目(2019年),入选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主持学风项目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学风传播项目,《伟大精神—科学家精神》评为2022年度优秀传播作品,《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学风建设和学业辅导水平》获高校思政工作百佳案例、高校学业辅导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2.理论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软件著作权4项,专利1项,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现代教育技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4篇,相关文章荣获全国 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6项。
3.成果辐射引领作用显著
主讲的《大思政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入选国家行政学院网络课程,《能源动力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入选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线上课程,《就业指导课》入选北京高校就业创业金课。
在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河北省辅导员培训基地、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相关学术交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