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开讲

2022-10-30 22:53:06

9月9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开讲。党委书记金一斌与1748名本科新生一起追溯艺院校史,回首百年风华,感悟国美精神,展望未来发展。全体新生在象山校区小剧场主课堂和良渚校区分课堂同步听课。

在这堂“国美与青年特质”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上,金一斌围绕“国美新青年的‘素描’”“国美的名校特征”“国美师生的特质”“寄语国美新生力”四个方面,将中国美术学院近九十五年的时代精神和初心使命娓娓道来,期望国美新青年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乘风破浪、书写新篇。

国美新青年的“素描”

金一斌首先欢迎同学们加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大家庭,“为了今天的相聚,相信你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也都品尝过昼夜苦练的艰辛……各位都是通过层层选拔,来到中国最顶尖的艺术学府。”

从16岁到31岁的最萌年龄差,到跨越1万多公里的最远离家距离;从最大“陈姓天团”、最多同名“子涵”,到与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同天生日的同学们,金一斌通过大数据生动地向新生一一列举。同时,9月9日当天生日的7位同学获得了来自全场的生日祝福。台下,一张张青春的面庞洋溢着喜悦幸福的微笑,流露出对未来新的人生征程的憧憬。

“‘国美人’这三个字,承载着这所中国高等艺术学府近百年的光荣传统、精神底蕴,其中既有师长先贤殷切的期许,又有时代赋予的沉甸甸的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金一斌说道。

国美的名校特征

“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支持中国美术学院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目标大踏步前进。金一斌对新生们说:“你们恰逢其时。”

回望国美办学历史,金一斌说,中国美术学院具有“名、特、优、尖”四个特质。“名”是具有引领性,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第一所现代意义的高等艺术院校、第一所开展研究生培养的艺术院校,创造了诸多“第一”。“特”是独特历史精神,一代代先贤、一个个故事,汇聚成国美强烈的使命精神、明晰的方法精神、浓厚的诗性精神。“优”是优秀教师群体和育人环境,学校形成了一支人文素养深厚、学术创作丰富、艺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空间建造与精神塑造共同构筑“大学望境”。“尖”是学科与专业拔尖,全校28个招生专业,26个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五个一级学科特色鲜明、成果显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美术学院有强烈的‘名校意识’‘自主意识’。”

国美师生的特质

金一斌告诉同学们:“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一所名校,这里名人辈出。”从夏朋的热血爱国,到张漾兮的刀锋民魂;从全山石的老骥伏枥,到许江的葵园守望;从范景中的求学问道,到王澍的本土建筑,这所大学拥有着一群代代相传、心存理想的师生群体,这所学校的命运始终与时代发展、民族命运紧紧相连,这所校园所崇尚的艺术始终都心系时代、情系人民。台下,新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这些“国美人”的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最不缺的就是艺术家、设计师的故事。”用作品秉持人民之心,用艺术传播真善美的人物不止在过去,这样的薪火精神一直延续至今。金一斌还向同学们讲述了电影学院教授刘智海团队创作《云霄之上》的故事,插画与漫画专业青年老师叶露盈通过插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激励着新生代学子薪火相传,赓续国美血脉,传承国美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金一斌说,从国美一代代犹如熠熠群星照亮中国现代美术史天空的艺术家身上,从近年来200位国美优秀学子自我评价的优点高频词中,我们可以凝练出“国美人”的共性特质:

一是信仰坚定。中国美院建校之初,蔡元培、林风眠汇聚了一批时代精英,国立艺术院成为了艺术运动之策源地。以林风眠为代表的这批年轻国立艺术院创始人的爱国之情、鸿鹄之志,是美院成为名校的高起点,是历届优秀校友身上的高站位。

二是业精于勤。优秀师生都是学业扎实、专业在行的有识青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创业创新、真抓实干的有为青年。劳作上手、读书养心,业精于勤,技进乎道,是国美人对艺术本体的一丝不苟,对专业技艺的高标准严要求。

三是守正创新。“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在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交叠着“兼容并蓄”和“传统出新”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相互砥砺,并行不悖。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成为国美之路艺术常青、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四是家国情怀。一代代国美师生校友厚植家国情怀,为时代创作,为人民创作,他们用脚丈量祖国大地,用情体察百姓需求,用心感悟责任担当,用理想信念校准人生的定盘星,用核心价值观铸就人生的主心骨,最终获得人生价值的升华。

寄语国美新生力

金一斌分享了蕴含着“志、实、毅”精神的三首诗词,与新生们共勉。他通过杜甫的《望岳》,希望国美学子要以天地立命,持人民之心,以大视野规划人生,心中有山水,胸中有大局,创作、设计出不忘初心、不负人民的佳作。他分享老子的《道德经》,激励大家要与社会相结合,要与民生相融合;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通过领读毛泽东的《长征》,勉励同学们要有自主探索、自律意识,要坚持、有毅力,不断打磨技艺、锤炼品格。他希望国美学子们都能以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通过实践和创造去勇攀学术高峰。

最后,金一斌与全体新生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对青年提出的要求: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这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信息密集、内容详实,让人深思、引人共鸣,为在场萌新们校准人生定位、明确人生方向提供了信心和力量。

专业基础教学部   张轩子

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书记的新生第一课让我明白了很多。迷彩戎装的我们整齐地坐在礼堂中,听学长学姐讲讲大学的丰富多彩,学会了要懂得规划人生,精心设计,享受失败;看历代先贤的卓越成就,让我懂得了坚持初心,心中因为有殿堂,因此心生敬畏;书记勉励我们要秉承国美人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优良传统。大学是青春靓丽的开始,我更应慎勿放逸,不断学习,以天地立命,持人民之心,以大视野规划人生,心中有山水,胸中有大局,不负人民创作。   

专业基础教学部   唐雅鑫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2022级新生,我感到喜悦兴奋,但同时也有迷茫和担忧,也会思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才堪当“国美人”。三位国美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党委书记金一斌教授的讲话让我找到了答案。金雨娴学姐鼓励我们发现光成为光,吴建斌学长提出用设计思维设计人生的新理念,蒋斐然学姐引领我们思考形而下层面的小艺术与突破学科边界的大艺术概念。金一斌书记的讲话让我对国美和青年特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国美学子要肩负历史使命,努力创作出不负人民的时代作品,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业基础教学部   肖子涵   

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国美的一草一木都深深扎根于富饶的华夏文化,连吹来的秋风都带着墨香。国美学子将革命先辈以笔为枪的精神内化于魂,以不卑不亢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携手古今艺术与科技,国美人以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扎实的专业素养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艺术的未来,每一步都离初心更近一分,带着对“美”的理解和向往,带着由衷的大爱与信念,不遗余力地用艺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如今,我们站在这一方被艺术浸染的土地上放眼世界,正接下这光荣的一棒,为爱而战,心怀天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专业基础教学部 江忆   

是信仰,是志向,是创新,是进取,是家国情怀,更是人民之心。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成为发展艺术的人,这是前辈的梦想,更是我们深埋心底的梦想。三位学长学姐的发言,唤醒了坐在台下的我们。“因为心中有战场,所以批判、反思。因为心中有殿堂,所以敬畏、冀望。”是的,相信每一位踏入国美大门的你都有这样的战场和殿堂。牢记志,实,毅,去勇敢,去努力,去实践,做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国美人!

专业基础教学部   欧阳永康

开学第一课,不仅感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悠久以及其在学术界的权威性,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国美人”的积极进取和敢于探究。每一位新生不论是在现场或是远程直播收看,心中都燃起熊熊斗志。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优秀的专业素养、树立良好的优秀品质,还要在祖国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自己的力量。勇挑时代重担,在奋斗中收获幸福,在祖国大地书写精彩人生!     

专业基础教学部   陈海月 

从初入校园的激动与迷茫,到在看到书记第一课中学长学姐的成绩与风采时的敬仰与向往。蒋斐然学姐的这样一段话狠狠打动了我:当你停止创造,你的才能就不再重要,你所拥有的只剩下品味。而品味会裹挟你,让你排斥他人,变得狭隘,所以创造。是的,现在信息繁杂的时代,人们习惯于坐享其成,殊不知路虽弥,不行不至。学长学姐们的求学经历让我心头一热,我想成为像他们一样,自由勇敢的国美人。但何为?如何为?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梦想成真,唯有实干,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建筑艺术学院   韩雨洁 

诗人拜伦说:“青年人充满活力,像春水一样丰富。”那么国美的青年底色是什么?在走近剧场的那一刻,我被屏幕上的标题吸引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脑海中浮现。我尝试着寻找答案。

从西子湖畔的国立艺术院,到象山之麓的中国美术学院,回溯历史的长河,我看见艺术先辈们“为艺术战”的使命与勇气。从热心公益的支教故事,到勇于创新的科技感创业经历,我明白了在国美这片艺术热土上的无限可能。博士学姐的一番话,又让我明白了何为“哲匠”,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在艺术生涯中追寻人生的终极奥义,与时代同频共振,成为鲁迅先生期待的那“发光发热”的青年,成为一个大艺术家?

如果说,“奋斗是青春的底色”。那么我想国美青年的底色,不仅有奋斗,还有创新、使命和思索。创新,是以学科的历史精粹为基础,抽象出这个时代的独特风格,升华为属于我们青年的独特色彩。使命,是以青春之我,点燃时代新征程的火光。路遥说“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在当下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每一天都在见证历史,我们在朝气蓬勃的春天里成长,“躺平”的平坦大道不是我们追寻的理想,在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脚印。思索,则是在这个被碎片化阅读和科技巨流裹挟人类脚步的年代,保有心灵的独立性,在科技丛林之中建立一片心灵沃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吾辈青年,道阻且长。且看新国美人,展青春华章!

艺术人文学院   刘梅奇

策马扬鞭正当时,矢志笃行正芳华。时值中秋,新国美人齐聚一堂,品味一场开学盛宴。

无论是心有惊雷生似静湖的支教团金学姐,引领创新潮流时尚潮流的吴学长,还是用爱发电、拥有坚定信念的蒋学姐,都给我们带来阵阵惊喜与感动。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校训精神,凭借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受到干扰、遭遇难题,也要坚守本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人生不可能完美规划,但可以主动设计与创造,在享受失败中获取更大能量。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金一斌书记向我们展示了新国美人的共同点,点燃了在场同学的热情,更是体现走入国美便是一家人的大家庭精神。金一斌书记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从范景中教授、 许江教授等学界大咖,到叶露盈老师等教坛新秀的介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新国美人指明道路。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立身以立学为先,作为国美人,我们不应把知识画地为牢, 而是应该扎根自身,坚持不懈,不断追求卓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艺术人文学院   孙嘉政

人生就是一场行为艺术,每一次的行为都是一种艺术创造,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就创造什么样的人生。

溯回之,当象牙塔下的青年生真正的走入战乱中的中国,在历经六年的迁徙途中,跨越浙、赣、湘、黔、滇、渝等多个省份,跨越祖国四千多公里,在行路途中,青年学生充分了解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他们的意志得到了磨砺,心灵受到了冲击,思想得以碰撞与融合。这次行走成为美院青年学子的精神铭记,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正是此次的行走为国美的校训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金书记的开学第一课中,我感受到奋斗与拼搏像是时代鲜红的烙铁,深深烙印在每个国美青年心中。

畅今之,吾辈青年自当终日乾乾,与时携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正是宽容开阔的环境和与风翱翔的天地,人类积攒几千年的财富与见识像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复兴,世界的大门像是抽丝剥茧似的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国美青年正在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国美青年在世界各地用他们自己的力量诠释着“新国美”的力量。从浙江远去云南支教的金雨娴,将自己的远大理想与国家扶贫政策相结合,深刻诠释了“新国美人”与“老国美人”的精神赓续,将夏朋老前辈的为国奉献、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长存,奉献是时代的进行曲更是国美青年的进行时。

艺术人文学院   李文荻 

每登山临水,总惹起平生心事。或许这是许多艺术创作者的心声。登临远眺,灵感生发。挥毫落笔,气象万千。

我总有疑问,艺术是否眼见自然笔下生?艺术是否为了艺术?

在金书记开学第一课中,通过回望国美九十五载,我在几代国美人身上得到了答案。“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自古是中国读书人的志意,他们身怀修齐治平的信仰,这是向外的追求。

艺术创作者也是如此。常常震撼于悲怆的革命题材画作,不解为何它们明明安静平放,却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艺术家们亲历国家蒙辱、文明蒙尘、人民蒙难的社会现实,他们并未选择用艺术遣怀解忧,而选择用艺术担荷与丈量。以一个人的感情,包举民族的悲慨。正如东坡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写下了“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字字入心,无法忘怀。以国美人为代表的艺术家,不仅是作画的画家,他们都是以平生的行为实践了自己的人格,而不只是流露于作品之中。

所以,以不计较利益得失的无生之觉悟,成就了有生之功业。拥有创作的才能,更砥砺用世的志意。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由此,具有开阔博大,以推己及人的忠恕之心体察人民的境界,作品自然气象万千。

向外的追求是有所待的追求。它往往为现实环境所阻碍,所以存在失败的可能但失败不必落空。客观上的不得意,用世的志意却未落空,无所待的追求,也就是向内的追求。以达观超然的心态看待客观的失败,人也就在苦难中完成了自我。

向外的追求与向内的追求相结合,艺术创作也许会抵达想要去的前方。

不同的时代面临不同的挑战。当今世界全球化潮流浩荡,疫情席卷,这是不一般的时代,更是我们的时代。从中原的中国,到中国的中国,到东亚的中国,到世界的中国,我们文脉不断。个中原因,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当今中国本土的艺术创作,自然离不开深耕本国文化厚土,在快捷功利的现实里守住艺者匠心;同样,我们今日站在江河入海,人类文明命运与共之际,回顾数千年奔来的历史长流,那是个别的记忆;瞩望漫无止境的前景,那是大家应予合作缔造的未来。

吾观风雨,吾览江山。总觉风雨之外,别有动吾心者。没有人不会老去,但总有人正在青春。我们还年轻,因为无所谓,所以,无所畏。

责任编辑:组织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委书记金一斌与1748名本科新生一起追溯艺院校史,回首百年风华,感悟国美精神,展望未来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