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新引擎” 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节选)

2022-09-07 16:49:13 孙玉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乐陵市朱集镇作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围绕传统农业、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风文明、人才队伍、作风建设六个方面,不断点燃“创新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图片1.png

围绕传统农业,抓促一产经营市场化

为解决“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与现代农业、品质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朱集镇按照“土地经营集约化、一产经营市场化”的思路,在改变生产关系上做文章,通过成立合作(联)社完成土地整建制流转,引入国企参与管理经营,实现“一家一户经营—以村为单位的合作社经营—公司化市场经营”转变的“三级跳”。

围绕党建发展,推行“村社企”联建新模式

朱集镇通过“村社企”联建,为村委会(党支部)搭建两个参与市场经营的平台,形成“村、社、企”三位一体的模式,即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联)社、村办企业两大市场主体作用,实现村级由原来的单纯农业生产经营向多种市场经营转变。

图片2.png

围绕基层治理,先行先试执法力量下沉

朱集镇围绕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率先在全市试点执法力量下沉,通过市级执法人员(部门)下沉到乡镇,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围绕硬件建设,实现“五有”;围绕职责分工,明确执法主体、明晰执法责权、严格执法程序,确保执法效果;围绕日常监管,完善制度保障,形成“一个大脑”指挥、“一套程序”规范、“一支队伍”执法的工作格局。

围绕乡风文明,注重特色品牌统领

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乡风文明工作的重要举措,点多面广、千头万绪,对此,朱集镇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两红”文化优势,提出以“枣林自然课堂”为品牌统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具体来说,就是抓好“四个课堂”,即以节会、文化“赶大集”为主的“固定课堂”,以泥塑、摄影、农民画、骑行等主题活动为主的“实践课堂”,以“老枣树下讲故事”、“枣乡红”志愿宣讲、“文明代言人”活动为主的“流动课堂”,以“朱集之声”线上宣讲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20余项普惠性政策为主的“空中课堂”。

图片3.png

围绕人才建设,聚焦“所用”求实效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各级党委都在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大打“人才战”,乡镇基层作为招才引智的“弱势群体”,更是“望才兴叹”。对此,朱集镇在这一问题上,创新思路,变“人才为我有”到“人才为我用”。具体来说,一是“走出去”,主动与高校对接,聚焦所需谋划产学研合作项目。自2016年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发起“红旗智援博士团”项目,围绕朱集需求开展红枣营销、产业策划、365暖留互助等,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不断发展壮大,博士团多次荣获全国大奖、并获孙春兰副总理点赞。2020年12月,朱集镇党委受邀参加该校“博士智援”高校联盟签约仪式暨成立大会,并做主旨发言,四年时间“星火”燎原。

图片4.png

二是“引进来”,依托现有人才力量,聚焦所用成立乐陵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实行会员登记制度,每季度根据乡村发展不同需求设置包括特色品牌营销、技能知识讲座、文旅宣传推广等现金奖项,并为自主创业人才提供创业担保无息贷款。

围绕作风建设,成立全市首家“政务代理中心”

朱集镇刀刃向内、勇于创新,成立全市首家“政务代理中心”,由“蹲点服务”为“上门代理”,切实破除为民服务、为企服务的中梗阻现象。一是成立“1+12”工作专班、设置专线服务电话;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实行“帮办”、“代办”服务;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形成“办不成事”督办台账、问题工作督办单,动态跟踪办理进度,督促事属科室按规定时限解决问题,并向办事群众反馈。

                                                            (作者系乐陵市朱集镇党委书记孙玉贵)


责任编辑:齐峰 关晨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朱集镇围绕传统农业、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风文明、人才队伍、作风建设六个方面,不断点燃“创新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