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优秀党员事迹-王利民:潜心为国育英才

2021-06-04 16:28:03

“大学之学,有赖师者怀高尚之德、高熵之慧、高上之才。”这是王利民心中的大学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为增“高熵之慧”,成“高上之才”,他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远赴国外攻读博士后。学成归国,面对国内各大名校给出的优厚条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母校燕山大学。当时的燕大能给王利民的待遇十分有限,但他毫不在意。“我吃饱穿暖就好,不在意薪资多少。”王利民在意的,是燕大有刚刚建成的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各种高端仪器和设备,更有恩师田永君等一批材料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开展科研工作。“这样的环境和平台非常适合做科研,我回来就是想踏踏实实干点事情。”多年来,王利民始终扎根教学科研一线,用多年练就的一身学识与才干,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为国育英才的使命。

创新理念 以科研支撑教学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燕山大学的办学目标,也是材料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原则。“研究型大学,以创新为魂,科研为根,交流为器,育人为果。”在王利民看来,“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就是“科研支撑教学”。教师授课必须坚持“前沿性”“开放性”“批判性”“质疑性”“系统性”原则,把科研融入到专业基础课教学当中去,坚持开放性课堂,鼓励学生带着“批判”和“质疑”去听课,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放在第一位。

在每一门课程的开端,王利民通常都会系统阐述这门课的整体架构,以及这门课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让学生充分理解设置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王利民始终把最新科学前沿融入其中,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课程的前沿性,同时也受到一些启发。课堂上,他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有效质疑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由一般到最优、由单一到多向发散、由横向到纵深不断发展。正如王利民所说,“通过我的引导,为学生推开一点点材料学研究的大门,让他们窥探到材料王国中的宝藏,获得研究的兴趣和乐趣,这就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本硕博都在燕大就读的郭宇星说:“王老师对课程的理解很深入,还经常跟其他老师探讨,丰富授课内容。他的每一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听老师讲课能迅速找到知识要点,学习起来事半功倍。”王利民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在近5年的学生评教中,王利民综合得分为4.6分(满分5分),对“教师教学过程及效果的综合评价”与“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方面”的满意度均接近94%。

言传身教 磨砺科研品性

王利民办公室的窗边放着一捧鲜花,那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从外地送来的教师节礼物。尽管花朵已经干枯,但王利民一直不舍得扔掉,那是“学生的一份心意”。在燕山大学从教11年,王利民已是桃李满天下。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还与他保持着联系,经常通过电话、邮件与他探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王利民也总是倾尽所能帮助学生。这样的师生情谊,是王利民和学生们在课题组里日复一日的艰难求索中磨合出来的,是在通宵做实验时老师送来的美食中滋养出来的,更是王利民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获得的真心尊重和信赖。

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冯士东对王利民的勤奋印象深刻。“王老师经常占用吃饭时间处理行政工作,每天早来晚归,没有午休,没有周六周日,真的是“5+2”“白加黑”地干。”在这种常人难以坚持的工作压力下,王利民仍然保持着科学研究的激情,没有一丝一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科研和教学上,他对自己始终是高标准、严要求,他曾说过:“重水平、强特色、保质量,为我治学做研究之规。”在非晶材料研究领域,王利民以通讯作者身份在材料、物理、化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60多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应邀在非晶材料国际会议上作主题报告18次。

王利民认为“如果老师没有创新能力、不能站在科研第一线,那学生更不会去自主创新、搞科研了。”在艰苦的科研攻关过程中,他以身作则,潜心学问,乐在其中,同时也用他的坚韧和严谨,影响着课题组里的每一个学生。他的课题组每周都会召开组会,所有的学生都要讲讲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向、进展以及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的疑问和需求,他都会一一解答,提供帮助。对于学术问题,王利民始终秉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到深夜。

博士一年级的王吉说:“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老师会留给我们独立思考和总结的时间,再给予解答,这样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博士二年级的金肖说,“王老师在科研上非常严谨,学术上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他要求我们不墨守成规,不发灌水文章,研究既要踏实又要新颖。在生活中,他又是个暖心的人,当我和师兄通宵做实验时,老师半夜还跑来给我们送吃的。王老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直踏实的榜样,我希望未来也能像王老师一样!”

这样的言传身教,让王利民的课题组人才辈出。其指导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中,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太原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任教,指导的博士后入选国家人才计划。

饮水思源 以所学报效国家

六年的赴美留学经历,让王利民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愈加强烈。“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王利民常常向学生们强调这一点。他一方面鼓励同学们走出国门,到更广阔的国际平台上丰富自己、开拓眼界,同时也在授课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向学生输送家国情怀,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成长为有信仰、有情怀、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栋梁。

在生活中,他常常针对国内外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材料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提高各类材料的性能水平,服务于国家建设。博士四年级学生郭宇星说:“王老师平时很忙,经常在午饭时或者深夜抽时间给我们作指导。王老师常说,我们在基础问题上前进的一小步,最终会汇聚成国家重大关键技术上的一大步。”

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扩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王利民连续多年邀请国际非晶材料领域知名华人学者、意大利比萨大学K. L. Ngai教授,来校为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科学思维态度、方法与习惯。今年76岁的K. L. Ngai教授曾历经战乱,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王利民老师看来,K. L. Ngai教授能更全面地认识到近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由他来介绍中国伟大成就与国际影响力更加客观也更加容易被学生们接受。通过这样的学习,同学们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爱惜时光,努力学习,矢志报国。

开门办学 培养国际视野

做科研不能闭门造车。让学生站在一个国际化的、更高的视野上去看问题,会看得更宽、更远一些。作为一院之长,王利民非常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一直积极推进学院的国际化建设,坚持让学生走出去,了解其他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自身研究的优劣,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2013-2015年,材料学院连续3年派博士生到意大利比萨大学学习高压技术。2019年,又派出一批博士生到比萨大学进行3个月的学习。近年来,王利民的课题组也积极邀请美国、意大利、德国、波兰和法国的知名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创造活跃的国际交流氛围。2017年,材料学院率先启动了外籍博士后的培养工作,国际化办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国际交流,王利民作为中方牵头人,促成了燕山大学参与欧盟设立的“伊拉斯谟计划”(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伊拉斯谟计划是欧盟资助的一项高等教育交流计划。该计划是由法国里尔大学、波兰西里西亚大学、意大利比萨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理工大学共同组成的一个教学体系,入选该计划的学生可以选择基地内任意一所学校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基于与王利民的交流和对燕山大学材料学专业水平的了解,法国里尔大学的Fred Affouard教授提出让燕山大学通过与意大利比萨大学捆绑的方式,尽快加入“伊拉斯谟计划”。在王利民的努力争取下,材料科学的部分课程与学生培养将放在燕山大学。该计划正式实施以后,将有部分资金拨付给燕山大学,用于材料学的国际化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拓展燕大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提高燕山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搭建燕山大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术沟通桥梁。

让学生走出去,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王利民大力推动学院全英文授课体系的建设,鼓励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为研究生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对于自己课题组的学生,王利民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督促他们学习英语,并且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博一的王吉说:“王老师经常在课题组开会的间隙教我们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技巧,也分享一些他在国外留学时的经历。”博士生金肖曾被派到意大利进行交流学习,因为英语水平较差,在他出国前后,王利民对他进行了大量辅导,使他的英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顺利完成了交流学习。

访五洲饱学之士,延海外泰斗嘉宾;荐学子精英赴远求学,纳他邦才俊燕园深造。经过几年的努力,材料学院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多名博士生毕业后受邀去波兰西里西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材料学院来读博士后,国际化的氛围愈加浓厚。

一张堆满各种材料的办公桌,一面贴满各种公式、图表和论文的墙,这样一间陈设简单的办公室里,却有王利民这样一位专于学,勤于问,耽于思,乐于得的学者、师者。“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要为国家育人”,王利民始终怀着对教师身份的敬畏之心,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他以家国情怀为根,以国际视野为眼,将学生成才化为内在动力,把人生路上收集的科学玄珠和点滴感动全部装进行囊,带领一代代学子踏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创造未来更伟大的业绩。

责任编辑:李英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大学之学,有赖师者怀高尚之德、高熵之慧、高上之才。”这是王利民心中的大学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