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如炬 赤子其魂 ——追忆沧南先生最后的日子

2023-03-04 10:29:58 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

灯塔如炬 赤子其

——追忆沧南先生最后的日子


微信图片_20230304101038.jpg

照片中的老人,精神矍铄,笑得慈祥温润。他叫沧南,是我国著名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湘潭大学原哲学系主任,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今年1月6日17时54分,他因病逝世,享年99岁。沧南老师多次在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进行演讲,表达对党的热爱,其精神鼓励了许许多多青年学生党员。


最后一笔党费,来自重症监护室里的牵挂


2021年的一天,高玲玲陪着父亲漫步校园。父亲走在前,右手拄着拐杖,步子很慢,女儿紧紧跟在身后。“玲玲,等我走了以后,你还要帮我交最后一笔党费。”老人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女儿。

那是父亲第一次提起这笔特殊党费,女儿深知父亲性格,当即回应道:“爸,您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好。”

老人微微笑了笑,又继续走着。两旁高大的樟树,静静地注视着他们:从中年到老年,黑发已积霜,背影已佝偻。

这两年,沧南多次叮嘱女儿牢记党费一事。最后一次提起,是2022年12月29日。那时,沧南因病已住进重症监护室,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女儿探望他时,看出父亲有话想说,但吐字艰难。“是不是挂念着党费的事?”女儿俯下身问。躺在病床上的沧南,吃力地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一定办好。”女儿含泪,回应道。病床上的老人,又点了下头,缓缓闭上眼睛,满意睡下。

今年1月6日,沧南与世长辞,此时湘潭大学正放寒假。2月中旬,新学期一开学,高玲玲就立即找到学校领导,要求尽快完成父亲遗愿。2月23日下午,高玲玲将父亲生前心心念念的3万元特殊党费,交给了组织。了却父亲遗愿后,她赶回家中,将这一消息,告知墙上的父亲。


最后一堂党课,来自老党员对信仰的忠贞


2022年,沧南的身体每况愈下,精气神也远不如从前,仅下半年就住了3次院。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伏清,还记得11月中旬去医院探望他时的情景。

平时,沧南称李伏清为“丫头”。得知“丫头”会来,沧南这天早早地穿戴整齐,端正地坐在床沿等待。一看到李伏清进来,他眼里闪着光,问道:“我今天的状态,怎么样?”

李伏清调皮地左右看看眼前的老爷子,点点头,说:“嗯,还不错嘛!”

这下,沧南可来了精神,挺直腰杆,说:“就是啊,我没什么病。”紧接着,又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给孩子们上两次党课。学生越多越好,学生多,讲课才来劲。”

李伏清没料到沧老会来这么一出,愣了一下,随即与高玲玲商量。确定沧老身体状况暂时平稳后,她立即与学校联系,将讲党课一事,安排妥当。

2022年11月19日,沧南记挂的这天,终于到了。他早早从病床上起来,由家人搀扶着,蹒跚来到住院部楼下。身旁,放着拐杖和轮椅。

不久,一辆小车停在沧南跟前,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彭文京,边下车边说道:“沧老,就知道您会提前等,我们特意早点赶到,结果还是比您晚了些。”沧南微微一笑,说:“没关系,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不能迟到,不能让孩子们等。”

最后一篇文稿,来自毛泽东思想研究者的坚守

沧南的书房很是紧凑,装书的柜子围在书桌和藤椅两旁,身后是一张木床。书桌上,摞着各种书籍和资料,只在正对窗的位置,留出一小块“空地”。记者凑近一看,一副老花眼镜,放在书堆上头,旁边还有几把高倍手持放大镜,镜片直径足有10多厘米,厚度近2厘米。“字看不太清,他就以为是放大镜不行,换了几把,其实是他的白内障,越发严重了。”高玲玲说,“他笑话自己是‘半个盲人’,还把这个称呼当作自己的笔名。手也抖得越发厉害,分把钟只写得个把字,还是歪歪斜斜的,学生逗他,说他写的是‘舞蹈体’。”这两年,沧南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没有停止对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研究。2021年至2022年,他分别以“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李达也是一位革命家”“论毛泽东反对‘和平演变’及其对党建的意义”为题,在专业期刊发表长篇论文,饱含着一名研究者对理论的探讨、对现实的思考。2023年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2022年3月,沧南开始构思写一篇关于毛主席的纪念文章。于是,他重新读起了《新民主主义论》,以及与其有关的部分论著。下半年,近万字论文——《论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伟大发展——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三十周年而作》完成初稿。

“直到住院的前几天,他还在对文章进行反复打磨与修改。”李伏清说,“老人家99岁高龄还在不停思索著书立说,作为后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奋进呢?”而这,也成了沧南坐了40多年“真理的冷板凳”后,写的最后一篇文稿。

灯塔如炬,赤子其魂

桂花窗前,竹藤椅上

灯光之下,静坐桌边读书备课写作

这个定格40多年的场景

镌刻在了许多人的心里

斯人虽已逝

这个画面、这份坚守、这种精神

却也成了

他们为之追寻的火炬、明灯

责任编辑:丁德凤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灯塔如炬 赤子其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