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西南交通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书写奋斗新篇

2021-12-11 11:52:03 西南交通大学新闻网

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室进行实验。鞠红伟 摄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图书馆。侯倩 摄

“西南交通大学将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政治任务,引领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历史自觉,扎根祖国大地创办一流大学。”11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这样说。

1964年,唐山铁道学院响应建设大三线的号召,开始整体搬迁至四川。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多年来,西南交大扎根四川,从单科性学院建设为多科性大学,从服务四个现代化到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学校走出了一条勇担时代使命之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师生,不忘初心,奋勇前进,把个人命运融入时代大潮,不断书写交大人赤诚的爱国情、报国志。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

三线建设时期,学校迁址四川峨眉,在乐山专区(今乐山市)拉开了西南交大扎根大西南的序幕。在大山里办学,如何培育出一流的轨道交通人才?

拓展学科门类,刻不容缓。刚搬迁到四川的西南交大学科单一、专业狭窄,为了培养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的人才,学校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恢复与创办了许多专业,使学科设置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趋势相适应。

开办新专业是不易的,学校上下一心,凭着一股子韧劲,陆续开设了理科、计算机、交通工程、材料工程、人文社科等专业。至20世纪90年代,西南交大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工、理、管、文结合的多科性格局。

迁校初期,教学资源远不像如今这般丰富。怎样给学生提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教师们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西南交大资深教授郭可詹,这位新中国成立初期从美国归来的博士、教授,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忘我工作。当时,郭可詹自己动手翻译国外教材,刻制蜡版,用油印机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学科中的一流知识。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学校派出赵善锐、靳藩、陈大鹏、沈志云等一批批师生走出国门,开阔眼界,想方设法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条件。

在全校上下的努力下,西南交大办学结出硕果。从峨嵋校区走出的毕业生中,有翟婉明、李树深、何华武、秦顺全、丁荣军等院士,也有马庭林、王争鸣、刘培硕、王玉泽、徐恭义等专家……

改革开放后,西南交大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阔步前进。1989年,西南交大在成都市金牛区扩建九里校区,开启了学校的“成都时代”。2004年,成都市郫都区犀浦校区正式启用。

西南交大深深扎根西南、服务祖国的光荣历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励着全校师生奋勇向前。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西南交大开展“星火汇”校企思政专项计划,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感受“一带一路”“交通强国”“高铁走出去”所展现的中国奇迹、中国智慧,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7月9日至28日,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的实践队伍走访交大峨眉校区、交大唐山园、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旧址、交大唐山研究院等地,采访交大知名校友,追寻交大历史脚步,探寻百年交通名校薪火相传的初心源头。

在交流采访中,老一辈交大人为团队成员真情讲述艰苦的求学经历。学校在125年的发展历程中,18次迁地更名,展现出“哪里需要就扎根哪里”的光荣传统。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践所获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为建设交通强国而努力奋斗。

在自主创新的大道上飞驰

2021年1月13日,中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西南交大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具备了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南交大启动磁浮研制。1997年获批“863计划”项目“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正式开展高温超导磁浮车的研制。从开始磁浮研制到高温超导磁浮车走出实验室、走上试验线,一转眼已历数十年。

“买别人的东西并非长久之计,只有研制出自己的东西,才能解决根本问题。”1984年,还是西南交大一名讲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清泉去日本验收供电远动装置设备,看到研究实力的差距,感受到国外专家的轻视,这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做出真正属于我国的供电远动装置!”年轻的钱清泉暗暗下定决心。他带着十多人的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用3年时间研制出牵引供电调度自动化多微机远动装置,填补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远动技术领域的空白,我国铁路电气化设备终于走上国产化之路。

谦逊低调、埋头苦干,是交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特质。西南交大教授沈志云提出的非线性轮轨蠕滑动计算理论,在国际上被称为“沈氏理论”,为高速列车大系统动力学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铁路运输工程领域唯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他被誉为“中国高速轮轨之父”。

20世纪80年代,沈志云敏锐地意识到,要更好地研究开发高速、重载铁路的新技术,就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在国家的支持下,他主持筹建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32年来,实验室开展了以高速、重载列车为核心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研究,现已成为我国高铁研发的核心平台,培育出一支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有力支撑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支撑,西南交大成立了高速铁路技术研究领导小组,集中了一批机械、电气、材料等学科的专家教授,在关键技术上下大力气、重点攻坚。

本硕博均在西南交大就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因深感中国铁路的落后而投身研究。瞄准复杂的车辆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问题,翟婉明大胆设想,深入研究,在国内外率先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让车辆与线路达到最佳匹配,被称为“翟模型”的这一理论广泛应用于铁路提速、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解决了一系列工程实际难题。

爱国报国、矢志不渝,“卡脖子”“硬骨头”在哪里,交大人就在哪里。正如西南交大党委书记王顺洪在给全校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时所说,广大师生校友共同书写了交大的成长史、交大的奋斗史和交大的辉煌史,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学校薪火相传而无私奉献的交大先贤,更不能辜负师生校友期盼的目光,要不断续写交大新的辉煌。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担当作为

2021年5月,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西南交大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正式开工建设。

此学院是西南交大联合成都市全面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部署,面向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发展新趋势、新场景和新业态的时代力作,也是西南交大125年建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新局之作。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让学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方面,更加清醒和自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西南交大大力培养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大家为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与国家共命运、同呼吸,是镌刻在交大人血脉中的基因。西南交大开展的科学研究从来不囿于实验室,而是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中,西南交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担任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西南交大教授戴虹带领团队攻克高原无缝钢轨焊接及施工技术,实现“千里青藏一根轨”;土木科研团队攻克浅埋冻土隧道进洞,冰岩光爆等技术难关;电气学院参与研发的“青藏线电力运营管理系统”,为青藏铁路电力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有力支持。

在京沪高铁建设中,几乎全线都有西南交大科研人员的身影,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方面进行突破。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无数交大人勇担时代使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

这种使命感还体现在:西南交大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打好“人才牌”“创新牌”“共享牌”,强化人才支持、科技支撑、资源融合,近年来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比率年均超过50%;结合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西南交大主动承担起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科建设的任务,21年来累计为西藏大学培训教师400余名,新建6个工科专业,建成6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开展科技界的“小岗村”改革,打破科技成果转化难坚冰,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属难题……

王顺洪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交大人将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担当作为,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作为,在服务川藏铁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担当作为,在服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担当作为,努力创办一流大学。

在时空对话中汲取榜样力量

【长镜头】

“作为学校办学历史上第一位革命烈士,马增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给我极大震撼。”在完成“榜样·交大青年说”系列视频(马增玉篇)录制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2020级学生姚颖明感慨地说,“我相信,这样的精神定能鼓舞奋斗路上的青年一代,我也衷心希望通过视频,能让大家领会到马增玉烈士身上的优秀品质,并将这样的精神发扬光大!”

创建于1896年的西南交通大学,有着光荣的红色基因。马增玉是学校1926级学生,因组织革命活动而被军阀逮捕,随后英勇就义。

1922年,西南交大有了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田玉珍。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中,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西南交大师生的身影,涌现出马增玉、武胡景、杨潮、李特、刘文华等革命烈士,还有茅以升、竺可桢、姚桐斌、曹建猷等爱国科学家。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南交大党委宣传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2021年4月启动的“榜样·交大青年说”系列视频制作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前期论证和比对,学校最终确定了12位杰出校友代表作为榜样人物,讲述人是各学院遴选出的优秀学生代表。为了讲好故事,同学们组成了创作团队,从入党初心、奋斗历程、重要贡献、感人事迹、真实感悟等方面入手,用“文物切入”“照片记忆”“书信朗读”等形式,以青年人的视角、用青年人的语言,生动讲述榜样的故事。

马增玉牺牲时,年仅21岁。制作团队克服困难,经过资料搜集和整理,基本掌握了马增玉在天津参加革命活动并英勇牺牲的资料。利兹学院2018级学生陈一宁执笔,形成了1200多字的文稿,后又结合拍摄需要几经修改、反复打磨,最终形成了700多字的讲述稿。主播姚颖明既没有播音和表演的特长,也没有视频拍摄录制经验,但他反复练习,最终在视频中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12位榜样人物视频已全部完成制作,在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强国号、人民号、抖音号等全媒体矩阵同步发布,引起强烈反响。

参与组织材料和视频讲述的师生纷纷表示:“这个过程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前辈榜样的生动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汲取信仰的力量,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红色基因是西南交大宝贵的精神财富。”西南交大党委书记王顺洪说,我们将持续深入发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创新学习方式,讲好党史故事,厚植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激发师生团结奋进的力量。

用初心使命铸就精神高地

讲述人:西南交通大学川藏铁路建设博士服务团成员、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生 肖典 

【一线讲述】

2021年7月22日,我随西南交通大学川藏铁路建设博士服务团奔赴西藏,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工作。这是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项社会实践项目,被共青团中央立项为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全国重点项目。身为其中一员,我倍感自豪。

我们走访了西藏地勘局、西藏交通勘察设计院,拜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等川藏铁路建设相关领域专家,实地调研了关键桥隧等控制性工程,并就各自的专业背景与勘察、设计、施工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严谨科学的施工流程、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两路”精神。围绕博士服务团成员的科研成果如何落地、川藏铁路建设中一线技术人员面临怎样的潜在科学难题等话题,双方进行深入交流。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川藏铁路凝结了无数建设者的智慧成果。在与施工方的座谈会上,我们见到了西南交大2016届毕业生、学校最高荣誉“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王帅帅。作为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他,博士毕业后选择进入施工企业,从基层做起,投身到川藏铁路的一线建设中。他没有被艰苦环境、恶劣气候吓退,反而因能参与到这一伟大的世纪工程而自豪不已。

通过本次调研走访,博士服务团全员都明确了各自的研究方向,也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力所能及地为施工方提供理论帮助,坚定了攻克难关、助力川藏铁路建设的决心。我在西南交大教授赵晓彦的带领下,将研究重心聚焦到高原冻融环境下的岩石劣化机理研究。

如何将研究课题和铁路实际建设结合起来?我认为,实践才能得真知。

我曾长期在青藏高原及周缘从事地质资源调查与研究工作。在野外工作中,时常会遇到道路受地质灾害影响而受阻的情况,有些村落道路在雨季甚至处于中断状态,生活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等方式运送,群众的生活出行非常不便。这些地方的路虽然修通了,但在地质灾害防范治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向优秀前辈校友学习,不怕辛苦,努力在课题中学习进步,争取形成有用成果,在中国轨道交通现代化的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

来源:光明日报12月9日第5版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2/09/nw.D110000gmrb_20211209_1-05.htm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