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光盘、酒曲和中国草帽——一位农学教授的援非行李箱

2020-05-28 15:15:12 新华社

9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海江波也开启了他15年来的第24次援助非洲的工作旅程。这次的目的地是莫桑比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他还将去埃及、摩洛哥和厄立特里亚。

在位于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办公室,海江波正在收拾行李箱,这一去,他将离别家人数月。在他的行李箱中,绝大多数空间都被十几种农业种子、栽培教学影像光盘、酒曲等物品占领,最独特的,是一顶中国的草帽。海江波介绍说,草帽在非洲最实用,既能防紫外线,又能让非洲友人签名。

海江波说,要在退休之前争取走遍非洲,把陕西杨凌在旱作农业上的探索和经验分享给全非洲,让中国草帽上签名满满。

1.jpg

海江波展示自己即将带往莫桑比克的中国草帽

今年52岁的海江波,足迹已经遍及非洲11个国家。他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1位同仁一起,在农学、园艺、水建、食品、机电、林学、经济管理等领域传授中国已经实践并取得的丰富经验,努力解决多数非洲国家面临的粮食问题。

有意思的是,海江波的行李中,还有陕西特有食品凉皮的制作工具“锣锣”。他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可以解决自己出差在外对家乡食物的想念,也有非洲当地水稻种植后谷物转化的实践需要。

除了摊煎饼、做凉皮,海江波此行将带去耐贫瘠、抗病虫害、适宜当地种植的良种,去莫桑比克解决两万亩水稻种植、增产和示范的科学难题。在增产丰收的同时,一些新的食品食用和加工方式也开始通过他们得到传播,如何教当地农民用酒曲制作受到当地人青睐的低度米酒,也是海江波将中国酒曲纳入行李中的原因。

2.jpg

海江波在家中整理自己前往莫桑比克所带的行李箱。

“长期以来,非洲居民种植多数是经济作物,缺乏种植栽培粮食作物的经验和方法。我们长期扎根中国西北旱区,扎根土地贫瘠的农村,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突破简单实用,培育的农作物品种抗逆性效果好,完全符合非洲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海江波说,“我们愿意和非洲兄弟分享这些技术,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在喀麦隆,水稻是当地进口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可那里却长期没有自主栽培水稻的习惯。海江波团队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水稻栽植技术进行集成研究,有针对性地测土配方施肥,全力防控虫害鸟害,最终在当地近两公顷的示范田和展示田上,创造了每公顷7吨的产量。

3.jpg

海江波在办公室整理即将带往莫桑比克的豇豆种子。

在贝宁耕作旱地玉米,以学校强大的科研力量为依托,海江波团队不仅改良了当地盐碱地,还通过改良中国的两个玉米品种包叶性状,成功地帮助玉米果实挡住了当地海水和雨水的侵蚀,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

非洲一些地区条件较为艰苦,海江波就把教授农业技术的中文视频刻录成光盘,拿到当地播放。

“有些农技是我校科研团队最新的攻关成果,甚至没有英文版视频,我就得边播边翻译,反复解释。”海江波说。

海江波的卢旺达籍学生赵天成说,海老师是真正把他的科研论文写在了非洲人的心里和非洲的土地上。

4.jpg

海江波在实验室给卢旺达留学生赵天成(中文名)布置作业。

“我和同事们都认为,去条件相对艰苦的非洲做农业推广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这个共同的难题,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海江波说。

在清查了一遍行李过后,海江波临走前又将豇豆种子和一些蔬菜园艺种子装了起来,他准备为非洲的试验田丰富农作物种类,健全农业生态体系。同时,他希望利用豇豆玉米间育的方法,增加粮食产量。

“现在正是中国和非洲人民携手互惠共赢、增进人类福祉的好时候,我们不能也不应辜负这样的好时代。”海江波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将继续为支持非洲的发展而努力!”(图片均为新华社记者李一博 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转载了新华社关于支部书记海江波援非事迹的报道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