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校庆黄藤校长致辞:三十载求索创新 再奋斗百年名校

2022-05-23 10:59:57

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元亨利贞乾坤阔,三十而立信至诚。今天,是一个属于全体外事人的盛大节日,是一个属于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的美好时刻。思圣塔下,鱼化湖旁;壬寅初夏,桃李芬芳。西安外事学院这棵参天大树,已经镌刻上了第30个年轮。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里,尽管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许多校友无法返回母校重温记忆,许多领导和朋友们也难以亲临校园聚首重逢,但是,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借助于互联网的云端,心手相牵,山水相连,时空联通,共襄盛会,隆重庆祝西安外事学院三十周年华诞。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同学们、校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借此机会,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一批“爱岗敬业、感恩奉献”的先进个人,他们担当作为,成绩优异,为育人教书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鱼化龙”精神。我们还有很多的领导干部,他们自己模范带头,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堪当楷模,但是他们在荣誉面前谦虚让贤,甘做人梯,主动为基层一线同志服务,也一样应该得到表扬。在此,我也向所有为西安外事学院的发展、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

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西安外事学院建校30年来,立足于对世界教育和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不断求索创新,思考实践,形成了我们独具特色的正蒙通识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和治理保障三大体系,取得了很多个“第一”,谱写了勇立潮头、臻于一流的壮丽篇章。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建立了以正蒙通识教育为核心的育人体系

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思想的形成、世界观的培养上,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明道、修身、利他、共荣”为主旨,建立正蒙通识教育,注重人格养成,一心一意培养身心健康、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具有民族根基、人文修养、国际视野和服务社会的雅乐之人。

——2014年,我们成立“七方书院”,以“汇南北之气,凝东西之髓,顺乾坤之理,成雅乐之人”的育人理念,推动全校开展通识教育,强化学生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2015年,我们在学生管理上实施改革,第一个在民办高校中推行“学院+书院”育人模式,融合教学体系和学生管理体系,建立了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7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来校考察时对此高度肯定。他说,西安外事学院将传统的与现代的,中国的和外国的在陕西这块土地上有效的融合起来, “东西南北天地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人,东西南北传道同,立德树人是根本。2018年,我们持续推进书院建设,成立正蒙书院,与各学院对应下设五个分院,辅导员驻书院、正蒙导师进书院,学生课上课下贯通,“教、管、育、服”融合一体,再次受到教育部关注,2019年被列为首批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

——我们持续丰富完善通识教育内容。2016年,开设古琴专业,建设了以涵盖古琴、编钟等古乐器的演、藏、研、学、制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在全校师生中普及古琴文化。2018年,构建了以“礼”“乐”为根的通识教育体系,开设了以“关学与人文修养”、“古琴与音乐修养”为主线的百余门通识课程,设置以琴、棋、书、画、诗、乐、茶等中华优秀传统国粹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2020年,我们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了实体建制的老子学院,更好地融合通识教育的教师、教材和课程体系,用传统文化、技艺熏陶培养学生,把正蒙通识教育融入到学生人格养成和幸福成长的体验中。至此,具有外事特色的以正蒙通识教育为核心的人格养成体系完整形成。

—我们始终坚持不懈传承与创新优秀文化,浸润人格养成。学校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传统文化研究所,开展传统文化研究。2018年,成立了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举办高峰论坛,开展本原文化、阳明心学、关学等一系列文化研讨,为学校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提供了丰沛的源头活水。我们“处鱼化龙之地,为鱼化龙之事,寄鱼化龙之望”,创造性地构建了以“多元集纳、自强创新”“明道、修身、利他、共荣”为核心的“鱼化龙”精神,已经成为学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外事人自强不息,豪迈奋进。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我们始终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按照就业、创业、升学和出国留学,进行分方向培养,因人而育,因材施教。

——我们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我们的办学层次从最初的自学考试助学教育、学历文凭教育,发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到如今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71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工学、农学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国际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三大办学特色。

——我们把国际化作为学校首要的办学特色,让学生广泛接受国际化教育。1999年,我们与澳大利亚的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开启了国际化教育的开端,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举办国际合作学历教育,这在陕西民办高校中是首家。通过这些年来的校际交流,我们平均每年接收并培养海外留学生300余名,输送实习生、交换生、留学生近400名;至今已先后培养了来自49个国家的3200余名留学生,与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2所院校和机构签署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协议,获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我们还与国外知名大学密切合作,开展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目前在培的博士、硕士已达73名;和15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及机构共建“一带一路汉语教师培养基地”,把有外语特长的学生培养为国际汉语教师,80%的国际汉语教师均被国家汉办选拔轮流到国外教学,得到广泛好评。

——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开展普惠式创新创业教育。2009年5月22日,我们第一个设立了成建制的创业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使用自编教材,在全校的教学计划中列入了36学时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建立创业园区,设立创业基金,成为陕西省培训和孵化基地。2016年,在教育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评比中,我们从众多实力雄厚的公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是整个西北地区唯一当选高校,成为学校和我省的荣耀。

——2015年,我们第一个在民办高校中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借鉴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熟经验,建立选课制、小学期制,实行就业、创业、升学、出国留学分类培养,贯通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实践等,把以生为本、发展个性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取得了良好的育才效果。2018年,我们首批入选陕西省“一流学院”,10个专业入列“一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其中有很多是优秀的管理者和一线工作者、创业者、考研佼佼者,还有省级、国家级的模范和演艺的冠军、知名的企业家、大国工匠等。

——我们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平台。开设了100余个兴趣社团,涵盖传统文化、体育运动、国际交流、学术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诸多方面,满足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成立西安外事学院古乐团,在国内外巡演百余场,节目在央视播出。成立话剧团,创编话剧《白鹿原》,在全国13个省市公演近百场,“以演代教”创新了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建立了完善高效的治理保障体系

——我们建设了一所教育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校园。西安外事学院1992年建校,先后经历了三次飞跃,四次搬迁,五次并校。学校的主校区从西安的友谊路起步,先后搬迁到陵园路、红庙坡、三桥,最终定格在鱼化寨。学校的办学条件,从租赁三间教室开始,逐步自建校舍,完善条件。1996年,在没有任何可参照的新校区建设样板的情况下,我们是省内第一个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校园的民办大学。我们又先后新建和改扩建了图书馆、体育馆、仰信听、科技楼、学生公寓楼、鱼化剧场等。如今校园占地面积2426亩,建筑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环境优美,既有古典园林特点,又有欧式风格,体现出优美典雅的建筑风尚。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治理体系。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从创新体制入手,实施大部制改革,实行“双向三层位”党政全面融合,优化了治理结构,提升了治理效率。2016年,我们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8年,我们获评首批全国党建示范高校,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大学并列入选,在西北地区所有高校和全国民办大学中,是唯一获评的高校。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保障体系。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监督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加强监事会职能,成立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督导办公室,督导“学院+书院”育人模式和正蒙导师育人机制的实施落实;强化教育教学研究与督导中心工作职能,常态化开展教学督导和评估,实行教学质量监控闭环管理。七方教育研究院发挥智库作用,为监督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形成了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理论支撑的完善的监督保障体系。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勇于担当为社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我们深刻认识到,一所民办学校,只有把自身的发展与党的期望、国家的需要、人民群众和学生家长的期待联系在一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真诚求理解,以贡献求支持,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戴,学校才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2002年,我们免费招收了1200余名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免收学费等总计超过千万元,并为全部学生落实就业岗位,实施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温暖工程”,被中华职业教育总社作为典型案例汇报到联合国有关机构,得到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的赞许。

——学校曾经先后五次,在一些兄弟民办院校出现办学危机、学生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免费接收这些学生。2006年,一个学校违规招收了1700多名学生,1300多万元学费不能追回。在学生围堵政府、社会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西安外事学院挺身而出,无条件、全免费接收了这批学生,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政府分了忧,为学生和家长解了难,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2021年底,学校在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紧急承接了研究生考试组考任务,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不讲条件,建立了硬隔离的“考试区”,圆满完成2582名考生8533人次的考试组织工作,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媒体一致赞誉,省教育厅专门发函表示感谢。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脱贫攻坚,开展“两联一包”,实施“双百工程”,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培训中小学教师2700余人次,建设800亩苹果种植示范区,实施电商精准扶贫,提供县域产业规划支撑等,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我们在国家和我省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累计捐款捐物和资助帮扶贫困学生达8千余万元。我们虽然是一所学校,本身也是需要别人帮扶的社会公益事业,但是,我们义不容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让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和谐,让人间充满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回首过去的三十年:

——我们建成了一所能够接纳三万余名学子的现代化大学,创办了一所为政府和社会高度认可的民办大学,为我国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满足了广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多样性需求,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解决了二十余万名青年学生的入学和就业问题,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消除贫困,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们直接和间接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社会增加了二十几亿元的教育资产,每年学生在西安直接消费四亿多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我们的贡献;

——我们致力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的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为新时代党建引领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和成功案例。

——我们传承发展优秀文化,探索研究世界本原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互鉴,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和人类生活的福祉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西安外事学院三十年来的建设成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智慧,饱含着外事人的心血和汗水,汇聚着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历史将永远铭记这美好的一切!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为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感谢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民政厅、科技厅、人社厅等业务部门,给予的关心关怀和指导;感谢属地高新区、雁塔区及鱼化街办、漳浒街办和周边各村组社区,给予了学校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各新闻媒体、金融单位、建设单位,多年来也一直关心支持着学校的建设发展。我们还要感谢各兄弟院校,和海内外的新老朋友,是你们的宝贵经验和支持帮助,使学校如沐春风,奋力前行。

我还要特别感谢所有的教职员工,包括历任的领导和那些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撒播心血和汗水的同志们,正是有了你们的不懈奋斗,无私奉献,才成就了学校今日的辉煌!我要再次感谢全体校友们,你们立足岗位、奉献社会,心系母校,为母校的建设慷慨解囊、无私捐赠,为母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合作参与人才培养,为学弟学妹提供就业岗位等,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和贡献。你们像耀眼的明星闪亮在母校美丽的天空,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你们是母校的光荣和骄傲!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所有为母校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校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你们!

三十载求索创新,再奋斗百年名校。基于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基于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与期许,基于全体外事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展望未来,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建设一所国际化、应用型、综合性、高水平民办大学,保持本科学生在2万人左右的规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开展硕博研究生教育。我们期待发展到有3到5个博士专业、15个左右的硕士专业, 5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基本涵盖理、工、文、医、商、艺、农、教8大学科门类。我们立足陕西,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培养个性特质鲜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将以追赶超越、只争朝夕的精神,不忘初心,埋头实干,争创一流,继续朝着“创百年名校”的宏伟目标,昂首迈进,奋发前行。

——面向未来,我们要立足一流的人才质量,扎实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将一如既往,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始终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多元化协同育人,持续强化人格养成和个性化培养,以“明道、修身、利他、共荣”为主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就学生大写的人生。

——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一流的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我们将持续引聚高端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促进协同创新,实现更多“从 0 到 1”的突破,“从1到无穷”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把重大应用性研究项目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打造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促进研究成果向应用领域推广。

——面向未来,我们要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西安外事学院立足三秦大地,生于斯,长于斯,荣于斯。我们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责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我们要建设开放性大学校园,成为区域人才培养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健康运动中心和图书信息中心,全方位、多层次为高新区、西安市乃至我省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产业服务。

——面向未来,我们要实施一流的文化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和文化推广的典范。我们将持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发挥国家级传承基地的示范推广作用。我们将坚持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培育、发展和完善“鱼化龙”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价值导向、人格养成和品德涵养方面的突出功效。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师生中,弘扬“爱岗敬业、感恩奉献”,践行“明道、修身、利他、共荣”,为“创百年名校”提供丰沛的精神支持和强大的内生动力。

——面向未来,我们要开展一流的国际交流,形成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特色,是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发展战略。我们要以国际化的视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开拓海外学习中心及合作机构,进一步打造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显著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外事的昨天,已写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册上;外事的今天,正在全体外事人手中创造;外事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因为,我们为之而奋斗的是一项与人类共存亡的伟大事业。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我们的信念。我们的路标永远是指向前方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外事人的精神,是坚定勇毅、奋发图强的基因;外事人的胸怀,是“纳百川以为海,集众物方成龙”的广博。站在建校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面向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无论是岁月磨砺、风雨兼程,还是云卷云舒、时光流逝,我们坚信,经过一代又一代外事人坚韧不拔的奋斗,我们今天所描画的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定会矗立在中国的大地上;光明美好的“外事梦”,一定会在未来实现!

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身体健康,事业辉煌;祝各位校友家庭幸福,前程似锦;祝老师们、同学们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杨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元亨利贞乾坤阔,三十而立信至诚。今天,是一个属于全体外事人的盛大节日,是一个属于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的美好时刻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