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施秉银—“医者有仁术,更要有仁心”

2021-05-12 14:54:24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他率先垂范,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从医多年来,他始终把病人利益摆在第一位,牵头实施西北地区慢病防控重大专项,为研制人类甲亢疫苗艰辛探索。“医者有仁术,更要有仁心。”他时刻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信念。他就是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


1959年,施秉银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期亲历家乡缺医少药的状况,让他在心里埋下了要当医生治病救人的种子。1977年,施秉银参加高考,志愿填的全都是医学院校。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原北京医学院,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1983年大学毕业后,施秉银被分配到原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西安交大一附院),从此踏上了作为一名医生坚守一线、救死扶伤的道路。

“从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应该如何做一名好医生!”施秉银带的研究生伍丽萍说:“老师在内分泌领域名气大,全国各地很多患者慕名而来,网上预约的专家号往往一分钟就被抢完了。为了让更多患者得到医治,从2006年开始,施秉银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网络为患者义务问诊。如今他微博、微信上的粉丝已达数万人。10多年来,他无怨无悔为数十万患者免费线上看病。”

“坚持公益性,让更多患者能看病、看好病、好看病是我们共同努力且始终不变的办院目标。”这是作为院长的施秉银经常说的一句话。在他的主导下,西安交大一附院连续6年向基层医院派驻专家11批110人次,对口支援洛南县、山阳县、丹凤县等地的县级医院,与安康市平利县开展“两联一包”对口支援和扶贫帮困工作,定点帮扶蓝田县葛牌镇大梨园村和云南省施甸县、陇川县。

今年疫情暴发后,施秉银每天奔波在医院各处,指挥部署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一夜之间将感染楼改造成发热门诊和留观治疗病房;组建以呼吸、传染、重症、感控、影像、检验等领域专家为主的专家组;制定防控方案,组织全员培训,确保院内零感染;开通“智慧好医院”网上免费发热咨询……他身先士卒,深入隔离病房查房,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治疗情况等,并鼓励患者:“新冠肺炎疫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和失去信心,只要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就一定能够康复。”

全国人民心系武汉之时,施秉银更是对武汉人民的安危牵肠挂肚。2月4日,他接到国家卫健委驰援武汉的命令,出征前他动情地说:“早去一点,就可以早一点投入一线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我们不仅要参与临床救治,更要为国家提供疫情防控的方案和建议。”

医疗队到达武汉后,施秉银牵头组建了降低患者病亡率小组,建立危重病例每日讨论机制,实施“一人一策”;集合多学科力量,组织多专家远程会诊;按病情轻重缓急对患者分类,动态调配医护人员,保证最强力量救治最重病人。从2月4日到3月31日,施秉银带领全体队员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了56天。回西安后,在集中隔离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施秉银就又投入医院的工作中,他说:“医院有很多工作要干,不能耽误。”

从日常每一次的细心诊治到重大挑战下的挺身而出,从医多年的施秉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用生命诠释着医者仁心的使命与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从医多年的施秉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用生命诠释着医者仁心的使命与担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