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楚天都市报》以《拥抱“互联网+” 高校党建更鲜活》为题,对我校党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该文以人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为例,讲述我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报道原文如下:
3月21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人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的微信公众号“支部好样子”更新,按惯例,一条是支部党员教师讲述的“我与学生相处的事儿”微故事,一条是支部党员诵读的党章作品《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节选)》和朗诵微感悟,一条是理论学习。
该支部正在创建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其“互联网+党建”创建思路正是学校所坚持的——为适应中青年党员增多、社会节奏加快的新时代,自带“互联网+”基因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开始创建更亲切、更鲜活、更高效的党建工作模式。
(武软党员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文化沙龙)
一、引入游戏型APP 变“分工作”为“抢任务”
武软人文学院即将迎来自己原创的党建APP。今后,党员们点点手机,就可以抢“任务”,也可以上传成果领积分。
“党支部对党员的要求应立足于上级要求、本职岗位、身份实际,且具体简单明了,大家有章可循,更能全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在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工作业绩、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五方面各赋分20分,引导大家多做‘加分项’。接着我们再把‘分工作’转换为‘抢任务’,鼓励老师领任务、兑积分,我们做好记录。试行了一段时间,效果很好,支部发布的任务总是很快被抢完。”武软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扬说。
发现这种发任务、抢任务、得积分的形式很像游戏,该学院又主持开发了党建APP,通过引入即时反馈机制,大家能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被认可,也可以感受你追我赶的氛围。
党员们笑说,这种积分引导方式不错,把诸如休息日监考、多带课多指导学生比赛、参加志愿活动等变成需要抢的任务也很有意思,去年,数学建模团队包揽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赛6个一等奖,“不知道今后任务会不会更难抢?”
二、巧用新媒体传播把党建“作业”变“作品”
在党建工作中活用新技术新平台,还需要巧劲儿。
武软人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办的微信号“支部好样子”里便藏着许多小心机:微故事专栏发党员教师的“我与学生相处的事儿”系列,也发师生的抗疫小故事;微朗诵专栏发老师们的党章片段诵读,并附上诵读感悟。
“我们为常规操作增加了互动感,把作业变成了作品。比如,老师要呈现一段1分多钟的党章朗诵,准备时就要读、录十多遍,做到尽善尽美。在打磨录音的过程中,他们读和写出了心潮澎湃,还牢牢记住了党章。”该支部书记杨树清说。
支部党员、心理教研室老师杨晶晶写下了微故事《帮着“小风”去追风》,讲述她参加学校开展的“五帮五促”联系学生工作,坚持陪伴、帮助家境贫困、学业落后的学生小风,使他在学业上迎头赶上,还鼓励他参加心理剧微电影大赛获奖。“每位老师都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写的时候一气呵成,发表后也收获好评。”她说。
人文学院党员陈薇说,党组织的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学院副院长王九程先写了一篇作为示例,明确了“一事一讲”“故事真实接地气、情节有起伏、文字可口语化”等要求,大家看后,都说不难。如今,有人写自己如何帮扶学生,有人写自己怎么指导学生参赛,平凡的故事带来了许多感动。
三、新招能解老问题成绩斐然多点开花
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这样的亮点已处处可见:为解决支部主题党日参与度不够深不够广的老问题,有的党支部引进“网课”形式,每名党员需“预习” 、签到、写高质量留言等,耗时少效率却更高了;为帮助开放大学学生开展党建活动,试点了网上党支部……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马蜂介绍,该校积极推动“互联网+党建”融合发展,将其应用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培育、建设示范党支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等工作中,取得不少成果。仅2020年,该校就评选红旗党支部6个,先进党支部8个;评选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优秀案例9个,其中计算机学院党总支“结合专业建阵地,价值引领育新人”和人文学院党总支“聚焦‘五心靶点’,建成‘六好支部’”2个案例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优秀案例;完成并提交第二批全国样板党支部中期建设报告;深化“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