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驻院研究员:发挥余热,促进人文社科繁荣繁荣

发布时间:2021-05-19 10:01:36

实习生:郑佩林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制度自2018年实施以来,积极选聘校内外知名退休学者补充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有效发挥驻院研究员在传承学术事业,培养青年人才、发挥价值引领,营造良好学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繁荣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推进人才强校,加强队伍建设

2018年3月,武汉大学聘任了首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石云霞、李维武、吴俊培、陈望衡、郑传寅、胡昌平、段德智、梅荣政、麻天祥、简新华、颜鹏飞(按姓氏笔画排序)11名专家学者受聘。

“一流的大学,就应该有一流的大师,大学之大,就是大师之大。”校长窦贤康指出,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大多产出于科学家相对年轻的时间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的学术积淀,需要一代代学者为之努力。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引进工作上成效突出,但在注重引进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校内知名专家学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道德价值和学风引领方面的作用,双管齐下,助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梅荣政表示,学校聘请人文社科驻院研究员的举措,具有深远意义。“这是繁荣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促进发展学科理论研究,创新顶层设计的一个大手笔。”

据悉,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制度,是学校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面向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取得较大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并对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进行遴选。研究员在驻院研究期间,继续完成所承担的重大项目,编撰、出版高水平学术成果,指导青年团队开展学术研究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已聘任校内外25位知名专家学者。目前,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已完成遴选。这不仅是对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响应,也符合我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流师资团队的要求。

积极发挥余热,收获累累硕果

4月22日,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第四批驻院研究员评审暨首届驻院研究员聘期考核会议举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等9位专家听取了11位首届驻院研究员聘期学术成果的汇报,并对相关材料进行审阅。

自受聘以来,首届11位驻院研究员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7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余项。其中多位研究员研究成果斩获重要奖项。陈望衡《文明前的“文明”--中华史前审美意识研究》、吴俊培《我国公共财政风险评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李维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型》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此外,他主持的MOOC课程《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201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教育部2019年1月颁发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证书》。

陈望衡《文明前的“文明”》(人民出版社)对史前文明中包含的审美意味进行了巧妙挖掘和精彩赏析。相关专家对该书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该书通过对材料、角度的合理选择、精准把握,实现了对重点问题的深入研究,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中国美学史》与国际著名出版社劳特里奇出版社签了出版合同;段德智译著《神学大全》《神正论》《莱布尼茨自然哲学文集》《莱布尼茨早期形而上学文集》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莱布尼茨自哲学文集》入选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举要;

简新华的研究报告《“十四五”规划时期国家着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考和建议》作为“十四五”规划建议上交,得到国务院领导和全国政协领导的批示与肯定,系列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获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梅荣政负责编撰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填补国内整体性视角马克思主义理论辞书空白。《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作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双一流”建设和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学术基础,为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经验积累;颜鹏飞作为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编撰的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署出版,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学校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做出了杰出贡献。

驻院研究期间,研究员们还就热点问题积极发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数十篇,参加各类研究课题开题论证,指导学校青年学术创新团队20余支,作各类学术讲座和报告100多场。

方卿表示,在过去三年内,首批驻院研究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收获了丰硕成果,极大增强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与竞争优势。

“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业,一生的追求,也是最大的生活乐趣。”教授们感慨,“虽然聘期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学术研究之路没有结束,我们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没有结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岗位工作可以退休,发挥余热却没有终点。已退休的专家学者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他们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将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让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更加壮大,让珞珈山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之林更加繁盛。

(供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付晓歌)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武汉大学聘任了首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制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