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政工作以育人为重点,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功立业。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育人工作中的“三全育人”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目前存在问题的剖析,总结高校教工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建育人工程”带领党员和教师在育人中取得的成果,提出今后深入开展让教工党建融入育人工作的思路,使其成为实现“全员育人”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关键词】高校 思政工作 问题 全员育人 党建育人工程
2017年12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召开加强和改进 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 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开创新时代 工作新局面,教育部随后下发《 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主要内容就是高校的育人工作。近期,教育部又提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建设方案,自此,高校育人工作进入了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的时期,高校思政工作者们也在加大对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研究力度。
高校“三全育人”已经提出多年,各高校也都进行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实践和探索,但育人永无止境,对“三全育人”的研究实践,还远远没有达到高的水平,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三全育人”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值得高校思政工作人员向更深层次探究,向更广维度拓展。加强对“三全育人”的研究,推进“三全育人”实践,提高育人成效,使高校育人工作“务实创新上水平”,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使命责任。
本文就“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进行研究,着重就党建与育人相结合搭建“全员育人”平台的探索,开展研究、提出思路、指导实践。
一、“全员育人”的现状与问题
本人有着多年学生工作和院系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经验,参与研究和实践“全员育人”的工作,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经验做法和规范制度,在育人实践中不断强化“大思政”理念,凝聚育人合力,打造了“党建育人工程”,通过各基层党组织牵头,形成学院党务工作队伍、专兼辅导职员队伍、班主任、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学生家长以及教育实践基地等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在工作实践中,我感到,目前高校的“全员育人”现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
1.缺乏平台:在我们以往的育人工作实践中,“全员育人”的真正实现难度是比较大的。习惯思维往往把“育人”工作与辅导员工作等同起来,与党务工作等同起来,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同起来,真正教师们的参与并不多,有的教师想做些育人的工作,但不知道怎么参与进来,缺乏参与平台。
2.教师热情:学院党组织承担着育人的直接责任。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多,专兼职思政工作队伍人数有限,工作力量往往达不到。虽然教学工作也是育人工作的一部分,但仅仅课堂授课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求,而专业教师参与育人方面的工作热情不高,一般教师们只管上课,不太关注育人工作,育人与教学科研任务相比往往排在后面的位置,因此,教工党组织、党员、教师参与育人工作很有限。
3.专业需求:在专业教育方面,学生面临着专业学什么、将来能做什么的疑问,而专职思政工作人员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尽相同,要解决学生专业认识等方面的问题,必须有专业教师参与。可以说,教师参与育人工作,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目前的专业教育还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二、问题的原因与分析
“全员育人”工作中的问题,在高等院校是长期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
1.观念问题:虽然长期以来高校一直倡导“全员育人”的理念,但教师和一些管理人员固有的观念认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就算完成任务,对育人的工作使命与责任认识不高。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认为,育人工作是思政工作人员的事情,与教师的关系不大,造成了全员育人的工作难以落实。
2.管理问题:其一,全员育人的工作没有很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和规范制度,使这项工作难以规范有效地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位领导人的工作热情。其二,从管理机制上,就目前的教育模式,低年级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课,任课教师不是本学院、本专业的教师,难以负起育人责任,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很少,他们对专业认知的关键期缺乏专业教师的引导,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到了高年级,教师随着担任课程接触到学生,有些承担专业课的教授要到四年级才有授课机会,造成对学生的专业引领的缺失。
3.考评问题: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等,客观上还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个人发展,轻人才培养的现象,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都比较重,没有精力或不愿意把更多精力用在育人工作中。
4.平台问题:全员育人缺乏实实在在的平台和载体来实现,有些教师也想为育人工作做些事情,但是缺乏载体,没有好的渠道,无从下手,学生工作人员与教师的沟通也不够,信息传递不及时,相互的需求不能及时了解和弥补。
三、目前的思考与实践
目前对育人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必须找到好的平台和好的方法,让教师参与“全员育人”有热情,有渠道,有载体,有规划,有考核,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参与又规范参与的重要工作。
在育人实践中,笔者组织策划了学院的“党建育人工程”,针对育人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如何发挥教师的育人参与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针对教师参与育人工作没有渠道,而教工党支部活动又没有好的主题和内容的问题,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并下决心将这项工作不断摸索深入、建立规范,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成为实现“全员育人”的好的载体。
党支部的优化调整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进行的就是将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均按本科专业进行设置,以利于在专业教育等育人工作中开展工作。
目前已经进行的教工党支部带领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教师与学生集体见面会;开展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前景与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等宣讲全方位、多角度解答了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专业教师增强了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参与育人工作的平台,建立起了党建工作融入“育人”过程的思政工作新模式。
四、工作对策与研究
笔者作为学院党委书记,负责了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院系的申报并已经通过天津市的评审,报教育部审批。其中在“全员育人”改革部分,也有了比较详尽的思考与设计。
1.研究重点
图示为教育部“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院系申报材料中对“全员育人”改革的工作路线图。
本文着重阐述通过党建与育人相结合实施“党建育人工程”的工作思路与构想。
2.基本思路
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靠的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
研究基本思路是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带领教职员工,通过“党建育人工程”,统筹学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实现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凝练工作规范,使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实现“全员育人”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3.主要对策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党建在育人中的作用的研究和实践,继续实施和不断完善“党建育人工程”,建立工作规范,搭建好“全员育人”的平台载体:
(1)加强对党员和全体教师的思想教育,使“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使命”的理念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思想认识和自觉行动。
(2)专业教工党支部的工作任务中,将“育人”工作列为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教工党支部作为“全员育人”的领头者。
(3)教工党支部在“五好”党支部建设中,把考核“发挥作用好”指标,与育人效果结合起来。
(4)教工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把学生专业认识、专业思想、专业教育列为重要工作内容,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个阶段的专业教育建立规范。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工党支部组织开展学生的专业认识、培养计划的宣讲、低年级学生与专业教师的师生见面会、科技项目宣讲、考研指导宣讲、各阶段课程学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宣讲、毕业生座谈会、就业指导讲座等。
(5)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建工作打通,参与学生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承担学生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的工作,以弥补学生党员流动性大、正式党员少、缺乏党建工作经验等不足。
(6)通过“创最佳党日活动”,精心设计育人活动,多种形式开展育人工作,指导各专业教师党支部建立“党日活动”规范内容,如每年6月份的毕业生主题;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主题;每年4月份,组织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的专业培养计划宣讲会;每年12月组织的毕业设计指导宣讲、每学期末的选课指导及课程设计宣讲会等。
(7)教工党支部参与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承担科技立项、创新项目指导等,形成一支教工党支部牵头,党员为主的指导教师队伍。
(8)在党员考核、教师考核晋级等方面,提高育人工作的权重比例,使育人工作成为教师必须完成好的重点工作任务。
以上工作构想的真正实现一定会有难度,一定会碰上难题,但只要坚持不懈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一定会到达辉煌的彼岸。
高校通过“党建育人工程”实施“全员育人”的构想已经基本成熟,通过实践也已经初见成效,深入研究实践一定会有更大的收效。希望能够成为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分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