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 打造支部“三全育人”体系

2022-10-25 11:50:09

   一、目标思路

 自动化教工党支部以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以及天津科技大学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和基层党建创新重点项目为依托,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支部党员全员参与,合理分工,打造“教学研讨——实际运行——统计反馈——持续整改”闭环运行机制。以“课前—课中—课后”融会贯通的模式,课前与学生代表开展座谈,把脉听音,对症对标制定方案;课中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抓,课堂教学中重视思政元素渗透、项目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融合,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设计开发,同时打牢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合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后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工作的教育作用,补齐课后思政教育短板。支部打造出课前准备中蕴含严谨认真态度、课程教学中体现潜移默化作用、课后服务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有效带动课前教材建设、课中金课建设、课后服务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结果,在支部层面实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路线图如图1中所示。

路线图2.jpg

“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路线图

二、实施举措

(一)合理分工,全员育人

 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0人,预备党员1人,其中1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1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海外工作或研修经历。1人为学院教学工作主管院长,2人为教研室主任,1人为本科教学秘书,2人为实验教师,6人曾任青年教师辅导员,涵盖了学院教学、科研、教辅、思政等育人相关各个方面。

支部充分发挥人员架构优势,学院教学工作主管院长负责对校院两级的各类文件精神进行解读、宣讲,同时组织支部党员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教学秘书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座谈,反馈意见建议;一线教师负责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授课、实验实践指导有机融合,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整改,从而实现全员育人。

(二)把脉听音,对症对标

 主动与学生代表开展座谈,认真听取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学业职业规划指导等情况的反馈,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与非党员教师一同,就如何设定培养方案课程安排、如何选取课程教材、如何开展线上实践课程、如何做好学业与就业指导等一系列教育教学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制定解决方案,实实在在出实招、解难题。支部基于此开展的主题为“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拓展专业教学育才价值”的党日活动,获评2020-2021年度天津科技大学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一等奖、天津市教育系统创最佳党日优秀活动。支部党员代表与学生代表座谈如图2中所示。

图1:支部骨干与学生代表座谈,听取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反馈2.jpg

支部党员代表与学生代表座谈

(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1.课程案例丰富

1)《建模与仿真》课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结课考核,采用分组讲演的形式,主题由学生自选、与课程相关即可,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扩展知识点,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同时,将团队竞赛引入考核,借由集体荣誉感激励学生自觉参与,通过团队内合理分工共同完成分组讲演的任务。讲演中聘请硕士生评委进行评分评奖,杜绝教师“一言堂”,使学生劳有所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该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内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学生表达爱国爱党爱军之情、述说科技报国之志提供平台。学生代表作节选如图3中所示,学生在讲演中通过软件编程作品向建党百年献礼如视频资料中所示。

爱党爱国2.jpg

学生代表作节选

2)《自动控制原理A》课程教学团队对自编课程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已出版)进行修订,对其中部分文字错误进行修改,对部分例题内容进行调整,力保教材内容严谨,与授课内容更为贴合。为更好地辅助教学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团队编著出版配套习题集《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将严谨的科学思维融入详细的解题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建构起端正的科学态度。通过充分挖掘《自动控制原理A》课程内容中与哲学、社会学等的内在联系,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及行业内部需求,针对每一章深刻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在讲授知识点过程中潜移默化灌输给学生,使思政元素于专业理论成为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课后定时为学生,特别是考研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以上方式,《自动控制原理A》课程打造出教材建设中蕴含严谨认真态度、课程建设中体现攻坚克难精神、课后辅导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全程、全方位一流课程建设体系。

2.育人成果颇丰

《自动控制原理A》、《模糊理论与控制》与《供配电技术》三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已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整理发表,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分享。《自动控制原理A》课程的育人经验已总结成文,发表于《中国轻工教育》期刊。基于以上成果,支部党员获得我校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并代表我校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获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支部党员参赛实况如图4中所示。

王世明教学创新大赛获奖2.jpg

支部党员参赛实况

(四)志愿服务,补齐短板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工作的教育作用,将志愿服务工作与班导师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班导师与学生谈心谈话、班会等形式,在为低年级学生做好学业指导的同时,加强高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支部教师党员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对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帮扶,为考研失利的学生做好心理疏导,为有就业意向的学生推荐合适工作岗位,为有二次考研等打算暂未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抓手,纵向联动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反哺教学,通过展示学生在各类竞赛、创新创业活动中的成果,开展科普宣讲进社区、进中小学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打造“课堂+课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支部党员获评“天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并被聘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向未来”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科普百人专家团专家,其指导的学生科普宣讲团队走进小学,为小学生科普机器人知识,有效拓展义务教育“双减”课后服务资源,形成大中小学育人合力。该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的报道。新闻报道内容如图5中所示。

附件十四2.jpg

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报道

三、经验启示

(一)可推广经验

 本育人体系可推广应用于各工科类专业育人全过程,使育人体系建设科学化、系统化,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协同育人,为解决工科类专业教师不知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式方法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教育教学示范引领价值。

(二)收获与体会

 在“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课程思政就是在课堂上讲思政理论的僵化思维,主动发掘专业理论教育中蕴含的思政理论,如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逻辑思维的严谨性、科学研究的伦理性等工科类专业必须培养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等,变被动讲述为主动引领、灵活运用,将思政理论融入专业理论授课、实践课程教学中,打造师生互动双向育人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分工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利用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意义,补齐课后思政教育短板。

(三)重难点问题

 如何将“课前—课中—课后”育人内容有效衔接、融会贯通,是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借助“教学研讨——实际运行——统计反馈——持续整改”闭环运行机制,实现课前准备中蕴含严谨认真态度、课程教学中体现潜移默化作用、课后服务中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四)下一步计划

 支部将进一步借助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的线上线下课程内容开展支部全员培训,提高支部党员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断提升育人体系建设水平。依照“教学研讨——实际运行——统计反馈——持续整改”闭环运行机制,统计学生对本轮育人体系建设情况的满意度,开展新一轮教学研讨及实践应用,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责任编辑:牛弘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支部打造“教学研讨——实际运行——统计反馈——持续整改”闭环机制,以“课前—课中—课后”融会贯通的模式,实现三全育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