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

2023-11-26 00:15:49 汪静静 金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持续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首要的就是本领“硬”。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我国面临的一些新老问题时就指出:“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等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毫无疑问,创新已经成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实践工作的先导性要素,创新思维能力应该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备的素质培养。针对基层党建实践的各项问题,必须以提升创新思维为重点切口,在“破”与“立”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更多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业绩。

一是,“破”迷信经验的惯性思维,“立”因时制宜的发展思维。经验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重要财富,但经验来源于过去,是历史的产物,未必能够完全的使用于现在和未来,对过去的经验只能保持批判扬弃的态度,而不能盲目的照抄照搬,照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严重的经验主义过分强调感性思维,忽视了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忽视了客观条件的变化。因此,虽然经验是需要重视的,但是不能固实。我们要将过往形成的经验,因时制宜的运用,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不可将经验的适用范围普遍化、适用条件绝对化、适用效果放大化。

二是,“破”迷信本本的惯性思维,“立”躬行实践的发展思维。“本本”是他人实践和认识成果的记录和总结,是人类智慧结晶的整合。从书本和会议文件获得信息,是我们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我们不断开阔视野、增强创造力。但过于倚重理性认识,忽视实践和感性认识,往往走向教条主义。“搬,要有分析,不要硬搬,硬搬就是不独立思考”,把材料和文件中的个别语句当作僵死的教条,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沦为“本本”的奴隶,这是历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任何“本本”,都必须同现实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要反复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基层党员干部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要在实践中加深对现实生活所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的了解和研究,要在知行合一中解决所面对的新挑战、抓住所迎来的新机遇,不断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是,“破”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立”敢于质疑的发展思维。权威作为某一领域具有突出才干的人,具有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能力。尊重权威,从权威那里获取经验与知识,是提高各方面能力,进行创新创造的重要基础和现实要求。但是,唯权威言听计从,对权威形成迷信,形成思想禁锢,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无疑是弱化和摧残了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权威并非真理,真理才有权威。创新的成功应该是尊重、质疑、批判和超越权威这样一个连续的阶段,并在追求真理和新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唯物辩证法强调,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连续和发展的过程中,现有的结论和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都会暴露一定缺陷和不足,原有的真理也可能会转化为成谬误。敢于质疑现有的权威,给与针锋相对,就是自己独立思考、不断进步的开始。

四是,“破”盲目从众的惯性思维,“立”独立求异的发展思维。所谓从众,即“随大流”,指的是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保持一致或跟随的现象。从众是人的普遍抉择,多数人的选择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但党员干部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在认知事物、采取行动、获取结果等时往往跟随他人的指引,则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为个人的思维领域拷上枷锁。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易在认识和实践中被“大流”牵着鼻子走,“按上级指示办”、“集体要求就是要讲服从”,这也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降低了存在感,扼杀了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基层党员干部要在“大流”中做到想别人未想、做别人未做,引领新思想、开辟新道路,增强独立思考、分析、操作的能力,为创新思维的果实不断灌溉清泉。当然,独立求异思维并不意味着追求标新立异,也不是一味和大众唱反调,而是应该科学的发扬自己的个性,通过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理性、系统的理解事物的思维体系。

五是,“破”单一狭隘的惯性思维,“立”全局宏观的发展思维。单一性思维指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往往只从某一角度出发,并提出单一的设想和答案。这种思维往往具有直线性、片面性和机械性等特点,当思维受到阻碍时,不能调转思考的方向,因此也并不能产生其他新的思路。在考虑、分析问题时,我们应该要善于从全局宏观着眼,对事物的发展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以联系和发展的方法、思维指引实践,跳出狭隘的单一性圈子。

意识指导实践,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关系到党建工作的质量水平、得失成败。总之,创新思维是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新时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努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具有客观必要性,也具有现实紧迫性。基层党员干部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其能否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用创新思维武装基层党员干部的头脑,使之在具体实践中能够不断展现自己风采,只有如此才能造就一批批走在当代发展前沿,不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更多贡献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人才。

(作者:汪静静,苏州新东方学校党委书记;金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讲师)

责任编辑:姜轶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必须以提升创新思维为重点切口,在“破”与“立”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