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生命的奇迹

2024-04-29 21:55:36 秦歆倩 赵雨欣


信仰的力量

生命的奇迹

《感动中国》这样评价他“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他就是朱彦夫,中国的保尔·柯察。


枪杆子打出不屈精神

1947年,年仅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解放军。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他不怕流血牺牲,拼命作战,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斗。在这么多次战役中,幸运女神并没有每一次都眷顾他。

命运在他17岁时给了他重重一击,1950年12月,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250高地的血腥恶战。他所在的连,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恶劣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在弹尽粮绝的时刻,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就是朱彦夫。他所在的连队其他人已经阵亡,而他也几乎被炸“碎”了,当增援部队从厚厚的积雪中把他挖出来时,他的四肢已经严重冻伤溃烂,必须立刻截肢。历经47次手术,昏迷93天之后,野战医院的医生护士硬是从鬼门关里把他抢了回来。


锄杆子挖出小康道路

活下来的朱彦夫失去了双手双腿和一只左眼,他好几次想到了死,但战友的牺牲让他觉得要将生命投入到他们未尽的事业中去。就这样,朱彦夫带着一颗赤忱的心回到了家乡。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生活自理,一开始,手臂刚夹起勺子,勺子就掉了;用嘴叼起勺子,又把碗碰翻了;终于舀上了“饭”,刚要低头张嘴,勺子又掉了下去。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上几十次、上百次。每“吃”完一顿饭,他都累得筋疲力尽。就在一次次练习中,朱彦夫学会了自己吃饭,又学会了捆绑绷带、装卸假肢、如厕自理……慢慢地,健全人能干的事,他大多都能干。

使命在肩,哪里都是光荣的阵地。1957年,全村八名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扛起了带领乡里乡亲过上好日子的重担。拄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二十五个春秋过去,这个贫困村变成了全乡先进村,但朱彦夫并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笔杆子写就极限人生

这些年,他从未忘记几十年前一起并肩战斗、英勇牺牲的战友,更是时常想起长津湖那一仗,指导员临终的嘱托。他想,如果活着,一定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可朱彦夫看书都有困难,写书谈何容易!但他并不放弃,2007年,一部巨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科书开工了。一支笔夹在铁环上,铁环箍在残臂上,用舌头翻检字典,就依靠这样的写作工具,七度春秋,七易其稿,他将33万字的《极限人生》捧给了世人。


人物评价


战场上,他扛起枪杆子与敌人英勇作战;在家乡,他抱起锄杆子,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退休后,他举起笔杆子向人生极限挑战。枪杆子,锄头子,笔杆子,历经百般磨难,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人物语录:人活着,就得奋斗;奋斗着,就是幸福;奋斗不止,幸福就不断。

文字:秦歆倩 赵雨欣

编辑:郭佳珊

责编:张宇柯

初审:高连福

复审:常成玲

终审:芦斯诗


责任编辑:张宇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感动中国》这样评价他“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