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留法岁月》观后感之二

2021-11-10 10:31:51 李少旭

   李少旭  建筑工程系  

 (乌克兰留学回国)

《留法岁月》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纪录片,讲述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源起、留法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历程、留法学生归国后的人生经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

该片寻访拍摄国内外130多家和留法勤工俭学相关的工作遗迹、纪念馆以及研究机构,翻看了数千本档案、采访了30多位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后代,讲述1919年春天到19211月,中国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先后派出20批共计1800多名中国学生留法勤工俭学的事迹

留法勤工俭学生中,最小的12岁,最大的54岁,本着勤以工作、俭以求学的精神,在法国一边劳动一边读书。他们的人生历程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照片:摘自央视网《留法岁月》纪录片)

当时,在保定、成都等地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其中1917年开设的河北保定高阳县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是第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由于学费低,预备学校吸引了一批家境贫寒而志向远大的学子投考。1918年春天,在成都做学徒的陈孟熙,在报纸上看到了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招生广告,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弟弟陈毅:现在成都开了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我们一起去读这个学校好不好?不收学费,母亲会同意的。将来能到国外去走一趟,看一看大世面,学点本事,也好回国谋一碗饭吃。陈毅刚好也看到了招生广告,他告诉哥哥我正要回来告诉你这个消息。如能到外国去求得真理,救国救民,何愁没有饭吃呢。不久,陈毅考入四川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96月,不满18岁的陈毅,在上海踏上了远赴法国的轮船。

影片中,一大批留法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生信仰,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蔡和森热情推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帮助新民学会会员留学到处奔忙。蔡和森19202月到法后,猛译猛看能搜集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在留法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影响很大。

(照片:摘自央视网《留法岁月》纪录片)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深深感受到了最初一代共产党人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青春的浪漫激情。他们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怀着祟高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从艰难坎坷中思考世界。他们心中无时无刻不怀着报效祖国的決心,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救中国。他们既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又是一群现实主义者。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所缺少的很多东西,比如,吃苦的精神、永不服输的信念、敢于作斗争的勇气,正是这些支撑着他们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时期。

我懂得了现在腾飞的新中国,如果没有老一辈开天辟地干革命、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人活着,并非只是为了吃穿和追求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追求精神文明和实现人生价值

回顾自己的留学历程,我也不禁会反思留学岁月带给我思想上最大的冲击就是要有一颗回报祖国的感恩之心。在留学的岁月里,越是生活在祖国光环的庇护下,越是能激发回报祖国的感恩之心,这不是只有去留学才能感受!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除非有惊人的意志力和时刻清醒的思考不然要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作出转变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留学常常能收获一个更加丰富宽阔的人生。

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应珍惜今天,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他们的伟大人格、志向和精神,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好本领,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匙静 苏英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100年前一大批留法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生信仰,并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