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 上外英语学院苏以宽老师作客青年教师文学沙龙

发布时间:2022-07-12 09:57:20

英语学院文学沙龙是一支由学院青年教师自发组成的学术团体。至今已走过十年光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在这里老师们定期举行读书研讨;不定期邀请外校专家学者分享学术成果,旨在让文学阅读与阐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瞬息万变的当下携同前行。

 6月14日英语学院文学沙龙邀请苏老师分享了其著作《埃兹拉·庞德与中国风景》(Ezra Pound and Chinese Landscape)的研究内容与写作思路。

苏以宽 (Kent Su) 老师是伦敦大学学院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上海市“晨光计划”学者。苏老师主要研究二十世纪英美现代诗、视觉诗、比较文学、西方美术史、电影赏析、生态文学概论等领域。

 讲座伊始,苏老师便指出庞德在《诗章》(The Cantos)中对中国风景的想象与他对“人间天堂”(Paradiso Terrestre)的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接着,苏老师由但丁《神曲》(Divine Comedy)中的“人间天堂”意象切入,引出庞德在诗篇中对中国景观的想象与“盛世乐园”的构建。在但丁的《神曲》中,位于炼狱山(Mt. Purgatory)之巅的“人间天堂”象征着纯洁与未被干预的自然之美,它在片段式的幻境中多次闪回。与但丁对“人间天堂”的描述相类似,庞德的乐园亦只在“暗示、瞥见和闪现”中出现。虽然从未踏足东方,庞德却将想象中的中国风景融合入进自己在诗歌中构筑的“盛世乐园”中,以作为对腐朽西方文明的抗衡与现世个人危机的出路。

      接着,苏老师基于《第4诗章》和《第49诗章》和所对应的山水画,深入阐释了庞德所期望重建于现世的盛世乐园与中国山水的联系,揭示出两个诗章通过描写自然而呈现出的道家核心概念“无为”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这两个诗章中的景色是庞德在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平静的、短暂的天堂般境界的一瞥。随后,苏老师分析了《中国史诗章》中中国风景的象征意义,风景的变化代表着混乱与秩序之间永不停息的变化,也象征着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方向。庞德由中国山水画追根溯源,关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哲学,而他提倡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和谐,进而在20世纪初西方世界重建盛世乐园。

      讲座的后半部分,苏老师分析了泰山在《比萨诗章》(The Pisan Cantos)中文化与哲学层面的重要性,并剖析了庞德在作品中多次提及泰山的原因。苏老师认为,庞德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泰山的悠久传统。虽然身陷囹圄,无法亲身前往泰山,庞德却在精神上追寻着中国文人的脚步,将泰山设想为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儒家乐园。随后,苏老师探究了庞德在《王座》(Thrones)以及《诗章》未完成的草稿部分建构的丽江景观与纳西族人生活。丽江流动的玉溪、繁茂的森林和壮丽的山脉与在其中自在生活的纳西族人极大地吸引了庞德。这种以图片和原始资料为媒介的异国风光,也使得庞德找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应许之地与“盛世乐园”。

      沙龙中,吴其尧、程颖洁、刘思远老师就儒家与道家思想、跨文化比较、庞德笔下的纳西部落等问题展开讨论,苏老师给予了精彩的回应,在座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上外英语学院苏以宽老师作客青年教师文学沙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