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 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十讲回顾

发布时间:2022-06-26 08:22:08

5月12日晚,“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活动第十讲顺利开讲,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吴其尧老师担任主讲,为同学们导读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本期讲座中,吴老师从作家作品地位、创作背景、叙事风格、语言风格等方面带领同学们探讨书中的内涵,共两百余人参与了本次线上沙龙,反响热烈。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塞姆·克莱门斯,是美国西部文学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其常用笔名,其来源众说纷纭,有说其笔名源自他早年的水手生涯,意为“两英寻”,即汽船可在密西西比河安全航行的水位深度;另有批评家解读其为作者的双重声音,即文学作品阐释的双重性。马克·吐温出生成长于密苏里州,当地的风土人情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回忆道:“我常常沉湎于儿童时候的生活,因为那种生活对我来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出版于188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拉尔夫·艾里森、T. S. 艾略特、萧伯纳、托妮·莫里森都曾给予该书极高的评价,认可了该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故事发生于19世纪50年代前后的美国社会,当时的美国社会已经初露腐败,种族歧视、劳资矛盾、教会问题频现,作者在书中针对当时严重的蓄奴制和种族歧视进行了批判,以黑奴逃跑为主线展开了故事的叙述。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叙事者与主人公融为一体,读者可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孩子天真无邪的视角去审视腐朽虚伪的成人世界,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与真实性。作品还采用了插叙的叙事结构,许多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平行于主人公的经历,例如哈克的醉鬼父亲、家族世仇、两个骗子等等,但作者通过哈克的视角将这些故事都串联在了一起,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叙事结构显得格外宏大自如。

在语言风格方面,作者极尽幽默的笔触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他常用忽悠(hoax)和荒诞不经的故事(tall tale)来传达讽刺意味,但又不同于法国式的诙谐,作者笔下的讲述者总是以一种非常严肃的口吻说一些幽默故事,尽量让人相信他从来不觉得故事里有什么好笑的内容。此外,作者在小说中大范围地运用了密苏里州的地方方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方言总数可多达13种以上,因此读者只有通过阅读原版书籍才能体会到不同人物的特征乃至时代的特点。

在讲座的尾声,吴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四个研究型问题以激发同学的深入思考:一、马克·吐温是如何将一本撰写儿童经历的小说变成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二、你是否同意某位批评家对马克·吐温的评价:“Mark Twain was a boy, and an old man, but never was he a man.”三、为什么马克·吐温对该作品的创作极为不自信?四、为什么该书在第33章之后失去了原有的深度,又回到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水平之上?

吴其尧老师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多方面解读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在答疑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吴老师逐一详尽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最后,吴老师向同学们荐书,希望同学们多多涉猎,深入思考挖掘《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文学意涵。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十讲回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