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 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五讲回顾

发布时间:2022-05-07 09:44:18

4月6日晚,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五讲顺利结束,主讲人孙胜忠老师“多维视角下的《红字》”为题,从文本细读出发,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小说结尾主人公海丝特重回新英格兰的原因并从历史小说的角度重新读解这部文学经典。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深受原罪意识影响,作品常表现出人皆有罪恶的倾向与希望人心向善的愿望。擅长运用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红字》首次出版于1850年,是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美国最早批量印刷的书籍之一。20世纪作家劳伦斯称赞其为“美国想象中最完美的作品”。亨利·詹姆斯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它是美丽的,令人钦佩的,非同寻常的;它在最高程度上具有我所说的霍桑最好作品的标志——一种无法界定的纯洁和对主题的深入浅出……读者可以常读常新;它不仅有亲切感,还具有伟大艺术作品的无穷魅力与神秘感。”


这部小说以1642年至1649年间的清教统治之下的北美马萨诸塞湾殖民地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因丈夫在海上失踪而与身为牧师的阿瑟·丁梅斯代尔私通生下女儿珠儿,她为此备受羞辱,甚至被要求在衣服上戴上红色的“A”字作为耻辱的标记;但她在忏悔和羞愧中为争取有尊严的新生活而顽强地搏斗的故事。作者霍桑为小说写了一个长篇序言,详述了他在塞勒姆海关的工作情况,并声称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旧文件以及文件里面的一块绣着字母“A”的布,由此演绎了这个故事。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A Romance”所表明的那样,霍桑创造了一种介于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之间的中间领域,通过大量运用象征手法,让故事中的人物、意象等具有多重意义,使得小说的内在空间无限扩张。作者霍桑对笔下各个角色的态度是含混不清的,人物性格也各有其复杂性,并非是脸谱化的善与恶。例如海丝特因为通奸而成为“荡妇”,可当她怀抱着婴儿出狱时,人们却隐约看到了“圣母”的形象,“这位衣着华丽、神态端庄、怀抱婴儿的漂亮女人,像极了绘画大师曾争相描绘的圣母玛利亚。”这种想象和现实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文本解读与阐释的空间。

小说中,红字与“罪”紧密相连。海丝特胸口绣着的字母“A”是“红字”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她因在丈夫生死未明的情况下与牧师相爱并诞下女婴,犯了十诫中的“通奸”之罪(adultery)。海丝特受罚出狱后,判决书上并无条款规定要求其不得离开,然而她却仍然选择留在新英格兰,霍桑在小说中提供了三个理由:天命的不可抗性,对丁梅斯代尔的爱以及通过苦修获得救赎的愿望。在殖民地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之下,人性与神性、政权与神权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海丝特身上的红字得到了隐喻化的表达。面对社会舆论谴责与法律制裁,海丝特选择以苦修代替忏悔,试图通过隐忍完成“净化”。然而作为苦修者的海丝特,混淆了法律上的“罪行”与宗教上的“罪孽”这两种概念,错误地认为接受法律制裁就能换取灵魂得救。她实际上是在以苦修逃避忏悔,将社会视为自我的敌人,将隐忍作为自我保护机制,并通过华丽的衣物与精美的刺绣无言地进行反叛。因而,她并不能通过苦修得到灵魂的净化与救赎。

而在小说结尾,当红字的故事已经成为传说,女儿珠儿也已出嫁,海丝特却又重新戴上了象征屈辱的红字,独自回到了新英格兰。绣在胸口前的红字时刻提醒着海丝特自己所犯下的罪孽并促使其通过忏悔实现自我救赎。而她的女儿珠儿作为被赋予了生命的红字,其人物性格的多维性与复杂性为这个海丝特由苦修到忏悔地转变做好了铺垫,也为海丝特最终回归新英格兰埋下伏笔。海丝特留在新英格兰和她的最终回归完成了一个由苦修者到忏悔者的一个身份转换的过程,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革新与宗教意义上的觉醒。这种转变源于其对罪行和罪孽的理解和确认,再现了超验的美国想象与冷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通过对海丝特回归新英格兰这一谜团的解密,《红字》既不是以描写男女情爱为基础的爱情故事,也不是霍桑为家族所犯罪孽而写的忏悔之作。随后,孙胜忠老师从故事背景和“生产语境”两个方面考察,从历史小说的角度重新读解《红字》。

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坛以现实主义为主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狄更斯、萨克雷和乔治·艾略特,法国的巴尔扎克和福楼拜,俄国的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红字》出现于美国本土文学的初创期,也就是所谓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标志了美国在精神上的独立及文学上的成熟。面对美国文化历史的空缺,霍桑并未选择与同时代的爱默生和惠特曼一样奋力书写个人与民主,而是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通过“传奇”所赋予的极大想象空间回溯历史,揭露了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作为一部多重语境交织在一起的历史小说,它不仅再现了殖民时期的新英格兰和内战前的美国社会现实,还相应地指涉十七世纪中叶英国的“清教革命”和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革命。遭遇免职的霍桑对海丝特受到迫害和孤立的境遇感同身受,借助她的叛逆和最终妥协,揭露党争的危害性,表达对暴力革命和国家分裂的担忧,主张以渐进主义代替激进主义、以妥协代替暴力,等待“更光明时期”的到来。

孙胜忠老师对《红字》多维视角下的重新解读和细致的文本分析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在最后的答疑环节,孙老师也强调读者和研究者除了要挖掘历史文献,还要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寻找有关的历史线索,以便更透彻地理解作者意欲表达的主旨观点,欣赏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文学经典导读系列沙龙第五讲回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