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第一届英华青年学者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05-08 15:33:28

2021年4月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第一届英华青年学者论坛在线举行,主题为“作为批评基础的阅读”,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青年学者共同思考,从各自的批评写作出发,探索阅读实践问题的新可能性。

论坛伊始,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欣教授开场致辞,接着北京大学李宛霖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肖一之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张丽文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符梦醒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胡笑然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小凡博士、北京大学倪云博士、苏州大学石晓菲副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寿晨霖博士等九位青年教师依次做主题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敏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陈靓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李尚宏教授分别为各位青年教师的主题报告进行了点评。会议最后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王腊宝教授作了总结致辞。

王欣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上外英语学院英华学者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国内外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碰撞思想,传播智慧,启迪心灵。此次论坛围绕英语学科国际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话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以阅读作为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因为如今的阅读是探究的阅读、批判的阅读,思考如何阅读、为什么阅读也是每个外语人学术的起点。

北京大学英语系李宛霖老师的论文《从文学世界到现实世界:阅读与<亚瑟·默文>中黄热病的隐喻》,以布朗至今尚未受到太多关注的小说《亚瑟·默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作者如何将默文隐喻为一名哥特读者,将黄热病隐喻为一部哥特作品,并通过这些隐喻引导读者去发现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平行关系,从而将理性思维的习惯推而广之,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解决现实困境。

该组点评老师周敏教授提到,学界对布朗的作品关注本身就不够,谈论1793年黄热病对于当下的疫情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布朗本身也是非常希望在后革命时代中,在自己的小说里培养民主主义的精神,所以小说与现实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她认为,李老师将黄热病解读为哥特作品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当我们谈到疾病,首先想到桑塔格的隐喻,即“疾病如何从身体伤害进而演变为政治文化的压迫”。而在哥特作品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叙述者,我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讲述。



李宛霖 北京大学英语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肖一之老师的论文《寻路物之城:<维莱特>中的读物与读人》以夏洛特·勃朗特小说《维莱特》为研究对象,从我们对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阅读方式与我们如何理解虚构文本中的物出发,借鉴美国批评家Elaine Freedgood提出的“物文化”这一概念,考察勃朗特如何利用修辞操演将物可能引发的丰沛联想压缩成固定的象征意义,反思我们如何通过物出发阅读19世纪小说。

肖老师指出书中对物的描摹异常显眼,从家具到服饰,丰沛的物甚至让书中的人物本身都无所适从。对《维莱特》中过于丰沛的物,传统的批评视角多从19世纪中叶消费文化的爆发入手,将物引发的困惑视作消费社会中人面对无穷无尽的商品时所引发的主体焦虑。但是解读19世纪小说中的“物”更应该要审视的是小说中的物指向历史现实的可能,物就像一道道传送门指向意于言外的现实意义,打开了位于小说文本之外的象征宇宙的通道。批评只有拥抱如此丰沛的“物的意义”才能真正阐明小说在其历史语境中的全部含义。

周敏教授认为,学界对《维莱特》的关注不够,但这其实可以称得上是勃朗特最优秀的作品,她同时也指出在文学批评中实际上有一个“物的转向”,推开物的门就可以进入小说真正想让我们进入的象征宇宙。


肖一之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张丽文老师的论文《小说家的阅读<新寒士街>与小说的文化知识地位》指出,乔治·吉辛《新寒士街》(New Grub Street, 1891)反映了小说在知识领域的微妙地位:某些知名小说家已经成为广受尊重的知识符号,但小说这一文体仍然徘徊在在大众文化产品和严肃知识载体之间的模糊地带。吉辛详尽展现失败小说家的苦闷挣扎,看似是在慨叹急功近利与艺术抱负的矛盾,但同时也是在思考小说究竟要取得怎样的文化知识地位、小说家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积淀。

张老师指出,在图书市场上小说似乎和诗歌没有很大区别,但在文人理想中,讨论诗歌似乎仍然比讨论小说更“高级”、更“有文化”。在写现代小说的作者当中,文人理想到底该何处安放?这在19世纪末引发了论战。Walter Besant认为,为了让小说进入学院,我们应当为其制定标准。Henry James和H.G.Wells却不这么认为,后者曾说:“我们不应该理会那些说教的人士给小说设下的桎梏,不要为任何理想和规则所束缚。”这些争论也不断激发着我们对于小说地位的讨论。

周敏教授点评道,诗歌是阳春白雪的,小说更贴近生活。小说家的作用问题,进而是文学的功用问题是非常严肃、难解的话题。小说的标准问题则是更大层面上“什么是经典”的问题。她认为,三位受邀学者关注的都是相对小众、不被重视的作品,这给我们提供了更新颖的思路,更多的研究选择启发,大家都关注固有作品,那么青年学者需要更多去关注被忽视的作品。不要被理论束缚手脚,不要剥夺阅读的乐趣。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符梦醒老师论文题为《全球哥特抑或是志怪文学:旅行中的文学知识》,符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所有比较文学学者都困惑却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即怎样通过我们的阅读带来不同文学传统的对话,尤其是中国和西方这样脉络完全不同的文学传统。

在简要介绍并评价了学界现有的以比较诗学或世界文学路径介入阅读的尝试之后,提出了以“世界文学知识”为入口作为文学知识旅行的路径,并以自己研究的哥特文学与志怪小说为例说明“世界文学知识”的内涵。在列举现有文学知识旅行的“全球哥特”路径和“殖民-后殖民哥特”路径后,引用了当代美国华裔作家刘宇昆的小说来证明仅用全球哥特或后殖民视角来讨论世界文学知识旅行是不够的。最后总结道,比较文学学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比较文学的知识和理论进入文本,更好地调动不同的世界文学知识的对话来促进不同文学传统与文本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交流和旅行。

该组点评老师陈靓教授肯定了符老师的观点,并举出了鬼故事作为这一比较阅读的例证,他指出中西方各自的鬼故事写作中虚拟性叙事手法本就有着很大不同。我们可以从文本性的内部来探讨以“鬼”作为象征之一的虚拟文本叙事手法的差异性,相似主题的差异,demon和demon hunter间关系的书写也体现了不同的道德原则和文化语境。符老师不光将“鬼”作为象征,置入后殖民框架下讨论而且还加入城市化的视角有效地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角。


符梦醒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胡笑然老师“Reading as complicity:Reading Literary Texts in South Africa’s Democratic Transition”围绕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发言,即在第三世界超政治化的历史语境中,阅读本身和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阅读活动可以被定义成什么样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在社会语境中的政治立场又可以怎样地被文学文本所改变或复杂化,从而可以将阅读、书写这样的文学活动变成具有更流动、更开放、更长远的社会责任行为?

带着这两个问题,胡老师带大家简单了解自己研究的作品内容及其背景,她所关注的特定时期是南非民主转型时期(1990-2000)小说家MarkBehr的作品The Smell of Apples,该作品以“见证/经历却不自知”的视角,将读者拉入“共谋”的角色,从而将更大的社会责任与反思传递给读者。

胡老师认为在这样的背景和小说中,读者和作者处于共谋的位置上,但这并不是要给读者和作者定罪,反而是提供一个对于更开放的、更长远的社会政治责任的警示。

陈靓教授在点评中提到,儿童视角有时能够给我们提供最直观、最不加修饰的参考,但我们的确对此需要有所警惕。


胡笑然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小凡“On (not) Reading T.S. Eliot: the Chinese Misty Moderns and the Politics of Reading”的报告表明,中国当代诗歌不能够被视作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单向继承和衍生品。考察中国当代诗歌中的一些个案及其英美现代主义作品间的关系,必须结合这些中国诗歌创作所处的特定政治与文化背景来谈。

许小凡比较了诗人芒克早期作品中清晰可见的T.S.艾略特影响痕迹,包括从词汇到意象、形式方面的相近,但这种明显的阅读痕迹又与诗人自我型塑与他人描述中的“直觉创作”“不阅读”的形象形成张力。这种“不阅读”的自我型塑毋宁说是一种影响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是合理的,因为无论是这些挪用的现代主义意象还是诗人本人的“直觉”写作,这些都并非是英语现代主义、浪漫主义作品的简单移植,驱动这些中国当代诗歌的、对自由的渴望并非这些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题中之义,而在对这些作品作出批评时,如果过分热衷于辨认这些中国诗中的英语现代主义元素,这些作品的合理性就容易被英语文学史的强势逻辑所遮蔽。

陈靓教授指出,文学研究的张力就在于对过去的拥抱或排斥之间的张力。


许小凡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大学英语系青年教师倪云博士的论文《乔叟对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理论的解读与重构:以<众鸟议会>为例》指出乔叟在《众鸟议会》中重塑了自然女神的形象,并以此为基础解读、重构了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论,挑战了古典自然法中“理性”与“意志”高度统一的理论基础。

在新的哲学框架下,乔叟从自然法权与议会选举制度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重新审视并评论了英国十四世纪70到80年代议会制度的变革。倪云老师从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阐释了乔叟的《众鸟议会》如何展现思想史与制度史之间的多维互动。


倪云 北京大学英语系



苏州大学英语系青年教师石晓菲老师论文题为《差异、特性与共有的人性:跨界文学的理论重构》,石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跨界文学的概念,指出当代的跨界文本和以往的跨界文本的三点区别,接着以安东尼·布朗(Anthony Browne)的《大宝贝》(The Big Baby)为例,重点将童年的不同概念并置在一起并进行对比,讨论文本如何融入童年伦理问题,从而成为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之间的联系点。

《大宝贝》鼓励读者根据非线性时间的因素来理解年龄,它展示的特质颠覆了读者对年龄角色构建的期望,挑战了他们对儿童或成人意味着什么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石老师最后提出像《大宝贝》这样的跨界作品引发了人们的进一步思考:这些书真的只是给孩子看的吗,什么对孩子有好处,如何评价这些书,成人为什么要读这些书,以及终极问题,什么是儿童文学?


石晓菲 苏州大学英语系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寿晨霖老师的论文《致命的阅读:论<地狱篇>第五歌》通过分析《地狱篇》的第五歌中弗兰切斯卡简单故事背后的深意,指出同一个故事在不同语境和不同的阐释方式下,可以是致命的,又可以是治愈的。正像德里达论柏拉图的文字,它既是解药也是毒药,阅读亦如是。人经由自由意志做出的选择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也是但丁在他诗歌中着重讨论的核心问题。


寿晨霖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在圆桌讨论环节,肖一之老师以“阅读的条件和可能性”(conditions and possibilities of reading)为关键词,组织各位与会老师进行讨论,两位与谈人也各自从自己的研究出发讨论了阅读的问题。

程心老师从“真实读者与作者,虚构读者和他们的阅读,普通读者和研究者的关系”展开发言。


程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孙璐老师从“什么是阅读?如何阅读?为什么要阅读?”的角度阐述观点,两位老师还列出了一些推荐书目,为本次论坛做出延伸拓展。


孙璐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最后,王腊宝教授为青年学者论坛致闭幕词。王老师以“the beauty of variety”总结今天的论坛,肯定了各位青年学者的选题有国别上的多样,年代上的多样,领域上的多样,老师们的发言有理论有文本,言之有物,体现了很好的思考,提出的问题给人很多启发。他鼓励各位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帮助和培养更多同学懂得如何智慧阅读,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的青年才俊,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王腊宝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1年4月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第一届英华青年学者论坛在线举行,主题为“作为批评基础的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