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换届仪式暨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21-05-08 10:37:16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美文学研究中心换届仪式

暨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时间:2021年3月21日(周日)

8:30—11:40

地点:腾讯会议室

主办:英语学院、文学研究院

承办:英美文学研究中心



英美文学研究中心换届仪式暨青年学者论坛于2021年3月21日上午举行。换届仪式由王欣教授主持。名誉主任李维屏教授介绍了中心研究团队、研究领域和成员学源构成,并总结中心成员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李老师鼓励中青年教师潜心研究多发表论文、多申报课题、多参与人才项目建设。中心主任乔国强教授介绍了中心工作人员分工和财务状况,并对中心未来发展给予美好的祝福。中心新一届主任张和龙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心成员团队、英美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和中心未来发展计划。张老师表示将带领中心团队在上外英美文学学科发展中发挥主力作用。中心副主任王腊宝教授对上一届成员表示感谢,并对中心发展给予希望。副主任汪小玲教授和王岚教授指出团队合作在研究中的作用,并鼓励中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中心助理刘思远老师介绍了上外英语学院英美文学中心和青年教师文学沙龙发展历史和近期活动。



青年学者论坛共分三场,分别由汪小玲教授、张群教授和梅丽教授主持,王光林教授、王岚教授和孙胜忠教授点评。



第一场论坛,顾悦老师的论文《叙事、生命写作与疗愈:自传的治疗功能》探讨作为意义建构活动以及叙事治疗的原型的生命写作本身具有的治疗功能,阐释了双重的自我——自我1和自我2——是如何合著生命叙事,重述生命经验,并为之赋予新的意义,并且通过建构另一种生命故事,解构刻板印象,将自我1从压迫性叙事中解放出来。



徐谙律老师的论文《彻洛基部落“血泪之路”事件的文学再现:黛安·格兰西”推熊”系列小说研究》探究了彻洛基部落历史上的“血泪之路”事件在“推熊”系列两部小说中的再现模式。论文以“血泪之路”事件的历史语境与文本选择、两部小说对白人强势-印第安人弱势的历史权力秩序的重构和作品中文本化的历史声音与力石化的虚构声音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文本阐释,探析两部作品的历史文化意义。论文认为格兰西在“推熊”系列历史小说中将“真实的”历史文本同虚构的叙事并置,凸显了有关彻洛基部落在印第安领地生活状况的历史记载中缺少彻洛基人个人经历记录的问题。小说为彻洛基人评价与抨击历史人物、政治文件、法律、条约和事件提供了安全区,也为历史人物开辟了宣泄内心的通道,建构了虚构的人物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小说重新挖掘白人官方话语传统中被淡化、弱化的事件,将被压迫的部落声音通过口头故事和文学书写加以放大,成为对现有历史记载的详细补充,为彻洛基部落批判“血泪之路”事件及相关法律条约提供了充分的空间。王光林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跨学科研究高度赞赏,并对两篇论文的论证逻辑框架和论证焦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第二场论坛,孙艳老师的论文《“男孩子们已经准备好了”:克莱恩的《怪物》与“记者-作家”的私刑书写》通过文学和法学的跨学科视角考察克莱恩中篇小说《怪物》中的私刑书写。通过对黑人约翰逊火烧致畸前后,小镇对约翰逊截然不同的态度,分析社群的种族歧视,进而考察题目《怪物》的多重指向和法律维度。



程汇涓老师的论文《“我们会停止这一切对吗?”:园会的文学话语变迁与爱德华时代的共同体危机》聚焦1910至1930年代英国小说中“园会”的显眼存在,考察其文学话语从陪衬背景到嵌套叙事、再到结构性隐喻的演变,寻找文学想象及其形式变化背后的心理动力。论文认为园会话语以爱德华时代的精神向度为锚点,在表面的“情感团结”下埋藏批判思考,折射出爱德华时代以帝国及其统治者为基础的共同体想象所遭遇的危机,其变迁暗含了历史和文化层面的深刻必然性。王岚老师和张群老师对两篇论文新颖的选题表示肯定,并就叙述视角如何展现小说主题以及新历史主义批评如何揭示文本中隐藏的政治语境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第三场论坛,孙璐老师的论文《阮越清《同情者》中的世界主义伦理与反讽主义实践》围绕荣获2016年普利策小说奖的《同情者》,基于美国哲学家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的世界主义伦理和理查德·罗蒂的反讽主义哲学,即在以“个体”为终极关怀的基础上,小说不仅审视了美、越两个国家以及越南革命,同时阐释了世界主义对话与反讽主义质询对理解他人和完善自我的作用,以及“爱有等差”的认同伦理对构建自由主义的世界乌托邦的意义。



程心老师的论文《“性别之物”:1895-1896年美国自行车热潮中的新女性叙事》将自行车还原至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试图探究交织于自行车之中的性别关系和实践,思考自行车成为“自由机器”(freedom machine)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解释自行车如何塑造女性气质。文章认为,这些围绕自行车的叙事一起赋予了物以某种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并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世纪末美国新女性的复杂性。孙胜忠老师就如何平衡史料与论述逻辑提出了建议,并总结“新物质主义”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让人颇受启发。




王腊宝教授为青年学者论坛致闭幕词,王老师指出青年学者的研究选题、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可喜形态,这让本次论坛成为一次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盛宴”。他鼓励青年学者继续努力、相互协作、勇攀学术高峰。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英美文学研究中心换届仪式暨青年学者论坛于2021年3月21日上午举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