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综合类高校农科学生专业志趣引导与学风建设
2023-03-23 16:44:28 熊峰

一、案例简介

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新时代农科学子,然而当前农科学子的培养却面临许多挑战。很多同学在修习全校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等课程时,表示非常吃力,尤其在考前更是感到严重焦虑,超过一半的同学担忧自己会挂科,并且这些科目最后的不及格率确实非常高。

有些同学选择农科专业只是为了能够进入重点大学,没有认真衡量专业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入校后,许多学生咨询学校转专业的政策。一些学生因报考前对专业了解不透彻,当得知不能转专业的现实情况后十分失落,加之一些课程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其进一步失去了本学科的学习动力。部分成绩相对不错的同学转往其他专业就读,或通过修读二专、其他学院课程为下一阶段做准备,也有部分自顾不暇、分身乏术的同学陷入学不会又不想学的死循环中。总体而言,同学们学术志趣不高,对农业专业缺乏认同感。同时学院也有很多学业基础好,并且有进一步发展需求的同,但缺乏突出研究成果。因此,亟须创新学术科研方式,引导优秀学生,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案例分析

(一)问题表现

目前农科本科生缺乏学术引导,学院培养创新人才面临挑战,我认为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

1.学生学业基础有待加强

学院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难以跟上学校高强度、高难度的课程学习节奏。农科专业在综合类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加上近年来学院生源面向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新疆、西藏等地区提前批量招生,以及面向甘肃、河南等开展贫困生计划招生。尽管专业录取分数处于国内农科领先地位,但在学校内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农学相关专业大类)较同年普通一批次低15分左右,这导致了我院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以2017级学生为例,在入校后农学相关专业大类学业成绩方面,第一学年平均学绩点为2.97,普通批次为3.34,同学年全校学生平均学绩点为3.23,农科学生第一学年成绩低于普通批次学生成绩12.5%,学生学业基础亟待加强。

2.学生专业认同感尚待提高

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生源问题也容易造成学生及家长对农科专业出现理解偏差。学院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在农村观念中,考入大学是走出农村的捷径,此类学生身上肩负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而他们对现代农业认识不足,会把农学类专业等同于传统种地和养猪。因此,受就业压力、父母意愿引导等影响,学生对专业学习意愿不强。

3.学生学术志趣有待增强

在综合类高校中,部分农科学生缺乏学术志趣,对生涯发展迷茫,这进一步加大了学业问题。一方面,一部分学生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对农业科研存在认识误区,仅满足于将课程修读完成,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业发展规划或对自我进行拓展提升。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拥有较好的学业基础,以较高的高考分进入综合类高校学习农科专业,但缺少引导,对于今后的生涯发展感到迷茫,缺乏远大的学术抱负。

(二)问题解决

对于以上三类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帮扶和引导机制,形成各方合力,帮助学生克服和解决。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加强学生第一课堂学业辅导

夯实学业基础是综合类高校中农科学生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发挥朋辈在第一课堂学业辅导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帮扶组的学习频率,帮助学困生树立努力学习的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形成网络思政合力,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辅导、学习资料的整合、学业辅导的动态管理等,提高参与度,帮助学生获取大批量有用的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双轨运行”学业分享中心,围绕第一课堂做好学业基础辅导工作。

2.加强顶层设计

发挥农科在综合类高校中的实践资源优势,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构建“1+3”的劳动教育实践育人模式,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通过劳动实践实现理论知识的应用,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进行。

3.将综合类高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在综合类高校中,农科学生缺乏学术志趣和对生涯迷茫,主要是缺少或不了解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第一,应发挥综合类高校科研资源优势,充分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依托综合类高校中的丰富科研资源,构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教学实验室的效益,以沉浸式的科研教育为学生探索学术兴趣提供平台。第二,应发挥综合类高校的师资力量优势,充分将人才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要求导师以学生学业规划为抓手,针对大学生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从专业认知、职业发展、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引导和辅助,为学生长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打好基础。

三、教育过程

院针对学业基础、专业志趣和学术志趣三个方面的问题,制订工作方案,积极落实行动,取得了一定的辅导效果。

(一)学业基础方面

为夯实学生学业基础,学院建立了“智耕农源”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以云盘为载体,以微信公众号为窗口,完成学业资料分享、学业动态信息传递。目前已收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通识选修课程等三门类80多个学科的学习资料。此外,建立了一支长期的线下帮扶团队,通过招募,聘任国家奖学金得主或公认的优秀学长为“帮帮团”成员、班主任助理,参与学困生日常学业帮扶工作。自2014年起,本科生收到退学警告人数逐年递减,从20余人降至目前10人左右,学生学业基础得到夯实。

(二)专业志趣方面

第一,把握入学新生价值引领灌浆期,推出“青禾计划”系列活动、院长“开学第一课”,“农耀企航”行业教育活动,邀请专家为青年学子上思政课,利用课程思政强化学生扎根农业科研的信念,强化价值引导、营造氛围,厚植“扎根专业”的土壤。通过建设10个院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完成4个校级科创工作室争创,加强重点孵化、定点突破。

第二,进一步强化与大学科技园等的合作,充分利用并用好、用对校友资源,开展

“知名校友学业引导工程”,发挥行业校友学术创新引领的重要作用。通过拓宽企业合作、引进科技创新奖助学金、实践走访科研院所等,带领学生实现“个体走出去,思想请进来”的实践育人效果,为大学生学术创新实践体系中的教育增量。

(三)学术志趣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推出“绿谷讲坛”特色农科论坛。至今已邀请10位中外院士开展学术报告,累计吸引1000人次参加,形成了新生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对话环境,对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志趣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第二,在原有PRP、IPP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本科生推行“农耀计划”课外创新计划项目,建立本科生导师制。2016级—2018级已经实现全覆盖及学分化,累计参与人数400余人,每年超过50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工作,科研氛围浓厚。这三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6篇,在实现零的突破基础上,在专业内高水平期刊乃至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呈现逐渐递增态势。

第三,以科创类赛事为抓手,促进科创成果转化。开展“绿谷杯”本科生科技创新成果展示评比活动、“绿谷杯”ECO-TECH创新创业大赛,结合“金龙鱼”科技创新训练营、创业沙龙、校际交流等活动,培育科技创新项目百余项,提高对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激励。2020年在“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全国铜奖1项,上海市金奖、银奖各1项,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铜奖1项、上海市银奖2项。

四、总结反思

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农科”人才,但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目前,我院许多学生对本专业兴趣不高、缺乏专业自信,对学业不重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业规划,更缺乏远大的学术抱负,因此,亟须对他们进行价值层面与学业学术层面上的引导。

在辅导员工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品牌活动的打造,我们逐渐构建了学生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实践育人成果激励、农科行业人才引领三大模块,最终整合搭建起了“培育—成长—加速”的农科本科生科研实践培养体系。在应对弱势学科的学业学风问题上,我也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做好新生教育,树立行业自信

“灌浆期”开展新生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认知度是必不可少的。在新生入学后组织开展院长、书记“开学第一课”,邀请服务基层的多位选调生校友回校座谈,从师长、校友、朋辈多个维度引导新生提高专业认同。尤其要重点开展行业实践教育,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为依据,定制行业教育方案。通过全覆盖的实践育人体系,走访大型企业,深入实践,破除专业偏见,系统帮助学生动态

认知社会需求,树立行业自信,将被动式学习变为兴趣导向学习。

(二)围绕第一课堂,筑牢学业之基

首先,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扎实的朋辈学业辅导团。通过朋辈教育,将高校教育传统的单向“灌输”转换为双向互动,从“一对一”转向“一对多”的学业经验传授。其次,通过辅导员谈心谈话机制、朋辈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督促,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我规划,确定短、中、长期目标。最后,加强线上宣传阵地建设。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辅导、学习资料的整合、学业辅导的动态管理等,提高参与度,帮助学生获取大批量有用的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双轨运行”学业分享中心,围绕第一课堂做好学业基础辅导工作。

(三)把握第二课堂,构筑科研实践体系

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与学术是分不开的,导师可以通过使学生不断参与学术科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这方面,学院一方面引导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配备专业导师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高端学术论坛讲座等,与大师面对面,提高学生学习内生动力。

此外,专业教师是学生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经验,要让他们从消极的咨询型角色变为积极的学术引路人,促进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前通过研究生模式进行早期课题设计和辅导,为今后的科技创新打下基础。


案例作者:熊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2020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