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发展支持型资助育人体系——三全育人工作总结4

发布时间:2020-11-04 10:32:14

“资助”、“育人”两手抓,打造“发展支持型”资助育人体系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三全育人”工作(四)

近期,交通运输学院羽爱童行实践队又一次前往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建卡贫困户学生带去了海洋文化、航运特色课、趣味英语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今年是羽爱童行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第5年,虽然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活动开展困难重重,但是实践队仍然如期履行了与石笋山村孩子们的约定,用自己的方式将高山与大海紧紧连接。

1 羽爱童行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jpeg

图1 羽爱童行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羽爱童行实践队隶属于学院资助社团——交通运输学院“同心互助社”社团。该社团积极致力于组织本学院优秀贫困学生参与资助管理工作,协助整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材料,开展学院诚信、感恩、奖优助困等活动,并打造“关爱与梦想同行”交通运输学院品牌工程,以学校资助政策为引导,以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为导向,逐渐实行各年级资助育人工作差异化、专业化。“同心互助社”为我院学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平台。2016年,为进一步扩展育人模式,增强育人功能,同心互助社组建“羽爱童行”实践队。实践队的队员多由家庭经济困难生组成,平时作为被资助对象的他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关注社会其他弱势群体以回馈社会。每年选择队员所在家乡的贫困小学作为支教地点,践行归乡反哺的理念。“受助者心怀感恩,汇聚爱心助他人”,实践队始终秉持“受助者助人”的精神,让我们的困难学生真的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感恩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优良品质。

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学院积极推进资助工作社团化运作,搭建自助平台,引领受助学生助他,开展志愿实践育人,着力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助管理育人、资助服务育人、资助文化育人体系,打造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发展支持型”资助育人模式。

1、完善制度,细化措施,夯实资助管理育人基石。

为了进一步提高资助管理育人的效度,学院在各级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制定相关制度,细化工作程序,将资助管理育人落实到从困难生认定到资助工作满意度测评的全过程中。

首先,学院在《上海海事大学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交通运输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细则》,成立班级评议小组和学院认定小组二级评议认定机构,以指导学院贫困生认定工作,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其次,学院通过助贷补政策说明会和晚点名平台积极有效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宣传工作并积极统筹落实“奖、贷、助、补、减、帮”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实行“先贷款、再助补减”的资助政策,合理统筹资助项目。最后,学院在做好资助基础工作的同时,查漏补缺、善于自省,积极开展学院资助工作满意度调查。不仅从“奖助勤贷补”五个方面了解学生现阶段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目前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调查学生对现阶段资助育人教育的参与情况和活动反馈,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

从困难生认定、到资助政策宣传再到多元化资助体系的落实,交通运输学院结合实际,对各项资助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扎实走稳每一步资助环节,夯实资助管理育人的基石。在近两年的资助满意度测评中,学院资助工作总体满意率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2 国航教工党支部助学金颁奖仪式交流环节.jpg

图2 国航教工党支部助学金颁奖仪式交流环节

2、广泛动员,精准施策,提升资助服务育人的精度和温度。

学院在进行基本经济补助的基础上,积极链接校内外资源,进行广泛动员,最大程度上为学生解决困难。同时,针对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资助服务,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度和温度。

首先,学院充分动员教师和辅导员群体等校内力量,开展“帮困结对”活动,并分别设立“国航教工党支部助学金”和“卿云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额外的经济支持。其中“国航教工支部助学金”由2011年开始出资设立,每年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国航党员学生2-5名,每人资助金额500元,“卿云助学金”由2010年开始设立,每年资助学院大二、大三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2-4名,每人资助金额500元。其次,学院积极链接校外资源,向社会和企业积极宣传,汇聚社会力量,赢得社会企业和校友资助资金,在过去十年交运学院为学校及学院拓展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有:中外运党支部助学金、台骅助学金、仁建奖学金、宝源海运奖学金、深圳鹏程海奖学金、中国日通奖学金、上海通运奖学金、劳氏船级社基金会交通与环境奖学金、国航国法专业奖助学金、汉洋集团奖学金等等,截至目前总金额已近200万元。除了资金支持之外,学院结合学生需求,开展特色资助服务。为了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院组织开展大学生成长论坛,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分享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并且聘请大学生成长导师,一对一结对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为了进一步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学院推动“金钥匙计划”,在每次企业走访活动中,结合企业和岗位特点,匹配安排有需求的学生参与其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重点推荐,并且在走访前针对困难学生安排专门的简历、求职礼仪等特训,在走访结束后针对学生在走访面试过程中的表现提出中肯意见,踏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

校内外奖助学金的设立和多样化的资助服务,不仅凸显了教师、辅导员、校友、企业等群体积极参与资助育人工作的热忱,而且体现了学院全方位的关爱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知学生之所想,晓学生之所需,予学生之所求,将资助服务育人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中。

3 日通通运奖学金颁奖.jpg

图3 日通通运奖学金颁奖

3、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充分发挥资助文化育人的引领作用。

学院党委从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出发,每年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有主题、有组织的思想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培养学生“自强”、“感恩”、“诚信”的优良品格。

交运学院自2010年开始连续10年面向全校学生举办“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文字这种朴实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回顾成长过程中所感受的正能量,用文字书写感恩。学院每年的征文比赛均能收到超过100篇以上的投稿,征文充分展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奋发学习、自立自强、诚信感恩、成长成才的精神面貌,在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发挥了励志和引领作用。此外,学院每年开展“自强之星”评选和宣传活动。学工部门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分年级评选出交通运输学院“自强之星”,并由学院资助社团“同心互助社”对这些学生进行采访,通过学院展板或者“同心互助社”微信公众号对其先进事迹或者学习经验进行宣传,以便于发挥朋辈群体的力量,弘扬正能量。

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资助文化活动,学院将育人融入到每一篇投稿中去、每一次访谈中去、每一个视频中去,全方位的在校园中产生持续影响,让“自强”、“感恩”、“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充分发挥资助文化育人的引领作用。

4 大学生成长论坛召开.png

图4 大学生成长论坛召开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学院积极拓宽现有的资助渠道,进一步创新资助育人形式,促成学院所有教职员工,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都积极参与到资助育人工作中,充分调动他们的责任意识,形成“人人育人”的教育新格局,并有效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德感恩,笃行回报,实现“由他助到助他”的转变,形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教育内循环。最终形成资助管理育人、资助服务育人、资助文化育人体系,润物细无声的完成对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感恩教育,实现价值引领,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 征文比赛颁奖仪式.jpg

图5 征文比赛颁奖仪式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交通运输学院羽爱童行实践队前往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建卡贫困户学生带去了海洋文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