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学习:再读《实践论》《矛盾论》——理解二十大报告的哲学基础

2023-09-01 11:29:0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学习二十大,上财在行动的号召,2023411日下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应邀云端开讲,为我校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师生党员作题为《再读<实践论><矛盾论>——理解二十大报告的哲学基础》的专题讲座。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昉教授主持报告会,380余人线上参与学习活动。

图片

 

讲座伊始,刘震老师首先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理论学习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引子,全面阐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上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学习理论最要紧的是搞对思想方法,因此要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就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矛盾论》两部重要哲学著作,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一大深刻体现。

随后,刘震老师从《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就两论背后的哲学基础展开论述。

在时代背景方面,刘震老师指出,两论是针对前一时期中国革命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作的哲学著作,主要为了反对以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为表现形式的主观主义,进而实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宗旨。毛泽东个人的读书和实践经历,使得他的论断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这为两论的哲学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实践根基,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成立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主要内容方面,刘震老师强调,《实践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坚持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以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为主线阐述了包括实践对认识的基础作用、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过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等四方面内容。《矛盾论》则建构了关于矛盾学说的科学体系,其以如何认识和研究矛盾、怎样对待和解决矛盾为主线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等方面的内容。这背后蕴含着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哲学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鲜明的哲学范式。

在现实意义方面,刘震老师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指出,两论创制了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塑造了现代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理论形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中国道路。它从总体上揭示和批判了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者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背离的基本特征和思想路线,扫除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障碍和实践障碍,奠基了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哲学基础,是我们理解百年中国何以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方法论钥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哲学智慧。刘震老师最后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哲学基础的两把思想钥匙,只有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图片

报告结束后,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系陈波副教授、冒佩华教授和郎旭华博士等与会师生就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新时代青年学生学习掌握《实践论》《矛盾论》的不变等问题与刘震老师展开交流讨论。刘震老师一一予以回应,强调要在工作实践中辩证认识问题、具体分析问题、推动理论创新,更好将学思践悟原著原理落到实处,进一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据悉,此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讲座也是我校理论星期二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我校师生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开创院系工作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王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主题教育学习:再读《实践论》《矛盾论》——理解二十大报告的哲学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