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党史| 实践出真知——读《实践论》有感

2022-12-24 20:21:40 王梓舟


实践出真知

——读《实践论》有感

王梓舟


《实践论》这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品批判了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强调了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对青年学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这篇著作入手,结合历史与当下,以青年学生视角分享《实践论》带来的启示和感悟,从中一瞥伟人的思想。

图1 毛泽东选集



我自幼崇拜润之先生,但这位伟人留下的鸿篇巨著非一年两年便能研读完毕的。我从其作品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来入手学习、直面伟大领袖留下的文字时的第一感受,便是其伟大的思想竟然能以如此平易近人的口吻留在字里行间。我们青年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在党不计成本的优质教育下早已习惯于运用古人语录、名人名言这些道理论据来更有力地说理。我们平时写的文字、说的话语,想必在当年的大众耳中是文邹邹的、阳春白雪的——这些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表达,但是当年的中华大地上能接受文化教育的人是少数。这篇《实践论》全文不用一个文邹邹的典故,仅仅使用大白话就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使得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广大人民群众哪怕只用耳朵听也能领会到其中所含的真理,正从侧面说明作者从群众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用人民的声音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发声,并且拥有高超的写作表达技巧,使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能照进这字里行间。

图2 1937年毛泽东与战友在延安


《实践论》一文作于1937年7月的延安。有人说,粉笔和讲稿,在普通教师手里,最多就是知识,但在伟大领袖手里,就成了神奇的魔术道具,能把抽象枯燥的哲学概念,变成一件件尖锐的思想武器,用来武装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军民的战斗力。有关资料认为,本文在抗日军政大学做演讲时意在解决当时党内在进行中国自己的民主革命中缺乏自己的理论指导这一问题。

《实践论》开篇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者“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这一观点。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先前的观点是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历史发展,故未能认识到“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的确,社会是具有阶级属性的,阶级之间存在矛盾就意味着会存在斗争。我的理解是,在阶级斗争中积攒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阶级的根本属性,从而获得宝贵的认识。现阶段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在这个政策下自然应当会减少,因此人民群众对阶级的普遍认识应当不可避免地逐渐模糊,但阶级矛盾并不一定会缓解。这反映到现实网络中的一些表现也很明显:舆论曾经一边倒地认为马云是“人民富豪”、“马大善人”,也曾认为其是推动了中国社会革新的人物。随着其企业管理中的很多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管理被员工揭发、集团下属的蚂蚁金服上市受阻,其名声逐渐恶化,成为了人们口中人人喊打的“资本家”,在舆论中逐渐明确了阶级敌人的属性。这个例子中,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舆论首先显示出斗争的不足导致对阶级属性的认识不足,资产阶级稍加掩饰就成了“大善人”,实际上和封建时期地主常常被称为大善人一个道理。例子中揭发马云等的丑恶行为的员工就可以称作是有实际的斗争经验、对资产阶级和资本家的走狗有了足够的认识。相应的,我们多数没有感受到阶级的压迫、更没有参与到阶级斗争的大学生就很可能存在相对天真的认识。阅读参与过斗争的人写出的经验文献毕竟和通过亲自参与斗争获得经验有很大区别,毕竟一个是直接的,另外一个是间接的。当然,作者也指出了学习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实践也包括科学艺术活动、社会政治生活等多方面。

图3 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演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继续讲认识的发展过程。作者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伦理的认识。作者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伦理的认识。这是相辅相成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可以发展出理性认识。这是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值得我们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方便我们检验自己的认识到了哪一个层次、还要怎样进行提升,以此取得更深入的认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作者也指出,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图4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实践获得了理论还不够,还要把理论反作用于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用理论朝着理想改变实际,这样的理论便有了用武之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实践得以促进理论,理论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使持有这一观点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进步。

图5 列宁与斯大林


作者后面又通过列宁、斯大林二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发展启发我们一切理论都具有局限性。即使我们身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也不能死抠马克思著作的字眼,不能把每一句话教条化——哪怕伟大的哲人如马克思,其认识也是受到时代的局限的,因为他的实践只能发生在他生存的时代,也就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所以不可能预见到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别规律,更不能预见到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今天,资本家甚至已经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资本增殖的实践中来。所以说没有最好的理论,只有最合适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尽的生命力,我想就来源于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并且允许、鼓励后人进行发展,这就要求后人有理想同时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当然,“没有最好的理论,只有最合适的理论”适用于很多场景。譬如说,很多科幻作品的粉丝,抱着一本《三体》《流浪地球》,或是《沙丘》《银河帝国》《星际迷航》等优秀科幻作品,把作品里面的一些很有哲理的语句(如“黑暗森林”理论)当做所信奉的真理就可以说犯了教条主义错误。真实的未来世界或许与科幻作品里面的想象大相径庭,因为科幻作家的实践发生在当下,尽管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但不脱离实践的想象或许是当下比较前沿的部分,他们能提出的想象、见解就仍然受到了当前这个时代的局限。雨果奖获奖作家刘慈欣的作品有一些就涉及到人性最终使人类灭亡,但不能就此说人性必将让我们灭亡;《星际迷航》里面人类和外星种族组成的星际联邦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看着就像实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人性也是一片光辉,一颗行星投一个票决定银河系未来,似乎是未来西方式的代议制民主制度竟然能联合起整个宇宙,当然如果要坚信这一点便也是荒谬的。

图6 图为采用代议制民主的科幻作品《星际迷航》系列中出现的“星际联邦”议会会场场景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这段当然不是在批判喜欢科幻文学的人,而是批判所谓的思想高于实际的人。思想落后于实践常有,此为“右”;思想先进于实际也有,此为“左”。“左”和“右”都是对实际的偏离,但我认为正常情况下往往非左即右,只是偏移程度的问题:绝对的既不左也不右似乎也过于理想化。从这样的角度来讲,很多人的人生也许可以说就是一个从左到右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的人往往爱幻想、充满理想,国外有一个词“中二病”就是在形容这个时期人的一些相关表现;而接受了现实后有人又会变得消沉或保守,放弃理想。应当说,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的人,能够逐步接近既不左也不右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坚信着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一定光明实现了理想与实际的结合,才最终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实践论》提出的促进认知与实践的方法可以归结为通过实践获得认识,通过认识指导实践,再实践、再认识,最终形成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实践和认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不难想象,老一辈革命家们正是在一辈子革命的斗争中不断认识和不断实践成长为伟人的。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先有王明死守苏联的教条,不懂得从实践中验证并修改认识,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放弃苦心经营的根据地开始了长征,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也得到了惨痛的教训;作者当时也在被党中央边缘化后反思自己的工作作风,最终重新被党内大多数人重新接受,得以重新领导革命事业,发挥自己的才干。

图7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我们学习党史、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学校啃书本上的知识就是在积极从先人的实践中获得宝贵的认识。我们去劳动、去服务社会便是在进行自己的实践。多读书,有意识地学习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的知识,多走出去看一看,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指导实践,想必会是作者希望我们在宝贵和平年代的人民所做的事情。获得的更好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的劳动和服务社会,由此便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倘若闭目塞听、在先进的人工智能揣测喜好之后发来的的一条条视频或图文推送中迷失在专属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面,不进行主动的学习和劳动,循环便被打断,认识和实践便都不能增加,甚至会随着遗忘的产生而越来越少——这便可称为“老了”。不注重实践,不注重认识,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

图8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走出校门为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提供志愿服务




文 | 王梓舟

排版 | 徐佳慧

审核 | 潘庆



责任编辑:徐佳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本文从这篇著作入手,结合历史与当下,以青年学生视角分享《实践论》带来的启示和感悟,从中一瞥伟人的思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