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来了】百年峥嵘芳华依旧,回溯过往致敬先贤

2022-08-16 16:34:10

上海外国语学社

上海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后,建立的培养中国进步青年和党、团干部的第一所学校,在党和团组织创建时期,对于团结进步青年,扩大党和团的组织以及在掩护党和团组织的革命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208月,上海共产党和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后,为培养青年和党与团工作干部,并且为组织人去苏俄留学做准备,于当年9月共同创建了外国语学社。社址设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霞飞路新渔阳里6(现淮海中路5676)。杨明斋为学社负责人,俞秀松任学社秘书。教员有杨明斋、库兹涅佐娃(女,维经斯基夫人)、王元龄(女,教俄文)、李达(教日文)、李汉俊(教法文)、袁振英(教英文)

1920年9月,新渔阳里6号门口挂出的白底黑字招牌——“外国语学社”.png

1920年9月,新渔阳里6号门口挂出的白底黑字招牌——“外国语学社”

1920年9月28日的上海《民国日报》首次刊登了外国语学社的招生广告。广告内容如下:“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语各班,现已成立英、俄、日本语3班,除星期日外每班每日授课1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外各班皆从初步教起。每人选习1班者月纳学费银2元。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报名。”

1920年9月28日在《民国日报》刊登的外国语学社招生广告.png

1920年9月28日在《民国日报》刊登的外国语学社招生广告

其实,这个广告只起宣传和掩护作用,但多数学生还是由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介绍来的。如毛泽东介绍了任弼时、肖劲光、任作民、周兆秋等人,不远千里从长沙来到上海入学。外国语学社学生最多时达5060人,主要来自上海、湖南、浙江、安徽等地。这里包括了刘少奇、罗亦农、李启汉、柯庆施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曹靖华等学者、专家。

图片1.png

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俞秀松(后排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与罗亦农(前排左一)、袁笃实(前排左二)、谢文锦(后排右一)等人合影

外国语学社的主要办学目的:是为来沪的青年提供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和外语学习(主要是俄语),并在上海共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革命实践。挑选其中的优秀分子到苏联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

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一般是上午学俄文,下午除学习外,有时刻钢板,印传单,有时还要到工厂联络,上街发传单”外国语学社除教俄文外,还讲马列主义课,有的人“读的第一本马列的书就是外国语学社发的《共产党宣言》。

参加社会活动是参加外国语学社学习的重要内容。1920103日下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外国语学社召开会议,发起成立上海机器业工会。会议由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上海机器业工会筹备会书记李中主持,杨明斋先作演讲,尔后陈独秀讲话。陈独秀鼓励工人“建设一个大力量的工会”。


责任编辑:于佳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百年峥嵘,致敬先贤。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建立,对于团结进步青年,扩大党和团的组织以及掩护革命活动等发挥重要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