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两弹一星”精神在青海发源,在当代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图腾。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基因,打造思政教育品牌,以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为选修课程,教育青年学生继承先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一、开设特色选修课,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 理论课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指示和要求,是新时代 教育的基本遵循。校党委紧抓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院党总支成立了党总支书记、院长、教师骨干和学生党员共同组成的教学和宣讲团队,开设特色选修课,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力度和广度。2020年开设了全校公共选修课《“两弹一星”精神弘扬与传承》。
(一)课程特色
本课程着重讲授“两弹一星”精神为主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重大成就、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引入课程,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着力服务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教学的精细化设计,将课程设计的专题、案例、问题、视频、音乐、故事、现场实践教学录像进行数字化转化,结合虚拟仿真实践体验中心的相关教学成果,形成线上教学资源库,努力达成情境与体验的结合,唤起对真善美的体验,打造我校“两弹一星”精神思政教育的线上一流课程,为下一步继续深化“两弹一星”精神的思政品牌打好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课程于2021年获批青海师范大学校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目前已有300多名学生选修学习该课程。多名教师也在校内外进行专题讲座,扩大了课程的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
(二)课程设计全面深入
通过专题设计、案例呈现、问题互动、课堂翻转、观看视频、讲述故事、现场实践教学,努力达成情境与体验的结合,唤起对真善美的体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形式融会贯通。目前教学内容主要有:
1、“两弹一星”精神的生成
2、“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与理论逻辑
3、“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4、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根本遵循
5、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路径
6、实践教学:参观青海金银滩中国原子城;参观循化红光村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参观青海“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等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准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受益,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四)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增强课堂活力,采用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纪念场馆实地参观、担任讲解员、宣讲队员、志愿服务等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让学生体验学习挑战。依托智慧教室,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出“两弹一星”人物故事、原创MV、网文等网络思政作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这些环节均纳入学生成绩评定内容中。
二、服务社会,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将“四史”教育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重大成就、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教育等作为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紧跟时代发展,注重将学科前沿、时政热点、红色文化、区域发展等内容融入课程,增强大学生、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学习的获得感。坚持党史党建深度融合党性教育,注重学思与践行相统一,促进教学相长,彰显马克思主义学科特色,体现出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主体性、综合性。
突出学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职能,探索“两弹一星”精神与 教育之间的紧密关联,系统架构并形成“两弹一星”精神融入 教育、干部培训计划的策略体系,实践新路径。通过课题研究、课程开发,以专题设计、案例呈现、问题互动、课堂翻转、观看视频、讲述故事、现场实践教学等,努力达成情境与体验的结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