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2021-12-15 19:50:29 肖正刚

王泽山院士是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化学化工学院装药所教师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但他在平凡的国防科研岗位上又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三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毕生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求实创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弘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典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本党支部的骄傲。

科学家精神是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凝结而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是和伟大建党精神一起作为第一批被纳入的伟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家精神有过多次阐述,20209月份,他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研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15月,他又指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因此,要学习领会科学家精神,要深入理解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理解其丰富内涵,其核心要点就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国防特色鲜明的大学,长期以来为国家兵器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有正确的、坚定的政治方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国防的强大默默无私奉献,形成了南理工独特的“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训,是南理工血液中流淌的红色基因,尤其是“献身”所体现出的全心全意的为国无私奉献精神就是崇高的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这个特质内涵是很多高校都不具备的,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核心要点之一。

王院士就是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他有一股想做好事情的钻研精神,也还有一股想做成事情的锲而不舍的韧劲,是为国家做事情,而不是为个人利益。在野外科研试验过程中,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总是亲自奋战在一线,拿到第一手试验数据,指导开展下一步试验方案。试验结束后,他潜心思考,反复推敲试验方案的细节,往往会为了一个难题的解决日思夜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即使上床入睡后,他还不忘思考解决问题,有了想法和思路,立即起床记下来,继续推敲。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富有深刻洞察力的理论基础知识,使他的工作如虎添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的成就,在实践中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他的制胜法宝,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是他一辈子的追求。

王院士曾经说过,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其实,我想,王院士这句话里还隐含下面一层意思,也就是: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要为国家国防事业矢志不渝。王院士的获奖只是其收获期,实际情况是,在长期的国防科研奋斗过程中,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只能立足于国内,靠自己的原始创新去解决“卡脖子”技术,有许多困难都需要他去一一克服。自立自强,下定决心去排除万难,坚守为国奉献的初心和使命,是王院士身上闪光点之一,这也是学校众多科研工作者身上的优点,几代南理工人在为国奉献的过程中都像王院士一样迸发出了这些优秀的闪光点,共同铸就了南理工的“献身”文化内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大力弘扬。

因此,我们党支部在王院士“献身”精神和“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信念的感召下,发扬支部在承担国防科研项目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将献身国防与科学创新精神融合其中,凝练成“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军工精神育人工作法,作为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创新点和工作抓手,其目标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推动支部科研创新与立德树人融合发展,引领师生献身国防事业,立志报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主要内容就是将线上资源、课程素材库等与线下的王院士科研事迹展厅、实景课堂以及舞台剧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在师德师风教育、价值引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各环节开展细致、立体的全面工作。下面举3个例子说明。

在师德师风教育方面,经过支委多次讨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当前形势,党支部策划了重走初心之路主题教育活动,到党最初开始的地方去体验初心和使命,因为是要和师德师风教育相结合,还要考虑学生培养,所以,这次活动,我们就将单位的教师和研究生党员都组织在一起,在红船精神的诞生地,在上海,在嘉兴南湖,在模拟红船之中召开党员大会,重温入党誓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党的一大历史,师生一起交流心得体会,使每一位老师都接受了革命首创和奋斗精神的深刻洗礼,更加坚定了献身国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进入课题的研究生们以科研创新和献身国防的实际经历与党的一大所阐释的伟大建党精神相结合,师生们热情互动,不仅促进了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而且还针对性地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思政实践教育效果。

党支部还注重在学生科研和教学各环节时刻开展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工作。我们十分注意将工作做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比如,前些日,单位几个博士生开题报告,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针对他们的科研任务,将王院士不畏野外试验的艰辛以及为解决问题废寝忘食这些工作的点点滴滴讲给学生们听,勉励他们勇于提出科学问题,努力试验并多方想办法解决难题,献身国防科技事业。

在课程思政方面,装药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火药,古代中国人知道黑火药的化学混合比一硫二硝三木炭,但并没有对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错失了发展的机会。黑火药传入西方,西方人对其化学组成、燃烧化学和机理进行研究,基于化学元素的认识,知道了木炭是C,硫磺是S,硝石是KNO3,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火药的升级换代产品——硝化纤维素,其性能远远高于黑火药,在武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讲述完火药的发展,师生充分互动讨论其背后的科学思想和启发意义,并纷纷热情探讨其他相似例子,以及向老师请教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充分讨论交流,提高了学生在科研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将科研实践与育人相融合,将思想政治融入课堂教育,弘扬了科学家精神,起到了很多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新时代进一步凝塑南理工“献身”精神内涵,要学习与领会习总书记阐述的科学家精神,学史力行,学习王院士永葆对党的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创新争先,勇攀科学高峰,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支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有像王院士“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劲头,找到工作抓手,做好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责任编辑:张天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王泽山院士“献身”精神对教育部“双带头人”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启示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