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师德 铸师魂 强师能 坚信仰 明责任 强技能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学习感悟之二

2021-01-19 14:27:59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首要在立德。师德师风建设关乎国家命运、关乎学校命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标准和期望。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的各位老师利用“五一”小长假,重新学习了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让我们看看老师们对于新时代师德师风的理解吧……

坚守底线 追求崇高 德字为先 无愧于心

 杜琳娜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关键。2019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强调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意见》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这对我产生了很强的触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一名高校的教师而言,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以高尚的品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只有以正确的思想为引领,并认识到师德是教师应有的意识属性,才能真正唤醒内心的道德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用“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大先生”等形象贴切的词汇来表达教师对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努力做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每一个教师也都在身体力行地去完成这个使命。

但是现实却出现了困境,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道德主体,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意味着教师必须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可是当前教师专业道德却面临着两难困境:社会大众对师德有崇高的期待,而教师希望成为道德的“常人”而非“圣人”。到底是追求底线还是追求崇高,成为教师之迷惑与困顿。我认为二者皆不可抛。孟子说“教者必以正”,体现了儒家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学校教育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师要履行好培养人的使命,必须首先做到修德正己,“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师德的底线要求中含有崇高的意蕴,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底线伦理,底线师德不仅突出了教师专业的特性,而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拥有高尚的私德与公德,教师自身在教育场域中具有教育性,因而不应在脱离教育场域后就放松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在不同的场景下抑或不同的角色中以不同的德性标准来评判自身的行为,一个缺乏基本社会公德的人,不可能拥有慎独的美德,我们又怎能相信他能做到为人师表呢?因此,教师专业道德不仅局限于职业领域,更彰显在教师日常生活的私德和公德之中。因而一个合格的教师,既应该有个人私德的底线,也应该有公德的崇高,二者是一体的,选择教师职业的同时也就意味着选择过一种道德上追求高尚的生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积极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的论述的学习,并且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热爱社会主义。在教学中,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培养优秀的青年学子。同时我也会重回的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突出课堂育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自己的素养,把握好自己的阵地,以心育人,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而且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最近动态,主动关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增强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校,我会严格遵守学校中的规章制度,坚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师德底线。对于学校指出的问题积极改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内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道德主体。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意味着教师必须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底线师德不仅突出了教师专业的特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