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2020-11-13 11:22:44 杨雷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其名字是父亲摘引诗经《小雅·鹿鸣》中经典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描述的就是小鹿在野外快乐地吃艾蒿的情景。想必当时父亲也不会料到,多年后屠呦呦会因这个名字和青蒿结下不解之缘。1951年考大学时,她选择当时的冷门学科药物学为第一志愿,并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在大学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她在专业课程中,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也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两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7年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于是,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等成千上万种中药,但是这些中药提取物要么抑制率不稳定,要么就是药效甚微,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39岁的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屠呦呦系统地整理了历代医籍,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面对大量失败,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是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其他科研机构也得出类似结论。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1971年,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认为温度高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影响而影响疗效,便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用从青蒿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入临床前屠呦呦还带头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进行了自身试服。为了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她这个搞化学实验的科研人员亲赴海南疟区,奔走在高温酷暑下,亲自喂药,并整天守在病床边观察患者体温及疟原虫血片检查的结果。终于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首次30例临床治疗的成功。1972年11月即从该青蒿抗疟有效部分中分离提纯得到青蒿抗疟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把青蒿素开发成为全球抗疟措施,青蒿素亦成为我国被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

2011年拉斯克基金会将这个全世界最权威的拉斯克医学大奖毫不吝惜地发给了屠呦呦,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其颁奖词为:“显然,屠呦呦的洞见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尤其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而拉斯克奖在医学界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图片1.png

 

图片2.png

 



责任编辑:郑向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屠呦呦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