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

2020-09-02 10:30:52 高中锋

王换于(1888-1989),娘家是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贫苦出身的她十九岁就嫁给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旧社会妇女没有地位,到夫家后就两姓合在一起,她被称为于王氏。抗战爆发后,她曾任我党情报联络员等,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腊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又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这总不能没有个名字,于是就将于王氏改成了王换于。那时她已经年过半百,大家都称她“于大娘”。


w1.jpg

王换于


王焕于生前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无私创办战时托儿所,保护了一批高级将领的子女,先后收养四五十位将领的子女,其中罗荣桓之女罗琳和儿子罗东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副政委、中将军衔、北京八路军 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以及徐向前的女儿小何(乳名),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胡鲁生,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曾在战时托儿所生活过,得到过王焕于老人及家人的细心照料。

抗战时期王焕于家成了著名抗日“堡垒户”,一一五师、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纵队、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省政府前身)、鲁中区党委、省妇救会、大众日报、北海银行、姊妹剧团等机关曾先后住在王换于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山东党政军领导人罗荣桓、徐向前、肖华、朱瑞、郭洪涛、黎玉、张经武、陈明、马保三、高克亭等也曾先后住过她家。徐向前在东屋办公居住,南屋不仅是朱瑞办公居住处,还是他和陈若克结婚的新房。

沂蒙母亲王换于爱党爱军、无私奉献,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在抵抗外敌侵略时不屈不挠的红色革命精神,也给我们以精神启迪,是我们在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道路上永恒的风向标。


z1.jpg

祖秀莲


1939年初,年近50岁的祖秀莲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她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1941年农历九月,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一天下午,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执行侦察任务时,在桃棵子村南挡阳山下被鬼子5颗子弹打中,倒下后又挨了几刺刀。有一颗子弹从两腮穿过,牙被打碎好几颗;肚子被刺穿,肠子露在外面。他用军上衣扎紧肚子上的伤口,朝桃棵子村爬,爬到祖秀莲家门口时晕倒了。

那时,谁掩护八路军、救护八路军伤病员,叫鬼子发现后都得杀头。祖秀莲不怕。她把郭伍士架进屋里,抠出他嘴里沾着的碎牙、血污,一盅一盅地喂水。

晚上,鬼子又住进了桃棵子村。祖秀莲叫上张衡军等几个游击队员,把郭伍士背到村后崖下一个大草垛里藏起来。第二天又背回来,祖秀莲烧了盐水给他擦洗了伤口,包扎好后又背到西山半腰一块大卧牛石下挖好的一个洞子里藏起来。她天天躲开鬼子,到石洞里送水送饭、喂水喂饭、清理卫生。为了给郭伍士补养身子,她把自家的两只母鸡都杀了熬成汤,喂郭伍士。

待了一个多月,郭伍士的伤情好转,被转移到一个八路军医院里。临走时,祖秀莲嘱咐他,不管走到山南海北,一定捎个信儿来。郭伍士说,无论战斗到哪里也忘不了你这个"娘"。


z2.jpg

祖秀莲与郭伍士


郭伍士在医院养好伤后,很快就回到了部队。1947年复员时,他感激沂蒙山的乡亲,没回山西老家,在沂南县隋家店子落了户成了家。

在随后的日子里,郭伍士对祖秀莲像亲娘一样伺候,每月都从残废金里拿出一部分给祖秀莲。上级供应给他的花生油,也都送给了祖秀莲家,还不断买好吃的孝敬老人。
       郭伍士做了一副小挑子,一头挂上烧酒、一头挂上一盆狗肉,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边卖货、一边打听救护自己的"娘"。1956年,他找到了桃棵子村,见到了祖秀莲。再一次来时,他正式认祖秀莲为娘,和张衡军几个相互称兄道弟。1958年春,郭伍士一家从50多里外搬进了桃棵子村,在村里安了家。


责任编辑:郑向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涌现出成千上万的沂蒙红嫂,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标志。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