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路”精神焕发新时代“璀璨”光芒

2021-08-23 17:38:58 学习强国 汤红红

“一位将军,一条公路,一个奇迹,一段历史,一座新城,一种精神”,回望历史,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记录着这位传奇将军修建青藏公路时的辉煌瞬间,这些点点滴滴是青海省格尔木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见证,也是一代代创业者艰苦奋斗的缩影。

将军楼公园慕生忠将军雕像

走进将军楼公园,一座39.16米高的“人”字形天路纪念塔矗立高耸。39.16米,寓意着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里程之和3916公里。漫步在公园内,四周林木繁盛,园内坐落着慕生忠将军的雕像、筑路大军艰苦开路的“筑路忠魂”群雕、反映军垦拓荒的“铸剑为犁”雕塑、反映昆仑文化的“巍巍昆仑”雕塑、反映民族团结的“和谐雕塑”……

67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等省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11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终于建成了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创造了世界屋脊上人类“生命禁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历经风雨,几代格尔木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为格尔木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年修公路老照片

今年68岁的老党员任志珂,在街道、社区的组织下来到将军楼公园,追忆这段红色的历史。他22岁从教,见证了格尔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不断取得的辉煌成绩。

“作为土生土长的格尔木人,我对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感情。坑洼陷脚的沙窝子路变成宽敞的柏油路,半截人高的地窨子变成高楼大厦。放眼如今的校园,整齐的教学楼、现代化的阅览室、科学实验室,处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我作为一位退休的老党员深有感触,这些都得益于老一辈格尔木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

现代化的校园

黄河路街道铁西社区副主任谢冲说:“社区通过用眼看、用口传、用心听的方式,丰富党员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回顾和学习‘两路’精神、柴达木精神、农垦精神,教育广大党员牢记使命、坚定信念,为格尔木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还组织老党员在辖区为大家开展了系列微党课宣传活动,通过老党员现身说教,重温红色记忆,让党员群众在聆听中学习党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格尔木公路段退休老职工吴战瑞今年已是80岁高龄了。1964年,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青藏公路风火山五道梁81道班干起了养路工作,从走进道班的那一刻起,他连着三年都没有回过家。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道班成了他的家,他的一生也献给了平凡的公路养护事业。吴战瑞说:“几十年前,气候恶劣,设备工具落后,修路工程举步维艰。那时候,同志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有了这条路的诞生。”

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

那些筑路英雄们怎会想到,67年后的今天,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辉煌仍在续写,这一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如雪域高原上一双坚实有力的翅膀,托起青藏高原腾飞的梦想。还有一代代的格尔木人正传承和发扬着“两路”精神,在柴达木盆地筑起创业、发展、希望之路。

交通大动脉

生活在格尔木的人们,几乎都知道守护唐古拉山口的“天下第一道班”的故事;听过坚守“生命禁区”20年的全国劳模陈德华的故事;读过三代人薪火相传的青藏公路多年冻土科研团队的报道……他们见证了格尔木城市的崛起。

如今,还有更多的人正传承和发扬着“两路”精神,昂首阔步于开放发展的浪潮中,积聚强劲的发展动力,让“两路”精神焕发新时代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陈泳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走进将军楼公园,一座39.16米高的“人”字形天路纪念塔矗立高耸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