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小康 | 玉米团子的故事

2020-12-09 16:46:59 央广网

1969年1月13日,一列火车从北京驶向千里之外的陕北农村。

这是一趟知青专列,不满16岁的习近平坐在上面。沿途,知青们被漫无际涯的黄土高坡震撼。

辗转几天后,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他将在这里度过七年知青岁月。

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

那时的中国生产生活物资都很匮乏,农村的情况尤其严重。这首先体现在“吃”上,“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是那时乡亲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习近平曾有过与乡亲们“换饭”吃的经历。

“我们知青当时的粮食比农村社员要宽裕一些,这是因为周恩来总理听说陕北知青饿肚子、吃不饱,就和陕西省、延安地区商量,决定对每一名知青分‘一个半人’的口粮。再有,插队下乡的前半年,国家还给我们供应了6个月的国库粮,所以我们知青的粮食基本够吃,吃得也要好一点。”曾与习近平同在梁家河大队插队的知青雷平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时,知青们能吃到蒸玉米团子、高粱米团子,而老乡们大多时候只能吃糠窝窝。

糠窝窝,在当地也叫“糠团子”,是用推磨剩下的麸子或玉米皮之类做的,因为太粗糙,有些捏在一起都很困难。

上山干农活吃饭时,知青吃的玉米团子是黄澄澄的,老乡一看,就说:“你们知青吃的这是真粮食。”习近平拿起老乡们的糠团子一看,确实差了很多,于是就用自己的玉米团子和老乡换。

糠团子难以下咽,而且不顶饿,吃完没一会儿就又饿了。习近平饿得实在顶不住了,又打开老乡的饭包,想拿块糠团子吃两口,却发现他换给老乡的玉米团子他们都放着没吃!问后才知道,这是留给家里男劳力和孩子的。

这件事对习近平触动很大。在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他说:“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

在梁家河看到、体会到的“实际”,让习近平从心底想为这里的乡亲们做些什么。

1974年1月,20岁出头的习近平挑起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一上任,就带领乡亲们打坝造田、兴建沼气,这个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很快发生了变化,乡亲们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习近平总书记把梁家河看作人生的一个转折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到梁家河,在群众的簇拥下,他深情地说:“从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在体验民生疾苦中萌生人民情怀。从那以后,不论在地方还是中央工作,他始终同人民群众走得很近很近。

2012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从第一个去福建宁德下党乡考察的地委书记,到走遍了全国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总书记,足印串起不同的地点,却饱含同样的深情;

从“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到“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切切话语,传递着“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真挚情怀;

从“掀锅盖、摸被褥、看粮袋”的关切,到“夙夜在公”的工作日常,彰显着“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的坚定信念。

“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情切,志坚。

“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人民群众就惦记他、信任他、支持他”,习近平的为民情怀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历久弥深。

责任编辑:欧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习近平曾有过与乡亲们。知青吃的玉米团子是黄澄澄的。习近平拿起老乡们的糠团子一看。想拿块糠团子吃两口。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