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中国共产党鲁东大学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严谨、精益、卓越”鲁大质量文化,大力实施“党建领院、人才兴院、学科立院、专业强院”发展战略,通过构建“党委领航、支部引航、党员导航、群团助航”工作模式,团结带领学院师生胸怀“国之大者”,勠力同心、踔厉奋发,扎实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走出了党建把航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五年间,学院党委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领,“铸魂工程”夯实政治根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规范、探索、创新”为抓手,在“五个到位”导向的基础上,自觉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谋划工作,构建了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章立制明晰推进各项工作的自主权限和应履职责,集中力量实现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激发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活力。
落实校党委提出的“对标争先”计划、“双创”工程和“一党委(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项目建设计划,通过实施“铸魂、头雁、服务”行动,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双认领”党建工程,创建了“立德树人,构建资环特色‘党建+’引领体系”党建工作品牌和“教学做一体化”思政育人品牌。2018年学院开展的“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被教育部评为第二届全国高校支部风采展优秀案例,教工党支部获批“山东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学院党委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该项目目前已顺利通过验收);2021年学院党委获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党委书记许国纯同志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学院教工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思政育人品牌获评“全国 工作精品项目”“全国 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入选省教育工委主题党日案例选编。
创新驱动,“头雁工程”引领学科建设
主动对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等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头雁作用”,以“思想创新”“课堂创新”“实践创新”“科研创新”“应用创新”五大举措,全面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持续强化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龙头作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以高层次人才“引育用”、骨干教师“传帮带”、青年英才“放管服”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先后引进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9人,培育新增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杰青、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近11人,打造省优势学科团队、青创团队8个。学院特聘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Jeffrey领衔的“山东省苹果产业水资源可持续性与水安全研究”团队获评2020年度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团队),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赵英教授带领的“土壤水文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二届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突贡专家张振华教授带头的“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效应导学团队”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司炳成教授当选美国土壤学会和加拿大土壤学会双会士,学院教师获“山东省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奖”“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等省级以上荣誉10余项。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及社会需求,紧扣山东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科布局及高水平学科申报标准条件,牵头成立山东高校地理野外联合实习G5联盟,与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地理学相关学院通过资源整合和平台优化走协同发展之路,推进山东地理类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实现高水平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相继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学”连续三年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获批新增“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获评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评山东省教学改革培育、重点和面上等项目5项,《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遥感技术基础与应用》获评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
科技赋能,“春风工程”推进成果转化
注重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学科、专业、教师队伍等实际,积极构建“人才、团队、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的科学研究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凝聚起校地校企融合发展的磅礴力量,推动多方协同高效发展。
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自校党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新增“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级平台1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等省部级平台3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牧场监测工作站等市厅级科研平台5个。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2项,科研经费屡创新高,年均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
积极与政府及企业围绕党建联建、人才培养与输送、科研创新、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创新校地合作新局面,提高成果转化传出率,带动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目前已与东营市汀罗镇、烟台市水文局、威海蓝色经济研究院、烟台业达热电集团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科研及项目合作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先后建成“烟台市滨海水文过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东营市土壤健康与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等服务地方平台,通过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部分成果被广泛推广,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
人才强基,“养正工程”提升育人质量
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着力发挥“党的领导”这一办学育人最大优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加强“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出思想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双创育人、科研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宽领域、多层次的“五育”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丰富实践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双导师制”“双班主任制”,建立了导师与学生“课内+课外”“线下+线上”一对一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涵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五年来,本科学生获得“新时代齐鲁最美青年”“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100余人次,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全国高校教学技能大赛大会示范课2项、省一等奖5项,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金奖等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类竞赛奖励10余项。硕士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索引60余篇,34人考取中科院、985、211高校博士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4篇,山东研究生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5名学科教学研究生获得山东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名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到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辑扬帆启新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鲁东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过硬本领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