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 砥砺前行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与思政工作纪实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关键责任。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彰显“马院姓马”的政治属性、更好承担“在马言马”的职责使命具有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全面提升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水平。
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是江西进入A类的4个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两项教学方法入选教育部 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一个个骄人的成绩,印证了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助力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
坚持政治建院
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面领导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学院党委充分认识到,“马院姓马”,必须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对此,学院党委坚持和完善“三个双重”理念(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党委书记的主责,又是党委的本职;学院领导既是行政领导又是党委成员;学院领导既要履行行政职责又要履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及“三个化”工作机制(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全员化;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全域化;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全程化),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融入学院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学院党建思政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党委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多元举措打造素质高、能力强、善创新的基层党支部。学院现有党支部9个,其中教工党支部5个,学生党支部3个,师生联合党支部1个,两个人数较多的党支部设置党小组。各党支部书记由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十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等一批“双带头人”担任,把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党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根据专业特点,着力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促进党支部工作与学科专业建设同向发力。学院党委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概论教研部党支部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更应是示范者、传播者。如何推动党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学院党委结合实际,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广大师生中,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宣讲团”两个理论社团建设为抓手,创新党的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形式。两个理论社团先后分别获评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先后出版学生成果集12本。通过建设“四个青马工程”,着力打造“青马读书会”“青马论坛”,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课题项目”,办好《青马学刊》,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专业修养。
强化思想引领
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亮青年学子成长之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党史是内容丰富的宝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学院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务实导向,精心谋划,认真安排,严格落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例会暨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教学特长,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面向校内、校外开展百年党史专题宣讲;打造思政课与交响乐互嵌的思政大课堂,以党史百年与交响乐的课程思政的形式,推出别具一格的“党史百年与交响乐”思政大课;开设《百年党史江西红》课程,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双休日系列讲座,参与录制全省党史学习教育示范课;组织本科生、研究生去西柏坡、井冈山、莲花、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平小道等地,开展生动的现场实践教学。
思政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在江西师大学子眼中,思政课形式新颖、内容鲜活,是人人爱听的“金课”。这源于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把打造思政课“金课”列为学院重点工作,帮助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基于红色基因传承‘一定二化三结合’的 理论课教学方法”等两项教学方法,入选教育部 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2019年3月,《人民日报》刊文《谱写立德铸魂的奋进篇章 全国 工作会议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述》,宣传推广江西师范大学“红色基因传承”教学方法改革。
▲江西师范大学红色文化大学生宣讲团赴西柏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发动全体教师开展思政课堂教学大讨论,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揭短亮丑,剖析原因、找出对策。同时,利用跨教研室、跨学院、跨学校的“三跨”多类型集体备课机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效提高了课程质量。今年9月,学院主办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跨校线上线下集体备课会。来自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南昌职业大学、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高校近600名思政课教师参加。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员教授带头做专题报告,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汪荣有,副院长韩玲教授所作精彩报告赢得参会老师的一致点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生活是“大思政课”最丰富的资源、最鲜活的素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战“疫”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涌现了一批舍小我、为大家的先进典型。学院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利用战“疫”素材,在人民网“同上一堂战‘疫’”课江西专场、学校战“疫”思政大课开展专题讲座,近千万人次收看。推出的17个战“疫”思政课教学视频入选“全国 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两门课程获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学院教师获江西省高校“战‘疫’思政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3项。
下好“一盘棋”
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以党建为引领,党政工作思路高度融合、目标有机契合、资源科学整合。
今年暑假,学院组织部分思政课教师赴教育部全国 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开展社会实践研修活动。专题报告、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思政课教师们直言受益匪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重要性。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班级开展红色文化社会调查活动
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关键在人;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将其视为强院兴院的关键一环。为引导思政课教师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学院在加大思政课教师引培力度的同时,还着力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优化思政课教师岗位设置,做实思政课教师理论培训与实践研修,实施思政课教师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学院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 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调整优化政策、创新工作方法、集聚优势资源,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服务水平长足发展。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近400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在江西省一流学科验收中获得优秀。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苏区振兴研究院、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社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等一批学科平台相继搭建。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一线走读访样本”活动
万里乘风,青山路遥。“今天,我们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接点上。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学院党委表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内涵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而不懈奋斗!
(本版文图均由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奋楫扬帆 砥砺前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