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录 | 衔泥燕子垒起幸福暖巢

2022-02-03 22:30:37 共产党员网

“梧桐槐树一行行,行行映楼房;街坊邻居相处亲,有事大家帮;党群心相融,鱼水情谊长……”一首由居民自发作词作曲的《幸福大海阳》,唱出了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街道大海阳社区的幸福生活。

在居民眼中,大海阳社区能有今天,多亏了他们的“好闺女”“当家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冷晓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凝聚志愿服务热情,调动各方共建力量,从2004年来到社区,冷晓燕如燕子垒巢般一刻不停,一点一滴把一个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矛盾问题重重的老旧社区变成了人人称颂的幸福社区。

知百家情,解百家愁

“又乱又破,哪像一个城市社区啊!”刚到大海阳社区,冷晓燕几乎不敢相信:到处破破烂烂、坑坑洼洼,居民楼门前的小房子上,全部私搭乱建了棚顶,上面堆满咸菜缸子、木头等杂物,看起来就像一座座垃圾山,足足1900多个!

居民们对社区党委也不买账。冷晓燕到任第二天,就有多次进过监狱的居民传话,让她前去“报到”。

怎么尽快树立起社区党组织的形象,让老百姓充分信任并紧紧跟随?冷晓燕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关键是要摸清群众想什么,知道他们要什么,这样才能往群众心坎上‘使劲’。”她带头在社区公布手机号码,设立30余个民情意见箱,带领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三个月内,共收集意见建议340多条,其中反映最集中的,还是社区的环境问题。

那就先把老百姓最急切、最难办的事解决了!冷晓燕下定决心,啃下大海阳社区环境整治这块“硬骨头”。

她和社区干部一家一家做工作,亲手帮他们把棚顶的木头、杂物等运下来。有好几次,看见一只只老鼠、黄鼠狼从垃圾堆里窜出来,吓得她汗毛直竖。期间,也有居民百般阻挠,甚至拿刀威胁,都被冷晓燕和社区干部耐心化解了。

拆到一半,有居民拿出小棚房产证,冷晓燕心一沉:按市场价,一个小棚就得十几万。没想到居民主动说:“书记,我当初买这个小棚,办理房产证共花了251块钱,你就给我251块钱就行。”“只要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冷晓燕感慨地说。

用两年多的时间,冷晓燕带领社区党委拆除违建小棚,清走垃圾,重铺路面和管道,种上樱花树,安上休息椅,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大海阳的垃圾山清了,真是了不起!”居民们对冷晓燕、对社区党委的态度大为改观。

打下这个漂亮的“翻身仗”,冷晓燕更加意识到及时了解民情的重要。她提出“三访民情”工作法:“零距离”全面家访、“全天候”动态接访、“带问题”重点回访。充分发挥党员、楼栋长的作用,让他们带头亮身份、听民需,把群众诉求记在本上、装在心里。

社区里老人多、孩子多,冷晓燕带领社区党委建起乐童室,铺上地垫、放上玩具,学龄前的孩子们有了玩乐的场所;开办壹家生活社区厨坊,以成本价为150多位老人提供干净可口的饭菜,让他们不再为吃饭问题发愁;开设社区老年大学,教老人们剪纸、烘焙、使用智能手机……如今,社区“三访民情”记录已整整15本,摞起来足有一米多高,一万多个问题被解决。

众人拾柴火焰高

基层一根针,穿起千条线。

面对繁杂的社区事务和群众日益多元的需求,有人抱怨不停,有人应付了事。而在冷晓燕看来,社区群众从来不缺乏自我服务的能力,关键是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整合利用的“巧劲”、发挥作用的平台,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养狗问题是很多城市社区的“心病”,大海阳社区也不例外。社区尝试管理过几次,结果都不理想,“总感觉隔着一层”。

“只有养狗人最懂养狗人,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冷晓燕灵机一动。她带着社区党委开会研究,调查社区有哪些养狗的居民,把其中素质高、有热情的党员群众发掘出来,成立文明养犬协会。

协会一成立,会长孙美香就带着大家征集意见,订制了21个狗粪箱,安在社区各个角落,组织志愿者穿上红马甲,清理狗粪,劝导不文明行为。每年协会还举办“我是文明铲屎官”表彰大会,选出文明养犬户,采用“狗粪换狗粮”的方式进行奖励,社区里再也看不到遍地狗粪了。

没有大包大揽,依靠党员群众自身就解决了问题,冷晓燕尝到了“甜头”。

有老人提出,年纪大了,换个灯泡都不会,冷晓燕带领社区党委挖掘有维修经验的党员群众,成立彩虹安全维修服务社,为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很多老人退休以后没事干,社区党委就把有才艺、善管理的老人挖掘出来,建立心连心艺术团、华声朗诵驿站、红色剪纸社等,让老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为了调动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冷晓燕探索出“时间银行”积分服务模式,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时间可以储存在“时间银行”里,用来换午餐、换维修、换四点半课堂等,实现以服务换服务。

“趁现在身体还行,能多干就多干一点,把正能量发扬出去,等咱老了也有人给咱服务。”壹家生活社区厨坊厨师长王玉萍已在“时间银行”里储蓄了2万多小时,不仅可以自己用,还可以给孙女兑换社区举办的四点半课堂、寒暑假夏令营、实践班等。

党建是最有力的引擎。冷晓燕实行党员和群众组织负责人“双孵化三培养”机制,在培育孵化群众组织的同时孵化群众组织党组织,把群众组织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群众组织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优秀的党务工作者。目前社区27个群众组织负责人全是党员,越来越多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有20多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大海阳社区志愿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社区志愿者从几十人发展到如今1500多人,占社区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刘芸芳老人是壹家金牌调解室的一名金牌调解员,今年已经70岁了,但她仍然坚持每天到社区开展调解服务。“我就喜欢大海阳社区,这里有一种正能量,感觉特别舒服,没有工资我也愿意来干活,搬家都不舍得。”老人动情地说。

“小社区”撬动“大资源”

“大海阳社区被确定为全员核酸检测点,现面向各个单位临时征集户外帐篷、矿泉水等物资,哪个单位有,可以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前不久,一条求助信息发布在大海阳社区“壹家生态党建共同体”微信群。

“收到!”“我们有!”“马上解决!”微信群里一呼百应。

帐篷、口罩、隔离服、测温枪、矿泉水、方便面,很快,来自16家共建单位捐赠的价值3万余元的防疫物资就被源源不断地送到了社区。

捐赠防疫物资,选派党员志愿者来社区维持秩序、引导咨询,帮助社区工作者摸排比对上万条居民信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做核酸检测……疫情期间,47家共建单位成为社区的坚实“后盾”。

一个只有0.6平方公里的老旧社区,却能调动这么多单位的资源,秘诀何在?

“用一心为民的真心敲开单位的大门,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上门。”冷晓燕给出答案。

社区外墙年久老化,砖块裸露,很不美观,冷晓燕主动找到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提出将社区作为科普宣传的观摩点,在墙面上绘制彩色科普宣传漫画,科协负责人动心了。

第一面墙绘制出来,一下子“火”了,轻松活泼的彩绘引得众多居民流连驻足,还吸引了各路媒体前来报道。之后连续5年,烟台市科协先后投入20万元,将整个社区5000多平方米的墙面全部绘制了一遍,社区里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烟台市开展党员“双管双责”、驻区单位“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后,冷晓燕眼前一亮:“组织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共建平台,怎么唱好戏,要靠社区书记。”

她抓住契机,在全区率先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由6名驻区单位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副书记,构建起社区党委牵头抓总,驻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1+X”组织体系。探索实行“民情网格项目服务工作法”,将社区自管党员和报到党员统一分配到网格、楼栋,开展走访,收集意见,并根据走访情况设置服务项目,组织共建单位认领办理。

很多依靠社区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老城区的下水管堵塞严重,由于产权单位大多倒闭,污水外溢问题一直困扰社区。冷晓燕与烟台市排水管理处养护管理所联系,选派党员志愿者免费为社区疏通了堵塞多年的排水管道,也疏通了一直“堵”着居民的一块心病。“这些单位不缺资源,但很多单位不知道社区需要什么,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把它们的资源、力量用到实处。”冷晓燕说。

发挥党建优势,把更多资源整合到社区,冷晓燕不断创新共建模式。2019年,她探索成立大海阳社区“壹家生态党建共同体”,搭建涵盖全市范围内社区、农村、机关、国企、非公企业、外资企业、社会组织等7个领域的党建互联互动平台,社区“朋友圈”越来越大。

“把资源带到大海阳社区,我们放心!”“能为社区贡献绵薄之力,甚感荣幸!”“一切听从社区党委的安排!”“壹家生态党建共同体”单位热情高涨,大家争先恐后为社区提供资源、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最多的一个单位认领了25项为民服务项目。

拜访共建单位,联系服务项目,送上感谢信和锦旗,冷晓燕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燕子,为了社区群众的幸福生活四处奔忙着。“只要是对群众好、对社区好的事,再苦再累再难,我都要试一试。”冷晓燕笑着说。

责任编辑:杨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 | 衔泥燕子垒起幸福暖巢——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街道大海阳社区党委书记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