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中农业大学】学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座谈会

来源:http://news.hzau.edu.cn/2023/0607/66851.shtml 发布时间:2023-06-08 08:14:56

6月6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座谈会。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在热烈氛围中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畅谈学习感悟。校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张金洲主持座谈会。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义生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首次系统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在读懂中华文明的历史上下功夫,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中获得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深化对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重要维度的认识;进而在建设教育强国新的实践中,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围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一流大学。

文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冯楠表示,实现人的思想解放,就是要靠教育以文化人,大学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创新创造。要坚持立德树人固本,唤醒、启迪、增长智慧;要以文化人强基,用大学的文化理念、文化内容和文化的方法来培育全面的人;要以美育人增益,以教育铺就通往美好的道路,使人能够感受美、懂得美,唤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对自然生命的关爱,对善良的渴望。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镇志勇谈到,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统一思想团结奋斗的精神源泉,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坚持守正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部长曾红霞表示,要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更好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让世界读懂华中农大、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文明。要深化实质性合作,拓展与世界一流学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深度交流合作,在务实合作中展现育人理念和精神品质,促进民心相知相通,以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甘霖谈到,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图书建设,开展相关的文献资源采购与资源组织。要开展古籍普查保护工作,改善古籍保存条件、推进古籍数字化、开展古籍宣传。要营造良好阅读空间,让图书馆成为师生交流融通、探究知识奥秘的场所。要构建高品质的书香校园,创新形式推动全民阅读,以高品质阅读服务,丰富师生体验,促进师生融乐。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范金凤表示,从历史逻辑、文化创新和实践的角度,“两个结合”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有利于构建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更加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基。要坚持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来推动实现文化自立自强;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在育人中深扎中华文明之根,传承中华文明之魂;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来激励广大师生激扬梦想、追求卓越。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谈到,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壮阔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文化建设,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充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文化育人重要价值和作用。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雅勤表示,“第二个结合”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气象新境界的必由之路,是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内涵的关键环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路径。要把公共管理学和我国现实国情与公共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讲好中国公共管理故事,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话语体系。

校团委副书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谈到,要深切体悟总书记深刻的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和科学的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有根,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国大地上中华大地上长出来的。要进一步发挥文学艺术类学生组织和个体的引领作用,健全校园原创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支持机制,不断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文法学院副教授金艳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表示,要深刻认识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和合精神求同存异。要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语境下,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技能,让学生去浸润、体验和感受,不断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获得感。要主动融入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人才培养,找到结合点、转化增长点、形成创新点,为时代新人培养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王英振谈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能够为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外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赋予的光荣。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积极实践,把青春成长熔铸到新时代发展的时代鸿篇中;提升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在世界文化文明的融合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唐尚书表示,要积极弘扬历史农耕文明,充分发掘校史、学科史和“大先生”精神丰富资源;自觉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农耕故事,整合学校科研学术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业考古。要立足于荆楚文化,聚焦农科特色,加强古农书的研究阐释,强化农业发展历史资源的育人作用。要坚持古为今用,在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进行曲中,让历史的文字符号彰显时代价值。

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牵挂》剧社演员刘军一,围绕深度参与《牵挂》话剧表演的实践谈到,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10周年,殷殷嘱托始终激励广大青年学子 “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话剧蕴含的价值意义在传承创新中不断拓展丰富。青年学子要主动把奉献精神、志愿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以更多的优秀话剧作品,更昂扬的青春姿态,更奋发的青春作为书写新时代青年精彩华章。

文法学院2021级社会学类研究生薛俊君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到,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要立足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好中国经验、发展好中国理论,深入社会、深度调研、深刻体悟,为社会学本土化贡献青春智慧;要坚持广泛阅读,不断丰盈头脑,增长智慧才干,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张金洲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时值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校师生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不断提升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着力增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坚持不懈推动学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在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中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引导师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吴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6月6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座谈会。
    高校列表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