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凝心聚力 续写华章

2022-06-28 15:26:53

七十载薪火相传,七十载砥砺奋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 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主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党的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22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

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坚持党旗领航

“2月9日,谁能去中南路隔离点给确诊同事送慢性疾病药物?”“我可以去!”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院党委迅速组织教师党员成立“党员先锋队”。在所负责的第11网格点,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坚决守好西二区7-43单元(含附)、院士楼的防控阵地,全力做好网格点值守、物资配送、入户大排查等工作,让党旗始终飘扬在防控一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学院党委全面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组长单位牵头负责学校西边操场日常核酸检测志愿者组织工作,为广大师生安心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图1  学院教工党员坚守校园防控一线.jpg

学院教工党员坚守校园防控一线

近年来,学院党委认真履行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组织架构、配强工作队伍,8个在职教工党支部书记均为“双带头人”,实行离退休老同志“一对一”联系制度,学生支部落实“两监督一测试一评比。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不断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着力解决学习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上,发挥在广大师生最关切的问题上,为学院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5211育人计划不仅为我提供了科研的平台,导师还会在未来道路规划,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为我提供指导。5211育人计划保证了每位同学都能得到足够的帮助。”能动1906班的徐浩同学,在5211导师的指导下,获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

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育人为中心、课堂为核心、实践为重心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自2018年起全面实施“5211育人计划,现已覆盖全部本科年级1000余名学生。

图2  学院教师带领5211小组本科生参加国际会议.jpg

学院教师带领5211小组本科生参加国际会议

学院党委持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筑梦基层团,搭建美美与’”美育素养提升平台等,每年组织大量学生赴基层开展政务见习、赴重点行业企业实习实践。连续3年有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1名学生参与讲授教育部首场高校党组织战示范微党课,1名党员获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1名本科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1名学生获评湖北省长江学子

近年来,学生获国际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特等奖1项,节能减排大赛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可再生能源大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获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本科生升学率近60%。广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积极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近五年有61名学生选择服务基层治理从事选调生工作,有83名学生去往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并受到学校表彰,12学生参与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20余个评估工作党小组,近10000份评估资料。”2018年,为迎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将支部成员划分为20多个党小组,投入到迎接新一轮评估:四个省部级一等奖、两项重点研发计划、三个国合专项答辩、三个国家奖的申请...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评估中获历史好成绩,正积极谋划重组。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入选教育部2018《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教材。

学院党委始终注重在攻坚克难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学科建设全面提升,整体实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在2020年度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排名为全球第6位。2021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能源与燃料学科排名全球第6位。

近年来不断取得标志性成果。获重点研发计划13项(含国际合作),领域包含煤炭、氢能、可再生能源、固废,在碳达峰的技术体系与质量标准等交叉方向也实现项目突破。与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超6亿元,成果转化15项,授权发明专利530项,发表SCI论文1789篇。实现了在《科学》《自然》子刊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新突破,在国际燃烧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前列。获国际热科学大奖(Nukiyama Memorial Award)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3项研究成果入选华中科技大学年度十项重大学术进展。

引育并举建设高质量的人才梯队

2020年11月13日,《科学》刊发了综述论文《太空辐射制冷:利用寒冷的宇宙作为可再生和可持续的能源》,描述了被动辐射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通讯作者为能源学院杨荣贵教授,实现了学院在顶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突破。杨荣贵教授回国后,组建热功能与交叉应用实验室,全面支持储能科学与工程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真心关爱人才、高效用好人才、努力成就人才。注重引育并举。强化能源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结合学科发展需要,增强引才精准性,吸引更多优质师资。注重健全机制。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立足破五唯,健全支持青年人才发展的考核激励制度,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考评机制。

图4  “环行喻家湖、增添新动力”教师集体健步行活动.jpg

3  “环行喻家湖、增添新动力教师集体健步行活动

近年来,学院师资队伍实力显著提升,师德师风总体良好。学院配备一名分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加强政治把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构建“动力精神”的师德师风培育品牌,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国际交流”的工作平台,搭建沟通平台,每年解决十件民生实事。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五年,学院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各类师德典型,1人获2021年度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2021年度湖北省“荆楚好老师”1人获2018年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多人获评校“师先进个人”等,形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良好风气。

图5.jpg

“能源风华、喻你同行”师生健步行活动

“双碳”赋能新时代

20137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学院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研究团队在鄂州建设的生物质热解联产联供示范基地及万吨级生物质的示范系统,并指出你们做了很好的探索


在煤电调峰升级的背景下,该技术改造灵活、提效可调的优势,一举完成强化减排和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燃煤电厂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和整体解决方案。张军营教授团队参与的以空气为载体基于余热蒸发浓缩高盐废水及零排放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鉴定,被列入《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该项目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细颗粒物(PM2.5)高效脱除和三氧化硫有效控制,助力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院多个教授团队,围绕双碳发展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院党委注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燃烧、热科学、动力机械奠定学科强基,在化石燃料燃烧及污染物控制、热科学交叉与前沿等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成“基础理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的全流程科研平台和基地群,实现成果转化逾千万元,为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数百亿元。研发的系列大型工业换热装备成功应用于国内最先进的1000MW级大型火电机组、核电机组,出口巴基斯坦。面向经济主战场。创建了燃煤电厂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控制系统,应用到国家能源、国电投、华电、华能、大唐、粤电、华润等中国大型发电集团的300余家电厂,涵盖了从超临界300MW至超超临界1100MW等各类型主力机组,相关技术出口至意大利、巴西、印尼等6个国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耕富氧燃烧、碳捕集、污染物控制等方向研究,源头解决严重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研发成果被写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和《元首联合声明》,有力支撑了国家科技外交。35MWth富氧燃烧示范工程被评述为国际富氧燃烧的里程碑进展。

在庆祝华中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也将迎来建院70周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学院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抓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人才引育等重点工作,切实推进科研用房管理改革等师生关切的工作,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加快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兰秋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2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