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采矿》| 采矿89级校友李东印:结缘山阳城 注定采矿人

2021-01-19 18:13:37

结缘山阳城 注定采矿人

采矿89级1班 李东印

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一九八九年七月的六、七、八日,高考时间。多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跳跃龙门,挤过独木桥。这对于一个未到过城市、未坐过火车、未见过大山、看不到前途、一贫如洗的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上大学”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在根本不了解采矿工程专业的情况下,毅然走向了焦作矿业学院的大门。

父亲和我,都是第一次来到距家约150km外的焦作,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大城市。走出汽车站,一脸茫然。门口的铜马是记忆中焦作的最早符号;寻找学校的路上,父亲被行李压弯的背影永远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时时拷问着自己......

在这个“矿长和总工程师的摇篮”里,我的确感觉到了温暖和幸福。每月30元的饭票和菜票,使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为刚刚度过的高中三年里,除了自带的粮食,每1-2个月回家拿到的生活费只有母亲到处借来的10元钱左右。许多年后,妈妈常说:“那时就怕你从学校回家啊!”。我总是笑着偷偷忍住眼中的泪水。

大学四年,结识了许多恩师,当时的采矿系主任柴一言、书记张荫、副书记毋福祥,都十分可亲,感觉不到领导和老师的“架子”;辅导员李桂林亦师亦友,对学生很好很亲;基础课、专业课的许多老师,现在都还能清楚记起,甚至成了朋友或师友。

同窗四载,结交了许多五湖四海的同学和兄弟。三个采矿班、一个建井班,共120名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实习、一起运动、一起嬉闹、一起打双升、一起看电影、一起逃票看录像、一起讨论宿舍楼前走过的女孩......有欢笑、有争执、有拼搏、有努力。运动场、文艺比赛、诗朗诵、演讲、征文等等,在我们的倡议和践行下,“采矿雄风”得以重振。

我也从入学时的默默无闻,先后走上了采矿系和学院比赛的演讲台,年级第一个走出校门当起了家教,任职采矿系学生会秘书长,连年获得奖学金,入党,......焦作矿院采矿工程专业,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

毕业的日子终于到了。我们是第一届有条件选择行业外就业的学生。鉴于我四年的优异表现,系领导把唯一一个首都钢铁公司的指标提前大约2个月口头分配给了我,于是,我放弃了参加人才交流会的机会。然而,至今无法说清的原因,最终与首钢无缘。无奈之下,以满足“优秀毕业生+英语四级”的硬性条件,被分配到煤炭部武汉设计研究院这个许多同学可望而不可及的单位,当时我却无法高兴起来。注定继续采矿,这也是“命”吧。

2002年,毕业9年后,我又考取母校研究生,亲历了母校由焦作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2005年留在母校的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煤炭人。

结缘在山阳,注定采矿人;在焦作这座美丽的“大城市”,把“采矿精神、乌金品质”薪火相传。

李东印

(谨以此文感谢母校和恩师的培养)

个人简介:李东印,男,1970年12月生,河南封丘人,博士,教授/工程师,博导,现任能源学院副院长,河南省优秀教师。焦作矿业学院采矿89-1学生,曾任采矿系学生会秘书、秘书长。1993年7月毕业至2002年8月,在煤炭部武汉设计研究院工作;2002年9月至今,在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工作,历任兼职辅导员、采矿教研室主任、采矿工程系主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记忆中的老采矿》| 采矿89级校友李东印。结缘山阳城 注定采矿人。先后走上了采矿系和学院比赛的演讲台。注定采矿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