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忆华园岁月,传承华工初心——访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刘正义教授

2021-11-19 09:31:19

【人物介绍】刘正义,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常务委员。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2021427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1220日在党员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天下午,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及装备研究生党支部访谈华工的老校长、老书记刘正义教授,共忆华园岁月,传承华工初心。

正所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不知历史,人便失去根本;淡忘历史,国便没有灵魂。百年党史蕴含着无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由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而来。而华工是新中国较早的一批以工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在辉煌校史上更是少不了众多共产党人的砥砺奋进,而刘老师正是这众多的奋斗者之一。

当天下午,刘老师早早便来到访谈现场,老人家八十六岁的高龄,身体依然很健朗,精气神十足。随着访谈的深入,刘老师的语气时而凝重,时而轻松。他将少年时求学的艰辛,参加工作时对华工发展的感触,科研工作中的收获与自豪尽数与我们细细说来。

求学之路  艰难曲折

刘老师年少时,正值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因此刘老师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抗战之前,刘老师的家庭环境较好,但由于日本的入侵,家中劳动力都保家卫国参加抗战,家里没有劳动力,日子过得越发拮据。刘老师回忆起自己九岁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仅学习一年后,就因为交不上学费而辍学。为了能继续上学,他不得不去卷烟厂打工赚取学费,年幼的刘老师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断学习,五年级再次辍学,年仅13岁便进城当童工。

刘老师的父亲很早就牺牲在抗日前线,解放后按照烈属优抚政策,刘老师在1951年得到了进入湖北省工农速成中学学习的机会。自此,刘老师开始进行连续系统的学习,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小学五年级至高中的文化知识学习,并于1954年参加了全国高考,报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刘老师说道,在成长过程中,国家时局动荡,求学环境艰苦,但对个人而言,这样的环境却让他更加专注于如何促使自己努力奋进,更加坚定了为国家效力、改变国家地位、工业化才能使国家更加强盛这个信念。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激励下,刘老师报考了华南工学院。

刘老师讲述经历

留校任教  华园一生

刘老师是华南工学院成立后招收的第三届学生,可以说他见证了学校从华南工学院发展到华南理工大学的全过程。华南工学院是全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另外三所分别是大连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当时为国家培养工科人才的院校中,这四个工学院占据了半边天。刘老师说到:“入学的时候,专业很少,系也很少,当时只有四个系,分别是机械系、土木系、建筑系和化工系,一个系大概只有一两个专业。机械系只有机械制造一个专业,有本科和专科学位,到1958年以后才陆续发展起其他的专业。当时的招生规模也很小,1954年的招生人数是学校成立后最多的一年,但也只有900余人。”

在谈到学校的科研发展时,刘老师认为“本科生教育重在教学,研究生培养重在科研”,这里他特别提到了华工的老书记张进。学校发展之初招收的研究生极少,所以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张书记在任期间,特别关注学校的科研水平发展,很早就提出要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在他的倡导下也新开设了很多专业。张书记曾提出,学校第一要务是搞好本科教学,教学不搞好就是无本;第二是要搞好科研,科研搞不上去就难强大;第三是后勤,搞不好就不稳定。所以刘老师在任校长之时,延续着张进书记的思想,紧抓教学、科研和后勤三大工作。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老一辈华工人通过艰苦奋斗,将华工带到了一个新的办学高度。华工在国内高校的排名,从1990-1993年的49-51位,到1997年上升到30位,这与老一辈华工人不畏艰难、持续奋斗的精神密不可分。

谆谆教诲  殷殷期盼

在访谈的最后,支部的年轻党员们纷纷与刘老师进行互动。其中一名青年研究生党员问道:“习总书记419日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您觉得我们当代工科青年,尤其是我们金属方向的科研人员,如何才能走在创新创造前列,更好地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刘老师首先肯定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他说道国内外很多创造性成果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都是从年轻人开始的。和当初的他们相比,今天的年轻人拥有更成熟的实验条件和更广泛的信息渠道。对此,刘老师认为青年人首先要保持政治立场坚定,抱有一颗爱国之心,运用自己灵活的思维和年轻的活力,去迎接科研上的荆棘和挑战,这样才能走在创新创造前列,更好地做未来的接班人。

最后,刘老师对青年党员们提出几点期盼:1、做科研要有突破性思维,打破思维壁垒;2、要勇于实践,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3、学一行干一行,我们是学工科的年轻人,肩负着中国制造的重任,应努力使更多的中国制造成为国际品牌。希望大家秉承华工人吃苦钻研的精神,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记

三个小时的访谈,让在场的年轻党员感触颇深。“身行一例,胜似千言,老校长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做一个敢于质疑并不断追赶的青年。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都要以一颗谦卑的心去学习他人,提升自己。但在学习的过程不能一味吸收,必须要有批判精神,打破常规,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通过实践证明自己。”支部党员王凯东谈道。

同时,支部党员吴志兵回想起刘老师述说的科研经历,不禁感慨道:“现在我们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科研条件与刘教授年轻时代相比都有着巨大的优势,对此我们更要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利用好现有的条件,认真把学习工作做好,抓住机会,排除外界干扰,突破科研难题。为建设华园、建设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及装备研究生党支部访谈华工的老校长、老书记刘正义教授,共忆华园岁月,传承华工初心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