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从读书开始——好书推荐《狂人日记》

2022-10-28 16:33:15 李新雨 陈思含

在绝望中觉醒

——好书推荐《狂人日记》

推荐人:李新雨、陈思含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鲁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深刻的忏悔意识。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1.png

初读《狂人日记》前两页时,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各种疑惑:什么人要“吃人”?为什么要“吃人”?怎样“吃人”?鲁迅先生的作品果真让人读得云里雾里,不明觉厉。

但其实这样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当我看到: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文字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吃人”的并不是真正的人!是那迂腐的“仁义道德”,是那束缚人性的“封建礼教”!

小说中的“狂人”被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因为他“踹了古家的薄子”,做了与他们不一样的人。他们认为他疯了,将他囚禁,等待时机,将他“吞噬”。可真正的“疯子”、真正的“狂人”又是谁呢?我们便不得而知了。这些愚昧无知的人,被“礼教”禁锢而不自知,又想着用它来继续禁锢他人,使其变得与自己一样,他们满口“仁义道德”、“伦理纲常”,却又是最虚伪、最麻木、最可憎的人。

2.jpg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新思想、新政治、新格局......一切新的事物开始萌芽发展,这就导致了这些新事物必然会和那些旧的秩序、旧的思想发生冲突,但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代一定可以代替旧事物,并促进社会的发展。那些“吃人”的,在中国根深蒂固了“四千多年”的封建礼教,也终会被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所替代。

但这“革命的使命”应该交给谁呢?

我想鲁迅先生已给出了答案。

“救救孩子”,我想这四个字,不单单代表一种呐喊,还代表一种希望,是对未来青年们的一种期望。他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不被那些过去的糟粕束缚,活出自我,做一个完全独立的、有自己思想的、自由的人。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心里对狂人的解读,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定义和探究都不尽相同,将其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所得到的结论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大道至简,思考的内容时有纷繁,思考本身的进步性却毋庸置疑。

3.png

       整篇小说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埋没人性,又不仅仅如此。一个人要是没有自由意志,跟禽兽又有什么分别呢?《狂人日记》虽篇幅短小,意义却无比精悍,对民族意识觉醒起到了重要作用,称其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端也不为过。愿我们像鲁迅先生一样在绝望中清醒却不放弃绝望,在黑暗中战斗却不自诩为阳光。


责任编辑:张玉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