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马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社会实践总结

2021-08-29 11:39:21 哈师大马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东北抗联精神,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怀,探究乡村脱贫攻坚致胜秘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身临红色记忆,寻访元宝新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和“寻访抗联足迹,追忆百年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8日启程,由张荣老师与安莉老师带队,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团围绕“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中国”等主题,依托黑龙江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专长特点和社会需求,秉承“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学校精神、“正德厚生、求是创新”的院训,开展了以现场教学、专题座谈、实践教学及访谈教学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人才和学科优势。

铭记屈辱历史,奋发有为看今朝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唯有铭记民族悲歌,方能以史镜鉴未来,此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日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并受邀参加日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新展的开幕仪式。

1.jpg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承载着教育国人、警示世人、记录历史、面向未来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此次展览中,侵华日军731部队大量物证首次公开,通过揭露日本细菌战和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的犯罪史实,为捍卫和平,坚持正义提供客观、真实的历史依据。

“勿忘国耻、扬我国威”,这是同学们参观过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后最想说的话,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参观会永远记得这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化悲痛为力量,警钟长鸣,牢记历史,明晰自己身上的重任,用实际行动去振兴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祖国。

2.jpg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滨州铁路桥,回忆党的百年历程。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借五星之荣耀,扬民族之风采,庆建党之壮举,祝中华之豪迈。行在滨州铁路桥的桥头,回首党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纷纷表示“我为我党自豪,我为我党奋斗”,为祖国百年来走过的这段风雨兼程、辉煌灿烂的征程、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为身为中华儿女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3.jpg

追寻抗联足迹,风雨兼程扬精神

为探寻红色文化基因,运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尚志市,依托尚志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尚志市是当年东北抗联中北满地区的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赵尚志、赵一曼、冯仲云、金策、李启东等抗联战士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过。

实践团跟随尚志市党校王伟老师参观尚志市长寿乡一曼村赵一曼纪念园、寻访赵一曼烈士被捕地,并向赵一曼烈士陵园献花。每一幅图片都包含着英雄的故事,王老师动情地讲解,队员们认真地聆听,被感动着、感染着。赵一曼被捕地的现场教学更是让同学们动容,正是先烈们的顽强斗争与宁死不屈,才换来了今天山河无恙,国泰民安。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山路拾级而上,重走抗联路,亲身体验了当年抗联战士们的生活。雨后的台阶非常湿滑,蚊虫又多,走过短短几十分钟的路程队员们就已经疲惫不堪,汗如雨下。可想当年抗联将士在没有路、没有食物的条件下是多么的艰苦!

4.jpg

实践团队员们不仅了解了赵一曼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更切实地感受到了当年抗联将士们的艰辛,被赵一曼烈士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赵一曼烈士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将她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5.jpg

尚志市因抗联英雄赵尚志而得名,实践团跟随老师参观了尚志市抗联纪念馆及烈士碑林,寻访乌吉密乡太来村抗日三军烈士陵园与赵尚志将军起兵地,并祭奠抗联三军烈士陵园烈士。原尚志市抗日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动情地为大家讲解了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事迹,讲述了自己亲自去拜访抗联老妈妈吕老妈妈女儿的亲身经历,情真意切、娓娓道来,仿佛让大家置身于那个战斗的年代,同学们都被东北抗联将士悲壮的事迹所感动,更被无数像刘馆长、王老师这样为传承抗联精神而默默付出的人而感动。

6.jpg

7.jpg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乌吉密乡太来村建立校村实践教学基地,张荣老师向村主任杨洪涛进行实践基地的授牌。

历史,悲壮激昂。精神,世代相传。经过王伟老师、刘莉老师对东北抗联故事的讲解,同学们对于曾经这支奋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队伍有了更进一步地理解。以前大家都是在课本上、电视上看到过听到过东北抗联战士的相关事迹,今日真正的来到战士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真正的感受到了东北抗联条件之艰苦、战斗之惨烈,更加领悟了东北抗联将士挺身而出、勇赴国难,以满腔热血担当起保卫祖国、捍卫国家尊严的革命胸襟和担当意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需要铭记艰苦的抗战岁月,读懂苦难的光辉历史,自觉弘扬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精神基石。

追忆红色记忆 助力乡村振兴

为让学生们有机会走进基层、贴近基层、开阔思路、增长见识,于基层处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学们来到了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

实践团队员们通过参观暴风骤雨纪念馆,回顾元宝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历史;通过与村主任施永平和优秀企业家代表高帅的座谈、调研参观村委会成员姜春清的生猪养殖场,了解铅笔之乡的元宝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当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8.jpg

9.jpg

最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的是,学院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元宝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80岁高龄的老书记张宝金的特殊教学。32年来,张书记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采用“稻米精农、铅笔稳工、土改兴旅”,充分利用一二三产业,带动元宝村经济的发展,把昔日的“光腚屯”建设成为“亿元村”。张书记说,“凡事相信党、遇事靠群众、干事讲科学”,是他掌舵的法宝,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他的一生就是这么做的!同学们都纷纷的被张宝金书记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一心发展、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精神所感动,张书记如今八十一岁高龄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股劲儿地带领村民发展致富,我们青年学子更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加本领,将来为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0.png

实践团在金雪莲铅笔厂王和平总经理与优秀企业家代表高帅的带领下,走进铅笔厂,观摩生产线,了解了铅笔生产的全过程。在亚洲铅笔之乡,同学们感受到了元宝村工人的勤恳、敬业、创新的工业精神和村民们的干劲,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和干劲元宝村才能由原来的“光腚村”变成现在的亿元村,相信未来的元宝村一定会更加美好!

11.jpg

12.jpg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元宝村建立校村实践教学基地,张荣老师向村主任施永平进行实践基地的授牌

在元宝村,同学们感受到了土地改革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村委会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乡村企业的响应作用与当地热情淳朴的民风。同学们在实践中纷纷表示尚志市元宝村是中国村落的缩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们都为着同样的幸福目标而勇往直前,在看到元宝村的华丽转变后,自己也更加坚定了将来毕业返乡,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这次社会实践,我们追随烈士足迹,助力乡村振兴,放眼社会、检验真知,用脚踏实地的调研实践,触摸祖国蓬勃发展的脉搏。马院学生在实践中思考理论问题、在行走中体会信仰温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独特优势,体现了独具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的育人模式。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哈师大马院学子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哈师大马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诲,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