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文化,自然与人文的交响

2022-02-03 12:33:25 学习强国 廖丹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人们对冰雪文化的关注也逐渐升温。冰雪文化,源于人们适应严寒环境的生存需求,体现了人类长期在冰雪环境下生产生活的精神体验与趣味追求,具有季节的约束性、自然的创造性、广泛的参与性、艺术的实践性等特点。冰雪文化的传承创新,表现出人们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巧借自然的创造精神。

冰雪文化源远流长

冰雪文化最早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追溯。可以说,自冰雪积存区域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冰雪文化存在。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的新疆阿勒泰洞穴滑雪岩画,是迄今发现最为久远的人类滑雪运动记录之一。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滑雪作为人类山地交通方式,距今至少已有1万年的历史。

面对寒冷的冬季,我国北方各民族逐渐发展出巧借冰雪的智慧。今天人们喜爱观赏的“冰灯”,最早就起源于古人日常照明的需求。古诗咏叹的“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就描绘了中国古人制冰照明的情形。为加强防御,古人还浇水成冰,再将冰与泥土混合,一夜之间就能筑起城墙。再比如,古人冬季狩猎时为提高追捕速度发明了冰爬犁;人们利用冰雪储存食物,以解决冬季食物供给问题,冬储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当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作为休闲娱乐的冰雪运动、冰雪艺术逐步出现。据《宋史·礼志》记载,“冰嬉”是有史料考证的古代冰雪休闲活动。至清朝乾隆年间,冰雪运动已很盛行。这一时期的冰雪文化还包括冰滑子、冰车、跑冰鞋、转龙射球、轱辘冰等。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冰雪文化由生态文化衍生出人文内涵。开放、合作、包容的创新意志和纯净、无畏、坚毅的精神品质,成为当代冰雪文化的内核,滋养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以冰雪为“物料”创新景观

冰雪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首先体现在以冰雪为“物料”的创新上。在人们充满创造性的手中,冰与雪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现代冰雪文化物质化的创新,以艺术性的提升为标志。

人们通过研制环保化学色素,将无色冰和白色雪改造成彩色冰雪;运用冰灯、冰雕、雪塑造景技术装点北方城镇生活空间,更新冰雪应用场景。在黑龙江,1963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带动了各地冰雪艺术的兴起。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多年来每年在冬季开园,2021年年底开园的第二十三届冰雪大世界以“冬奥之光 闪耀世界”为主题,用冰量23万立方米,色彩缤纷、美轮美奂。

同样为户外冰雪乐园的长春冰雪新天地,自2019年起结合度假小镇模式,打造冰雪旅游区。在广东深圳,人们利用保温气膜结构搭建低温场馆,通体白色的建筑和造雪机等设施模拟出逼真的室内冰雪景观。在浙江温州等地场景化、主题化的室内滑雪场、冰雪游乐场等,也使冰雪文化突破地理、季候的限制。在这些奇幻的冰雪世界中,巧思无处不在,比如设计师使用冰点较低、无害环保液体,制作出了冰雪“低温喷泉”。

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设计,更是对冰雪元素的创造性转化。主场馆之一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气势恢宏,造型采用传统如意元素,以表达美好祝愿。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设计理念来自冰和速度的结合:22条曲面玻璃幕墙环绕,犹如速滑运动员在冰上滑过的痕迹,象征速度与激情,同时寓意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以冰雪为主要“物料”的创意,还体现在巧妙化用冰雪元素的艺术创作中。冰上杂技、空中飞雪等相结合的冰雪秀《幻境极光》,为观众提供冰雪环境下的视听体验。作为冰上杂技,作品在海内外演出赢得观众喜爱。冰雪还和传统艺术结合,如运用版画雕刻工具在冰表面进行肌理处理后设色转印,利用冰融化的特点形成天然耦合、不可复制的画面效果,从而创作出独特的冰版画。

“数字冰雪”延展文化体验

步入数字时代,虚拟现实、数字孪生、虚拟演播等技术在文化领域广泛应用,助力冰雪文化突破季节约束和转化限制,创新传承形式。在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中,冰雪文化进一步升级转化,人们对冰雪文化的体验也不断拓展。比如,360度摄影机拍摄冰雪全景图像,辅以VR头盔定位器和随动可视视角,使用者仿佛置身冰天雪地;VR头盔设备和室内滑雪训练器械组合,无伤害滑雪教学惠及更多冰雪运动爱好者。

数字技术的融入,还创新了冰雪运动主题电视节目的制作。如《奥秘无穷——首钢滑雪大跳台》,使用“3D+AI”技术,解决了高速度、高难度跳台滑雪动作的还原问题,得以对滑雪动作进行了细致解析。通过对比赛画面进行三维渲染和虚拟叠加,观众得以同时观看多个运动员的动作,进而看清选手之间的技术差异。即将拉开帷幕的北京冬奥会也会采用数字技术进行赛事转播,届时将大大丰富人们的观赛感受。

通过数字技术,“活化”冰雪人物或创建虚拟冰雪人物,是冰雪文化创新发展的新探索。对展现200多年前“冰嬉之典”盛况的《冰嬉图》进行数字转化后,原画中1000多个人物“活”了起来,冰上射箭、飞叉、耍刀、使棒等群组互动,为人们生动再现古代大型冰上比试现场。在《2022冬奥冰雪主题虚拟交互音乐嘉年华——集光之夜》中,虚拟歌手置身逼真的虚拟现场演出,观众可以建立自己的虚拟形象进入嘉年华参与互动。网络短片《冰雪少年》以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为原型,创造了虚拟冰雪运动员形象。

以冰雪为桥梁,积极发挥冰雪文化广泛的参与性,推动冰雪产业发展。比如,在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上,世界各地的冰雕艺术家、滑雪爱好者汇聚一堂,切磋技艺——冰雪成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广东省和黑龙江省开展“交换冬天”旅游推介会,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冰雪文化品牌的打造。2020年,中国数字冰雪运动会揭幕赛在广州打响,“电竞+冰雪”的模式吸引各地观众走进冰雪世界。

冰雪文化,为冰雪赋予温暖的文化情怀,为素净的冰天雪地注入神奇的艺术生命。冰雪文化凝聚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实践经验。这些探索实践又进一步推动人们在传承创新冰雪文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国家速滑馆(资料图片)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丁祖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冰雪文化,源于人们适应严寒环境的生存需求,体现了人类长期在冰雪环境下生产生活的精神体验与趣味追求。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