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钱学森》——科学的旗帜,民族的脊梁

2020-09-28 03:32:25 中国青年网 梁珺凯

《走近钱学森》,讲述了钱学森先生传奇的一生。全书以一个又一个看似零散的故事,勾绘了一个从成长、求学到抗争、报国的伟大科学家。书籍里的故事以钱学森在美国求学有所成就想归国而不得的故事开篇,展现了钱学森先生满腔的报国热情;再按照时间顺序,一桩桩地介绍钱学森先生成长、求学路上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天才”的“勤奋”;最后的故事,仿佛已经不只是钱老的传记了,更是能看到钱老是如何一步步艰难地推动中国“两弹一星”与载人航空事业的发展。 

求学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的学者。在书中记录钱学森先生的成长过程的篇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7位深刻影响钱学森的人”。这17人,是钱学森先生自己写下的,除了父母和新中国的领袖总共5人外,其余12人都是钱学森先生的老师,足以见到钱学森先生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感激。而这些老师,包含了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留学美国的各个阶段。在大学期间,更是挑自己考卷的错误,要求老师从100分扣到96分。当时的交通大学,能考上80分的都凤毛麟角,钱老求学的这番严谨,让人折服。我们常常只关注了钱学森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却容易忽视铸造伟大的,也是从小学开始的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求学。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或许也有看似可望不可及的目标,也曾唏嘘过一个个行业的天才,不妨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前走,对知识,对科学保持一颗敬畏的心。未来我们所面对的大千世界,无数的挑战,无数的未知,或许,原本就没有什么天才,只是往往我们看不见背后他们一步一步攀登的足迹罢了。 

回国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钱学森先生曾说道:“使我感到愤慨的是,当我学有所成,又获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并心回国报效祖国的时候,反动的麦卡锡主义横行美国,掀起了一股迫害共产党人、进步人士的歇斯底里狂潮。他们无端地指责我是‘共产党人’‘非法入境’携带机密材料’等,不准我回国,对我进行监禁和监视,使我滞留美国5年之久”。以当时钱学森先生的成就,如果愿意留在美国,被授予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的称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却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20年的留美时间也只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事。在1949年底,钱学森先生认为回国的机会到了。但是归国的过程却并不顺利,甚至遭受了牢狱之灾,即使这样,钱学森先生回国的信念也从未动摇。在美国遭受软禁的日子,钱学森先生的父亲也写信告诉他:“人生难免波折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弯路重重,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对故国的忠诚:也相信吾儿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是觉醒的”。多年之后,当被问到为何想回国时,他答道:“我想为仍然困苦贫穷的中国人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 

归国以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之子这样谈及父亲:“他不是什么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就是一个‘家’,著名科学家”。归国后的钱学森心无旁骛,一心扑在了科研上。在“两弹一星”领域,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钱学森在领导新中国的科学家们取得“两弹一星”的胜利之后,当即提出了下一步的目标:中国要搞载人航天。钱学森又带领着团队投入了一轮轮科学研究中。钱学森回国之后所选择的,既是一个科学家的最高职责,也是一个炎黄子孙的最高使命。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在中国的国家史、华人的民族史和人类的世界史上,同时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来路。 

一个谦虚的学者,一个归国的赤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读完《走近钱学森》,仿佛能看到作者在纸上“雕刻”出一尊“铜像”,我们能从各个角度观察钱学森。无论是作为一个谦虚的学者,一个报国的赤子,一个伟大科学家,他都有太多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正如《感动中国》评价的,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气质,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责任编辑:陈占洲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书籍里的故事以钱学森在美国求学有所成就想归国而不得的故事开篇。一桩桩地介绍钱学森先生成长、求学路上的故事。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