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图谱之二:扎根民族文化土壤 筑造时代精神高地

2021-01-18 21:56:05

党员图谱之二:扎根民族文化土壤 筑造时代精神高地

 

在深圳生活、长大的这些年,我在关于文化归属的疑问上无形中被强化。父亲是湖南人,母亲是四川人,我在这样交叠的状态下尝试去寻找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但却失败了,于是我成为了川、湘、粤文化夹缝中的生存者。高考志愿填写的时候,我填上了每一所民族类的院校,似乎“民族”这个字眼,能够给予我饱满的营养。带着我神往已久的愿望,2016年夏天我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正式录取。

此后诗歌便走进了我的生活。她源于文学院董迎春老师的一节写作课,他关于诗歌精神的呐喊,将我带到了广阔诗歌世界的边境,我看到了诗歌能够赋予我的无限可能,便提笔开始诗歌创作。诗歌作为写作者精神碎片的载体,它必然带着写作者本人的烙印,若是忽略本体的需求,而盲目模仿学习其他诗人的自我表达,这样的文字生成实际上是缺乏力量的,我很快就抓住了其中的核心——文化,“文化”这个纠缠了我十几年的词语,是我来到广西民大的缘由,也是我所有思维的起点和终点,即使我始终在文化异态的失落感里沉浮,但它应该成为我所有力量的源泉。我便尝试将自己的经验、见闻,对多种文化的理解融入进我的诗歌中,包括我对纹身、图腾的执念,以及对古老民族仪式的渴求与想象,在我的小说或者诗歌中,成了语言节奏的重心。

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求学已三年,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文学院本科第一学生党支部这支优秀队伍中的一员,承蒙大家的信任,我还被选为组织委员。

当初在支部大会汇报自身情况的时候,我还记得我说过,入党是为了能够以党员的身份接触到更高层面的文化系统,然后把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实践下去。作为文化夹缝中生存多年的流浪者,我想民族、民间所拥有的积淀、资源,都可以填补我个体的空虚,那么挖掘它们,并发扬它们,或许会成为我接下来要选择的道路。从中学阶段开始,我每年寒暑假都坚持跟随老一辈民间文艺家学习田野调查,先后深入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四川等地,深度发掘少数民族史诗,民间故事,民俗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直接参与整理和创作,获益匪浅。直到今天,已直接参与发掘并整理出傣族上古史诗《神农圣女》(6000行左右);英雄史诗《四棵缅桂》(15000行左右);神话长诗《千瓣莲花》(5000行左右);叙事长诗《玉喃妙》(3800)等,并于2019年3月加入了广东省、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这是些微不足道的努力,也为我的诗歌创作添注了一些厚重的精气神,掩盖了缺乏经验所带来的浅薄文字,我想我应该感谢田野,感谢民族文化给予我扎根的土壤,多亏了这文化边缘人的眼光,我发现了无数文化细节中的闪光。

成为支部组织委员的这些日子,我始终不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的论断,尤其对于“文化自信”这一关键词,它高度概括我们高校学生学习、工作的大部分内涵和实质,我们的生活、学习、思考,都在无形中围绕它而展开,并反向回馈给它,让“文化自信”得到强化。我想我们应该抓住“民族”这一字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它是我个人的成长养料,也应该是新时代民族大学学生的养料。我们应该在对它的思考和深挖中,构建起自己永久的精神高地。

作者简介:孟琳峰,1998年10月出生。祖籍湖南,生在四川,长在深圳。现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16级写作班,曾在《作家》《青春》《红豆》《华声晨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报告文学作品若干;曾获得过《青春》杂志社“2018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佳作奖”等。作品已先后入选《2018中国微型小说年选》《中国大学生诗歌年选·2018》,以及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报告文学集《致敬深圳》等。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本科第一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相思湖诗群”社长,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扎根民族文化土壤 筑造时代精神高地。扎根民族文化土壤 筑造时代精神高地 在深圳生活、长大的这些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