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长期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将从严要求落实到发展党员全过程各环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这意味着加强党员的认同教育意义重大,新时代进一步加强认同教育的基础工作关键在于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外语外贸学院持续强化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制约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高质量发展。结合前期实践和探索研究,总结凝练形成“成长记录”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应用的工作案例。
一、基本理念
发展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程,这个工程的核心环节是“教育培养”。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在教育和培养实践中做了许多创新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教育培养归根结底是解决“人”的问题,具有持续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用过程化“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是进一步加强 教育的具体表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二、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学生党员数量逐步增长,但部分学生党员还存在政治觉悟不高、政治理论修养不够、党性意识淡漠。随着思想多元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入党的功利性明显,宗旨意识和群众基础弱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强。对学生入党前的考察、过程考核、监督反馈等尚未建立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教育培养体系。
(一)缺乏发挥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和自我监督能力
目标管理是指人在组织和个体中寻求结合,并追求可达成的过程作用,强调的是自我管理。入党学生对追求进步、追求早日加入党组织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层级渐进的。但仍有不少学生党员对目标设立不长远,追求的是短期内党员的“身份”与“光环”,对自我规划较为模糊,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和进度表。不善于在目标管理过程中自我调适、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其根源是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中缺乏调动学生党员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监督本质是自我批评、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是党组织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也是成员长期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有利武器。部分学生党员对自身要求不严、对照党章党规执行不实,缺乏营造敢于自查和勇于修正的组织环境和制度规范是学生党员自我监督不力的主要诱因。
(二)对学生党员成长过程缺乏动态引导和受众监督
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传统静态的、程序式的高校学生党员记录材料难以发挥其对自身的教育、督促与反思功效。考察时,培养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一般仅在入党分子确定、发展预备、预备转正三个节点前受组织委托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填写考察意见,评价内容多为表扬,少提不足;而对三个节点之间的过程引导不多,学生反馈问题的渠道有限,互动性不强。能否接受大众监督是学生党员成熟与否的重要表现,考察对象既要接受党组织的考核和党员同志的批评,更要经得起广大群众和普通同学的监督。学生党支部在上述三个节点后将考察对象进行统一公示,公示内容主要包括考察人的基本信息、成绩排名及获奖情况,对其存在的不足没有体现,对照标准,部分学生未能被吸收的原因也没做说明,不利于学生在监督中受教育受启发。
(三)发展学生党员的考核标准缺乏科学化和具体化
考核是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最关键环节,其标准具有结果导向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要求各高校细化学生党员发展考核标准,强调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考核标准上理解不深,制定不科学不具体,习惯性将学生参与理论学习或提交思想汇报次数等同于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获得何种级别奖项简单评价其能力素质。考核方式和要素比较单一,容易将某一方面的优势作为考察的先决条件。考核的标准并不是抽象的,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当前对发展学生党员的考察仍然停留在经验层面,对标准中的定性和定量把握不到位,量化评价指标设置不具有显著导向作用。
三、预期目标
成长记录是反映学生向预期目标进步的过程。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收集影响学生成长成才各方面的素材和证据,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科学设置和动态指引,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体现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自身反思与组织作用,激励学生成长、成熟、成才。
(一)促进学生主动教育的习惯养成
完整的学生党员成长记录包含计划制定、目标实施、过程监控、评价反馈。申请入党学生按照党员发展标准,在党组织的要求和培养人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开个人阶段性成长计划。在实施目标中对照标准开展自查、接受监督、汇报答辩、考核反馈等,并建立一种闭环的纠正机制,这样不仅能促进党员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强化主动教育,把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成长目标结合起来;还能培养学生党员继续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意识,促进其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监督的能力。主动教育的习惯养成对学生党员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性纯洁性具有深远影响。
(二)提升组织育人功能的发挥成效
高校党组织负责学生党员发展“成长记录”的整体规划、标准制定和组织实施,要发挥党组织在发展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育人功能。全过程即注重顶层设计,各环节有效衔接,发挥其教育培养的导向作用,实现处处有指导,促进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党组织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入党学生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群众基础、工作经历、现实表现和政治审查等情况,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先进性。党组织发动全员参与教育培养,指派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骨干教师等担任入党学生联系人和培养人,发挥广大群众和普通同学参与监督,开展党员民主评议。依托“成长记录”形成合力,全面提升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功效。
(三)搭建开放民主互动的运行平台
“成长记录”是发展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的载体,是党组织紧密联系和了解学生的纽带和窗口,是学生记录成长过程的可视化平台。第一,党组织与发展对象之间的定期反馈与引导,增强互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对发展对象的了解深度,也是发展对象逐步建立对党组织认同归属。第二,发展对象公开自己的阶段性成长计划,党组织进一步严肃公示制度。促进信息对称,平等开放,利于提升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党组织的公信力。第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现形式。批评是接受他人监督,自我批评是进行自我监督,营造党支部对党员、党员之间、群众对党员相互监督与约束的民主环境。
四、设计实施
在前期工作实践和探索中,编制大学生党员成长记录册。即通过确立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3类对象;建立“学生党员成长导航制度”、“学生党员成长监督制度”、“学生党员成长考核制度”3项制度;制定“学生党员年度量化记录表”、“学生党员年度三查评价表”、“学生党员年度成效答辩表”3种表格。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每一位学生成长,依托可行目标、可控过程、可考成效,构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体系。
(一)确定三类培养对象,衔接前中后三阶段。
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三类学生实行大学生党员成长记录。凡递交过入党申请书并通过初级党校培训结业的学生均可领取《大学生党员成长手册》,将入党誓词、基本信息、成长过程以及入党申请书全部记录在册。
(二)建立三项工作制度,确保执行到位有序。
1.以确立目标为基础,建立学生党员成长导航制度。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为每一个学生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作为“领航人”(可为培养联系人或入党介绍人),指导三类对象在知己和知彼的基础上,私人定制进行自我发展评估,确定学期自我发展目标,制定并公开个人成长计划。
2.以过程控制为关键,建立学生党员成长监督制度。采取“三查”(自查、群众查、互查)方式加强对“成长记录”的实施控制,力求实效。
3、以成效考评为抓手,建立学生党员成长考核制度。将《大学生党员成长手册》记录的学业成绩、基础文明、素质拓展、理论学习和社会工作五大模块中的量化分值,加上三查后的个人年度自我发展目标完成分值,再加上每学期的汇报分值形成年度总分,将总分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制定三个量化体系,做到评价有据可依。
在《大学生党员成长手册》中设计三个表格:(1)“学生党员年度量化记录表”,记录三类对象平时在学业成绩、基础文明、素质拓展、理论学习和社会工作五大模块中的活动分值。(2)“学生党员年度三查评价表”,登记自查、群众查、互查后的年度自我目标完成分值。(3)“学生党员年度成效答辩表”,对照个人成长计划,让三类对象每学期进行专题汇报答辩,由老师、学生党员、普通学生组成评议组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产生汇报分值,营造相互激励、你追我赶的氛围。
五、活动效果
学院学生党支部通过实施《大学生党员成长手册》以来,使得发展学生党员的流程和标准更加规范和严格,涵盖三类对象在入党导航、过程指导、考核监督中三阶段的成长记录,发展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体系更加系统和完善。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党员继续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意识,促进其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并接受群众监督的能力,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明显提升,发展的党员更加经得起考验;另一方面,发展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注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育人功能,各环节有效衔接,发挥其教育培养的导向作用,实现了处处有指导。
多年来,学生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习成长、校园文化、志愿服务、社会公益、互助帮扶等亮身份、作表率、敢担当,多位党员学生在专业技能竞赛、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和做出贡献,深受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和赞誉。党务工作者也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提升,创新育人要素和方式方法,学院学生支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党建文化节,延伸和拓展了大学生党员成长教育和培养的内涵。
六、经验反思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党务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培养需要一支信念坚定、品质高尚、业务熟练、作用突出的专职党务工作队伍去组织和实施。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有时代高度和长远角度加强队伍建设,设置学生党员发展专职工作岗位,配足人员,在福利待遇、发展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做好政策配套,制定学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培养中长期实施纲要。专职党务工作者要有历史使命和政治意识,履行教育培养职责,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坚定党性、坚持原则、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率先垂范,做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示范者和领航人,做学生终身受益的入党启蒙老师。
(二)探索建立“大学生党员成长记录”信息化平台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学习和交流平台应运而生,给我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带来了许多变化,当代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参与交流互动已是现实,求变求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教育培养的要求。我们应主动迎合学生的现实需求,遵循学生学习新规律,在“大学生党员成长记录”设计的整体框架内,一是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促进信息共享,可以通过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中常用的“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成长记录”管理模块。另一方面是促进信息的即时性,强化互动的有效性。二是运用大数据技术使学生的“成长过程”呈现更具直观和动态,分析出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更加客观科学。
(三)发挥示范典型的朋辈教育,营造育人氛围
向优秀党员学习,向老党员学习,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高校教育培养发挥“传帮带”作用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善于抓住日常大学生党员思想闪光的点滴,对大学生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事例、助人为乐或是志愿者等活动,要及时记录在案。其次,通过挖掘一些老党员同志、大学生党员队伍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优秀事迹和典型案例。如实施党员学生“榜样工程”、举办学生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利用校园宣传栏、电视台、广播台、新媒体平台等形式或渠道广泛宣传好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在普通同学和学生党员队伍中树立典范和榜样,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